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的祖师爷是皇帝

2018-09-10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8年7期
关键词:李隆基花脸丑角

同学们都听过京剧吧,它可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也许你听不懂舞台上演员们咿咿呀呀的唱词,搞不清进程缓慢的剧情,但是演员身上华美的衣饰、武生矫健的身手、伴奏铿锵的锣鼓点一定让你印象深刻。

京剧是中国诸多戏曲种类中的一种,它在北京发展、成熟,并从北京走向全国,所以被称为“京剧”。公认的京剧历史开始于1790年,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可中国的戏曲历史就要长得多了,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了。下面,重要的人物就要登场了,这位就是戏曲行业的祖师爷——唐玄宗李隆基。

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祖师爷。

祖师爷就是从事各个行业的人给自己找的本行业的保护神。民间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的说法。过去人们都很重视本行业的祖师爷,对祖师爷很尊敬,很崇拜。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祖师爷呢

祖师爷,传说现在木匠所用的锯子、墨斗、鲁班尺就都是由他发明的。再比如,杀猪行业的祖师爷是张飞。因为,第一他很出名,第二,传说他杀过猪。还有太上老君,被奉为铁匠的祖师爷,他就是神仙当祖师爷的代表啦。

唐朝中央戏曲学院

好啦,说回戏曲,为什么李隆基这个盛世皇帝会成为戏曲行的祖师爷呢?

唐玄宗李隆基不只会当皇上,还是个大才子。他自幼喜爱歌舞,6岁时为祖母武则天表演歌舞博得赞赏。当上皇帝后,李隆基选拔了300多人在京城长安城禁苑附近的梨园中进行排练,梨园成为了当时的戏曲学院。

后来,李隆基又选出几百个宫女进入梨园,学习声乐。他将梨园建为集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的“艺术学院”后,经常在这里搞创作,据说连著名诗人李白、贺知章等也为梨园编写过节目。李隆基开创了用鼓(现在京剧乐队中的边鼓)指挥其他乐器的先河,他还扮演“丑角”,亲自上台表演。李隆基对戏曲的巨大贡献使得后世将他尊为梨园祖师,戏班中供奉着他的牌位,要入梨园行,必须先拜他。直到现在,戏曲界还是被称做“梨园行”,戏曲演员叫作“梨园子弟”。

既然整个戏曲界都归唐玄宗管,那京剧也不例外啦,所以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京剧行的祖师爷了。

唐玄宗演戏丑角沾了光

唐玄宗是一国之君,他登台演“丑角”有失帝王君威,所以他特意在脸部挂上一小块白玉片儿。后来的丑角艺人在演戏时,就学着在脸上勾画一个类假白玉片儿的白色“豆腐块儿”。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戏曲舞臺上的丑角“脸谱”。由于当时唐玄宗串演过丑角,形成了戏班里的人们对扮演丑角艺术的特别推崇。据梨园界的老前辈说,过去戏班里的演员,无论你唱得再好、演技再高,在班子里的地位也是老二,唯有唱“小花脸”的丑行演员才算老大,因为尊“丑”就是尊皇帝。

京剧行当

生行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旦行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末行简称“末”。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的。

丑行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龙套:比配角更小一点的角色。大多扮演士兵、衙役、随从、群众之类的人物。别觉得这些人不重要,尤其是在战场上,四个龙套代表千军万马,他们经常扛着各类旗子根据剧情需要跑上跑下,跑来跑去(所以又叫跑龙套)。这一跑,战场上宏大的气氛也就出来了。要没有这些个龙套,主将打仗再帅也像十字路口流氓打架了。

板眼:戏曲音乐名词,就是节拍。因为京剧里节拍是用鼓板掌握的,遇到强拍都击板,所以这一拍就叫做“板”,次强拍和弱拍敲鼓或者用手指按拍,称为“中眼”“小眼”,合起来叫做“板眼”。

文场:京剧伴奏里的管弦乐队,乐器主要包括京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唢呐等这一批不用敲打的乐器。

武场:京剧伴奏中的打击乐队,乐器主要包括鼓板(单皮鼓和檀板,因为这两样东西都由一个人掌握,所以放在一起说,这个人被称为“鼓师”,相当于乐队的指挥)、大锣、铙钹、小锣。

过门儿:唱句或者唱段之间的间奏。

猜你喜欢

李隆基花脸丑角
丑角
李亨啖饼惜福
有猫如弟
对丑角之美的演绎分析
丑角
论电影《妖猫传》的传统文化意蕴
美人爱欲与封建枷锁
唐玄宗演戏丑角沾了光
京剧“铜锤花脸”是什么角色
杨贵妃生死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