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究

2018-09-10李玉萍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初中语文探究

李玉萍

摘 要:阅读教学活动的开设,能让学生的语文知识输入能力增大,进而让学生通过阅读累计更多的知识,理解更多的字词的使用方法,在拜读名篇佳作过程中,能让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所提高。本文主要概述了初中语文阅读中自主学习策略的有效探究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阅读 策略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02-01

开设阅读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新的理解与认知,通过阅读学生能涉猎更多的知识,也能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文字能力,进而能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1 教学设计中自主原则的体现

阅读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是制定周密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研究的过程中,先要转变灌输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意识和学习模式的不良影响,鼓励学生在自主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教师被动的灌输知识,这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设计教学方案,主要是将原有的教师讲解式教学改为学生接受式教学方案,教师需深挖教材内容,结合学生能力,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流和互动,讨论问题,进而深化问题。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童年的朋友》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简单了解课文内容,并带领学生逐段分析段意,提炼出每段的精髓和细节,为学生进行细致讲解,学生在本堂课结束后确实能有所收获,但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不多,且与课程改革中重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原则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应从教学设计入手,将教学活动设计为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一,教师在教学时先要为学生设计阅读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在课前主动了解课文内容,并让学生对作者有简单的了解,对高尔基的生平有一定的认知,可以鼓励学生课下阅读高尔基的作品,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高尔基不同时期作品的特点,这对课文学习有积极影响。另外,教师可以开设自主预习,让学生在课前独立解决生词和生字部分,将重点词汇标注出来,让学生课下直接查阅词典和字典了解每个词汇的含义,使学生的词汇量得到较好的累计。第二,小组讨论教学方式的开设,将是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并根据课文内容判断高尔基外祖母的性格,了解这是什么样的朋友,给童年时期的高尔基留有何种印象。其实设计该教学方式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的学习,拓展到课外内容上,不断地吸取课外知识,使学生了解知识在课外,这样能改变学生以往全部依靠教师讲解的被动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能力[1]。

2 创设情境加强教学

情境教学的创设能够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教学情境当中,教师能够高效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加强阅读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尤其针对教材文本当中不易理解的部分内容,教师在情境教学当中能够将其做为重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会结合文章内容对这些段落进行重点学习,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将自己在学习当中所遇到的困惑表达出来,将这些问题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讨论,进行有效地解决。

例如,在学习《十三岁的机遇》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并以此创设教学情境。如,教师可以创设学校开学时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自己考入北大时的情境。之后结合文章当中的内容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进入大学时的激动心情。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大学生活的圖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去体会大学的氛围。将那种充满了自由并且生机勃勃的状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这种心情进行体会,从而感悟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这句话所包含的感情与意义。利用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为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作者的情感当中。教师在向学生展示北大的环境的同时,还需要重点展示北大历史文化的内容,让学生讲述自己心中的北大是什么样的。在教师的带动下,让学生开始想象,以课外当中的介绍方式为基础,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想象的内容。通过这种情境,能够更加有效的、准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能够有效把握作者的心声,加强学生的感悟[2]。

3 引导学生形成阅读和记录的习惯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需要做好读书笔记,有效地提高阅读效果。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需要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约束,需要学生以做笔记的方式加强阅读效果,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完整的思路,让学生能够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所参照。通过记录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对与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以及阅读能力都有非常好的帮助。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便能够锻炼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但同样的,在这一过程中思维的活动是非常零散且混乱的,非常容易遗忘,无法将阅读当中得到的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需要将这些想法落实到纸面上。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笔录,将文章的整个脉络总结出来。有些学生将会记录下来自己的感悟,有些学生将会摘录好的句子和用词。这种学生记录感悟的过程中中,将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阅读的乐趣,并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

4 结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选择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样能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使用科学的学习方式,不断地强化自身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6(11):22-23.

[2] 王春雷,诸大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09):13-14.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初中语文探究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