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8-09-10武真真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策略

摘 要:近些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对外交往活动中,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十分必要。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多门学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问题。以外语学科的教学为立足点,思考如何通过改革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学科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022-02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频繁的对外交往涉及各行各业的各类人群,在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环境中,双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往往决定了对外交往活动的成败。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关注。

1 在研究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之前,有必要厘清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

1.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

众多学者都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

cation competence)做出解释,虽然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但是概括其共同点可见“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Johnson 等对于国际商业中的跨文化能力如此定义:“国际商业中的跨文化能力乃是个人有效地使用一套知识、技能和个人属性,以便在国内或国外成功地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们一起工作。”

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可能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种族或不同地域,也可能来自不同国家,本文主要讨论以来自不同国家的双方为主体的跨文化交际。在此理念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与外国人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

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素,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说法,但是也达成了一定共识。Lustig 和 Koester 认为:“跨文化能力包括:丰富的知识、合适的动机以及恰当的行动。”张红玲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以下要素:文化和交际知识、跨文化环境以及包容和欣赏的态度。”胡文仲的看法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认知、感情(态度)和行为这三个层面的能力。”沈鞠明和高永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知行合一模式包括两方面,即跨文化交际知识系统和跨文化交际行为系统。知识系统又包括知识、意识和思辨3个子系统;跨文化交际行为系统又包括态度、技能和策略3个子系统。

虽然各位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的要素表述不同,但是基本可以归纳为胡文仲所描述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三方面。认知方面,包括对交往对象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等文化知识的认知;态度方面,包括对异文化的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行为方面指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作用下处理具体对外交往活动的行为。

1.3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西方国家较早开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研究,其目的是更好的培训以下群体,包括技术人员、跨国公司职员、外交人员及留学生等。由此可见,西方国家的研究更具实用性。

而在我国,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主要在外语界展开,可见多数人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关系紧密,甚至有这样的误解,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外语能力的培养。实际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问题。外语教育者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要清楚认识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即为社会提供能够适当运用外语顺利完成对外交往的人才。

2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2.1 外语教学多以等级考试为目标,教学内容及考核方法过于单一

在大多数高校,衡量外语教学效果的标准就是四六级通过率。受此影响,教师往往以四六级考试要求为参考,制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考核方法也模拟四六级分模块进行。这么做,确实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但是只具备语言能力在对外交往中还不够,文化知识储备、心理素质等因素也至关重要。

2.2 缺乏跨文化交际环境,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外语教学中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的方法主要有聘请外教和模拟会话。但是,外教人数有限,无法和每位学生深入交谈;模拟会话,主体为同文化圈的人,很难模拟跨文化,并且无法体验到真正的对外交往过程中的细节,如突发事件的应对。因此,大多数时候,外语教学还是侧重理论方面。

3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理解了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反思目前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外语教育者有的放矢的探寻外语教学的新策略。

3.1 外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会用外语去解决问题,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不能只是以提高四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的通过率为目标,而应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即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另外,外语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很重要。如果老师没有正确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就无法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自身没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或者欠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话,就很难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因此,外语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也需要不断积累各国文化知识,尤其是所教授的语种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加强对本土文化及文学的修养,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

3.2 外语教学的内容应该涉及多领域,体现实用性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及的领域很广,指望外语一门学科恐怕不能完成。但是,外语教学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外语教学的内容应该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包括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篇章等),同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心理等众多领域。

在高校的外语教学中,还要注重教学内容和职业发展的关联,体现实用性。某种程度上教学内容会受到教材的约束,因此选用一本适合学生的、符合行业需求的教材很重要。以医学相关专业院校为例,外语教材的内容应该多以医院为背景,介绍一些医用术语、不同国家的医疗方法和护理理念的差异。

3.3 外语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应该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近些年,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外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外语课程,增设了外国文化、外国文学、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授课方式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或者死记硬背相关知识,可以说这些课程的意义还是增加知识储备和锻炼语言技能,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意识到,外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网络资源和在线课程,授课形式应该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分组讨论、汇报发表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外语学习。相应的,外语课程的考核标准也应多样化。除了词汇、语法、篇章理解、写作、翻译等语言知识的考核,还应该考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对异文化的包容心理、团队协作能力及交际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因此,科学合理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量表很必要,可以作为学习者的行为标准和参照标准,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3.4 增强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趣味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

改善外语教学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该如何提升,还值得深入思考。态度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无法通过理论学习实现,只能在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中体验实践才能有所感悟。因此,在课外活动如:英语角等社团活动,外语类的口语、写作、短剧比赛中,应该设定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且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另外,学校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使用外语来解决职业问题的环境。如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到外国人医院见习或实习;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到外企实践,参与文件处理、商务谈判等工作。只有在真实的跨文化环境中,学生才能把自身储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认清跨文化交际中所必须的能力,反省自身的不足,改善學习效果。

4 总结

外语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拓展知识范围,丰富教学内容;线上线下授课有机结合,改革教学方法;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并重,修正考核标准;同时,需要学校和社会的环境支持,让学生在做中学。只有充分考虑以上多方面因素,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 (06):2-8.

[3] 沈鞠明&高永晨. 基于知行合一模式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量表构建研究[J].中国外语,2015,(03):14-21.

作者简介:武真真,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