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食品安全学》教学改革

2018-09-10张清清薛博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张清清 薛博

摘 要:我们要以食品安全学为课程基础,通过优化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对食品安全学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着重培养学生探寻问题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食品安全的意识,掌握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动态,为食品行业输送更多优秀而专业的人才。

关键词:食品安全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088-01

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新世纪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食品,除了要求它们能够满足人的口腹之欲之外,还对它们的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今年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使得人们对于食品的品质极为担忧。为了对人们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检验和监督,多所高校的食品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

食品安全学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容,知识点多且繁杂,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作用,而且当前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使得讲课内容十分枯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1]。因而咱们必须要冲破当前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学科的内容。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食品卫生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对其所学习的内容都存在概念模糊,一知半解的问题,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应用[2]。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搭配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在讲解生物性污染与食品安全这章节内容时,引导学生发言,让学生们讲述在食品加工的哪些环节中可以受到细菌的污染。如加工过程中环境污染,不卫生的操作及管理等。鼓励学生多思考,发展学生对于学习的探索精神。

2.2 优化教学内容

食品安全学这门课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知识点多且繁杂,加重了学生对于知识记忆的负担。而课程安排时间较短,因此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非常重要。教材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与国际上最新的食品安全学知识相接轨,完善教材内容。其次教师在讲述学科重点或者难点时,应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与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加快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如在讲解食品添加剂引起的安全问题时,可以带领学生回忆染色馒头事件。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加快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

教材所涉及的学科较多,需要掌握的知识广泛,教师在课前的备课过程中,应提前筛选难易点,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强调重点,对于需要了解或者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简略讲述。如在涉及到食品添加剂,合理地安排课程课时,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3 改进教学方法

2.3.1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4]。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短时间地向学生传输大量的知识,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科特点,多种教学模式相搭配。如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点与实际案例相融合,加快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2.3.2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多媒体引入了教学课堂。食品卫生学这门课程知识点比较抽象且枯燥,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原本大量而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小短片的形式,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5]。

3 改变考核形式

大多数教师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结课,但这种方式具有片面性,不能真正的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大多数学生通过考前一个星期进行突击的形式来通过考试,这种临时的记忆很快就忘记了,对于知识的掌握没有任何的帮助。我们应该着重考察学生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和对知识的掌握和利用的能力。如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之间进行抽签来选择课题进行研究,以PPT的形式进行结课答辩,最后由全班同学进行打分来评定成绩。

4 结语

食品行业是一个新兴朝阳产业,伴随食品行业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应该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来规范行业的标准。通过教学改革,发展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实践能力,为食品行业培养更多具有实践性和专业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梅琳,崔海英,徐斌.《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1(90):20-21.

[2] 颜秀花,许伟,唐兰勤,陈立根.《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3(61):8-9.

[3] 耿敬章.“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文汇,2009(8):39-40.

[4] 崔海英.“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农产品加工,

2016(21):62-63+67.

[5] 王庆玲,江英,董娟.《食品掺伪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资讯,2010(08):184.

作者簡介:张清清(1995-),女,河南周口人,汉族,现职称:学生,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粮油加工与转化。

薛博(1984-),女,辽宁北票人,汉族,现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粮油加工与转化。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