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创设情境

2018-09-10王燕静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阅读小学

王燕静

摘 要: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思维能力、感性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对于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阅读 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61-0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把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积极性与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效率与有效性。本文就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案。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情境创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情境创设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情境创设的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对该方法的把握决定了情境教学的应用效果,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教师在情境教学理论的把握方面还不够深入,虽然也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但在方法与效果、教学目的方面把握不到位,因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些教育工作者本身并未充分了解创设情境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与情境教学的优势,虽然对创设情境具有一定的重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进行了应用,但在教学方法的理解上存在误区,因而无法使情境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譬如某些教师认为创设教学情境目的就是活泼课堂气氛,所以只是把情境创设用于搞活课堂方面,而使情境创设的目的单一僵化,无法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部分教师把情境错误地认为是一种意境,进而将创设情境开展教学的目的归入追求美感,而忽略了情境创设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能力应起到的促进作用,让情境教学沦为美化课堂的装饰,使情境教学理论的应用偏离了真正的目标。如《鸟岛》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flash 动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观赏美伦美奂的教学视频与各种鸟的图片,力图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但却没有将情境创设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文中语文技巧的认识与学习结合起来,教师精心设计的视频与图片仅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观赏素材,而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未起到有效地促进,其结果必然造成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偏离。

教師缺乏对于情境运用的目的性认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并不是必要的教学措施与手段,也不必针对所有语文阅读材料都通过创设情景开展教学,创设情境应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与语文阅读学习的目的而进行具体分析,而某些教师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将创设情境与语文阅读教学生硬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创设情境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模式,而无法真正起到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属于一项基础性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能否学好,关系到以后一个人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而要学好小学语文,仅仅依靠对于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是非常困难的。要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积极性与内在动力,需要创造一个高度可参与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对情境的参与而不自觉地加入到阅读学习中来,从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2.1 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情境创设

说明文主要以写景状物为文章的表现内容,而此类课文的学习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说明文的修辞手法,另一方面在于了解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因此针对说明文的教学情境创设应就以上两个方向开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一般方式,对文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记忆。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首先拿出一些南沙群岛的照片,播放一段南沙群岛的风光片视频,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刚看到的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如果对南沙群岛进行描述应该用怎样的语言?然后在课文的学习中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一般方式与修辞手法。让学生通过对创设情境的参与深入了解说明文,从而实现对说明文的有效学习。

2.2 童话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中的童话阅读通常在于学习童话中所涉及到的道理,因此此类题材的语文教学应针对童话内容中所体现的思想与道理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通过情境参与认识并了解童话故事背后深刻的道理与思想,从而领悟童话在故事与情节之外的价值。

如,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本文的思想内涵,即学习永远没有止境这样的道理,教育学生不断进取,要虚心好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幻灯对教材内容“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展示 。老师让学生讨论“鼓劲”与“拼命”的内涵,同时让学生能够以动作对这两个词形象地展示。学生通过讨论与动作模仿深刻理解了童话中的所体现的思想与精神,从而更好的实现对童话阅读的学习。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角色,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故事感情色彩与寓意的把握。

2.3 古诗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中古诗词阅读的学习,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文言诗歌的表达方式,同时对经典的古诗词进行记忆,所以在情境的创设上要突出古诗词相对于一般白话文、散文、记叙文、说明文在特点上的不同,让学生通过情境参与了解古诗词的特征与表现手法,了解诗人名称与时代,对经典古诗词中的名句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以便于其理解和记忆。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登鹳雀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王之涣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在鹳雀楼上都看到了什么景物,然后想到了什么?”教师同时向学生展示关于这首诗的挂图,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后再开始诗歌的阅读学习,并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答教师创设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回答从而更好的达到学习诗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廖德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研究[J].读书文摘,2014年20期.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阅读小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