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语文教育育人路径研究

2018-09-10贺建秀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语文教育

摘 要:语文教育是以文本和语言文字为依托的母语教育,无论在初等、中等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和积累都起着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教育界更加关注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实现,更为强调语文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向课改靠近。在这一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实现难免厚此薄彼。因此,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和研究,应当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特征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准确理解工具性的内涵,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合,并且落实在教学之中,使语文教育真正全面发挥它的“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032-02

素质教育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广受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各门学科也逐渐将其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育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教育,是以文本和语言文字为依托的母语教育,其中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根基,审美性和启发性是基于工具性和人文性所生发出来的,使教育对象在思想和人格上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基于稳固把握工具性的基础上,提升语文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力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这门课程所承担的重要任务。

1 探寻语文教育的误区及根源

1.1 语文教育中课堂教学的误区

1.1.1 语文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缺乏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课堂多借助于文本阅读拓展学生思路,使学生获得思想和情感的发展。从而忽略了语文知识讲解,不希望用书本上显而易见的知识占用更多的表达时间。例如,在语文公开课中,几乎看不到“基础知识讲解”这种传统环节,已被列入学生自学环节。而在课上设置多个解读文本或是发散思维的互动环节则更能吸引专家和学生的眼球。这种看似热闹的语文课堂,更为关注语文教育目的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而缺乏基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1.1.2 对文本的倾向性解读

过分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而忽略基础知识的作用,易于造成学生对文本的倾向性解读。语文课的内容和范围超出了语文本身而被无限扩大,就成了“泛滥”[1]。教师往往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尽可能的发散思维,拓展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甚至于越是天马行空的拓展和发散越能得到认可和鼓励,于是语文课成了赏析课或思政课。这无疑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割裂开来,不利于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2 语文教育误区原因探析

究其根源,语文学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把握有失偏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解读,一直以来都存在不同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是附属属性”,“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人文性与美育性”并重;等[2]。

上述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解读都提到了工具性,可见工具性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和根基,没有工具性的语文教育则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任何一种文本的解读,都有赖于工具性,任何人都必须具备运用语言、文章的能力,才能与外界沟通,才有可能学习专业知识并加以运用。

2 走出语文教育教学误区的途径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育中,应当正视语文学科的多元性,探索多元学科属性之间的关系,切不可顾此失彼。

2.1 更新教育观念 重新认识语文学科性质逻辑体系

2.1.1 关注工具性,实现文本本位

在文本讲解过程中,关注语文基础知识讲解和语文技能训练,不应仅限于一个模块学习,要做到“精讲”“精炼”,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获,在把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做到独立完成思考和阅读。借用“冰山理论”,语文知识和技能即人的言语技巧表现如同冰山浮在面上的部分,真正的能力是基于水下部分的庞大的人文积淀和涵养。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是督导学生积累和历练,探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形成每个学生自身独特的一种批判性思维体系。

2.1.2 关注学科特点,坚持语文本位

要始终坚持语文教育本身的学科特性,不能因为急于实现素养类的培养目标,而将语文课变成思想教育课和人文知识教育课,要使语文课始终立足于课程本身,在语文的视野下去启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同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明确语文工具性尤其是工具性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实现和发挥将有助于人文性、审美性、启发性的实现,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2.2 改善课堂教学,注重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

2.2.1 重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结合

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是立足于语文学科而言的,是关于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的论述,它不是要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身、整个社会实践来取消语文、代替语文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而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整个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语文,体会语文的真谛[3]。所以,语文课堂中的“讨论、拓展”都是以文本为依托的,最终还是要回到文本上来。因此,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语文课堂教学不一定局限于提前设定好问题而采取小组固定的讨论方式,可以在讲解文本的过程中穿插提问,给以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随机回答并作以指导性的拓展。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科技的发展,借助现代教学技术,依托新的网络媒体,逐步建立以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

2.2.2 重视语文教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于文本的有理有据的拓展,而不是信口开河或是非要跳到作者的对立面显示拓展的个性化。我们强调学生应形成个性化的思维能力,但一定是建立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避免出现“反文本拓展”和“无中心拓展”。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避免提出一些毫无依据的假问题。特别是引导品读时,必须承认文本的客观性。在语文课堂中要使学生明确,对于文本的解读,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而每一篇经典范文都有独特的创作背景,可以持有不同的观点,但一定要学会尊重文本。同时,要注意将语文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融合到语文课堂中去,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重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巧妙的融合起来。

3 结语

语文是立足于语言文本的一种学科教育,其人文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实现都有赖于工具性的实现,希望通过文本的学习使学生产生思想和心灵的碰撞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只有当学生读懂文本、走进文本他们才能从内心深处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准确把握相关语文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自我阅读的能力时,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更多的丰富学生的思想体味和情感体验。因此,语文教学是一种立足于语文基础知识把握之上的指导性的人文教学,引导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进而体味文本所蕴含的深刻意蕴,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充实自身的审美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玉秋. 語文课堂教学的两种误区[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8(58-61).

[2] 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06:12.

[3] 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J].语文学习,2005,(5).

作者简介:贺建秀(1989-),女,大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语文教育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