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养成初探

2018-09-10钱欣佳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阅读班级

钱欣佳

摘 要: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建设具有书香氛围的班级,激发读书情趣,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建设具有书香氛围的班级,使整个班级成为阅读乐园。

关键词:阅读 班级 读书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69-01

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书香满溢的环境,建设班级的书香环境。老师应努力营造班级的阅读气息,培养班级的阅读氛围。阅读氛围的营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营造书香之气

1.1 开辟“诗心飞扬”的天地

开辟班级“诗心飞扬”天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诗意氛围,让孩子们在诗意中成长。每周根据主题,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自由创作,再给自己的小诗配上相应的插画。每周选入七幅作品,贴上墙,供每个学生欣赏品味。孩子们的课余活动,不再是平时吵闹的追逐打闹,而是诗意的观赏。每周的主题多样,有花、草、四季、风云雨雪、动物、数字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勾起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围绕“第一次提问”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孩子们笔下创作出的一首首童诗,灵动精彩,充满生气。有人问:今天你做梦了吗?有人问:紧紧捂住耳朵,你听到了什么?有人问:你是否见过金蝉脱壳的景象?有人问:远处的笛声,你可曾吹过?在学生的作品里,我看到了他们的童心、诗心流淌在笔尖、散落在纸上,感受到了文学的种子已深植他们心间。一幅幅作品展示在“诗心飞扬”天地里,对学生既是鼓励,也是赞扬。孩子们的诗心被慢慢启发,诗意的种子在生根发芽。

1.2 建立个性化图书角

建立班级个性化图书角。读过鲁迅的《三味书屋》后,学生有创意地把它命名为“三味书角”。图书角上方贴上每周的读书名言,更深刻形象。这些书都是经典或儿童文学,来自于各个学生从家里精选的一本书。图书角的书一个月进行一次更新,大约30本。选好一名图书管理员,登记每日的借阅情况。全班集思广益,制定好图书公约,由图书管理员进行监督。

每天早上学生来到学校会静静地晨读。同学们在晨读中,开始全新的一天,充满书香的一天。中午开设午读时间,让学生在书的世界里遨游。班级一个月进行一次阅读之星的评比活动, 被评选上的学生能获得一枚书香章。

1.3 开设阅读小站

开设阅读小站,张贴孩子们自己制作的书签和读书小报,展现孩子们的读书风采。一张张精美的书签上,有的是对本书的推荐语,有的是对本书的读后感言,有的是对本书的经典语句的摘抄。一张张五颜六色的读书小报上,有的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有的摘录了许多读书名言,有的讲述了名人读书的故事。无论是书签还是小报,都无意识地指导着孩子们常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在充满书香之气的教室里,每一个孩子的心间都种下了热爱阅读的种子。

2 书香浸润课堂

作为语文老师,上语文课不止是教一本语文书。语文书上有许多名家名篇,应该利用语文书上的资源,让学生爱上文学。语文老师要在课前准备一些作者的经典语句或者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等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和进行短时却有效的阅读分享,让学生对所学课文有一些初步了解,增加对文本理解的厚度与深度。通过课堂上自然地渗透,激发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索与阅读。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之前,先将关于莫高窟的一些文化的解析、描述、历史等整理出来,加深对莫高窟这一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知。然后再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更能理解作者的表达思想和意图,达到原本设定的教学要求。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这篇课文的时候,先简介作者,再来读《燕子》,才能读懂课文的深意。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海燕》写于他去欧洲的途中。课文《燕子》就是节选于《海燕》一文。可以出示原文中的片段,这样孩子们更能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情与心境。晏殊的《浣溪沙》里曾有“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样的诗句,也将燕子与故乡联系起来了,老师可以联系古诗词,让学生明白“燕子”的象征意义。这样的语文教学,更有厚度,也才能更好地走进课文、走进作者,也才能把语文读厚。

3 铺设书香之路

当阅读转化成习惯时,定会受益终生。在班级里,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激情,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组织“与经典同行”书香班级班队活动,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节目中知道读书的益处及方法。最后的班队活动总结中,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说读书能知道更多名人成功的秘诀,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有的同学认为,读书增加了自己的知识面。有的同学爱上了读书,挖掘了自己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阅读的无穷益处,也爱上了阅读。

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吟咏古诗词可谓恰逢其时,所以,笔者在班里开展了咏春诗词大会,激发了学生读诗的兴趣,在闯关中激起读诗的激情。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学生踊跃的参与,精彩的回答中,感受到了一片春意也激发了孩子们吟诵经典的热情!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希望小小的力量能传播下去。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全家沉浸在阅读时光里,这正是家庭的乐趣所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爱读书;另一方面,也给家长增添一个了解孩子的途徑。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质疑并解惑,并学会思考。另外,还开展了书信系列活动,分为四个主题: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给老师的一封信、给朋友的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的一封信。在传统的书信里,体味文字的动人深情,体味文字里传递出的温度。

总之,阅读是一种好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终身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不容忽视。相信通过营造书香班级、上好每一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 贾春花.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11期.

[2] 施学山.试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2期.

猜你喜欢

阅读班级
班级“四小怪”
不称心的新班级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