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B型)施工技术

2018-09-10王路兵郭荣华田晓强王海强

建筑施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轴心检查井管材

王路兵 郭荣华 田晓强 王海强

1.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北京 102602;2. 北京希达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6;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160

1 工程设计

在一般工程设计中,雨污排除系统的管道断面在DN1 800 mm以下时采用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B型),雨水排泄系统多采取重力流排水方式,污水排泄系统采取以重力流为主、强排为辅的排水方式。

2 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地基验槽→砂基础铺设→管道安装→管道周围回填→检查井施工→闭水试验→井筒模块砌筑→回填土→管道竖向变形率检测[1-2]

3 工序控制要点

3.1 测量放线

1)排水管道沟槽开挖前,应对设置的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对工程进行点面相结合的测量控制。

2)应对设置的测量控制点进行保护,并应经常校核。

3)管道以检查井连接,测量放出各检查井中心位置,连接检查井中心即为管道中心线。测量原地面标高,结合设计管底标高,确定开挖深度,每次测量均要闭合,严格控制闭合误差。

4)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GB 50026—2016《工程测量规范》和CJJ 8—2011《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有特定要求的管道还应遵守其特殊规定。

3.2 沟槽开挖

1)管道沟槽边坡坡度、高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开挖施工。

2)挖土时,严禁超挖,凡是机械挖不到的地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开挖,距离槽底设计标高300 mm时,抄出水平线,钉上木桩,然后用人工将剩余土层挖走。

3)放坡施工时用坡度尺检查坡度,槽底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

4)沟槽开挖断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标准DB11/1071—2014《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中的规定。

3.3 地基验槽

1)基坑底满足设计高程,表面应平整、中心线及坑底宽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地基钎探技术要求:穿心套锤(10 kg)、落距50 cm,钎径25 mm,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2.1 m,钎探杆在打钎过程中要保证竖直,钎探布置点的间距及检验深度应符合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附录A表A.2.4的规定要求。

3)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工长和监理单位共同查验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 cm采用钢筋棍捣实1次,验收完成后,统一灌砂1次。

4)若出现不良地基,应根据地基验槽记录的实际情况标明地基土质情况,并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方案中应包含地基处理平面图及剖面图、回填材料、虚铺厚度以及碾压方式,经监理单位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地基处理施工,处理后须由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单位重新对该部位进行验槽。

3.4 砂基础铺设

1)砂基础回填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严格控制每层虚铺厚度。

2)砂基础允许偏差应满足DB 11/1071—2014《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3.5 管道进场、存放、安装

1)管材进场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需要进行复试的项目在监理见证取样下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材料进场验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材料进场→施工方、监理验收→监理方审查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等是否符合要求→施工方在监理方见证下取样送检→符合资质规定的单位检测、试验。管材进场复试检测项目包括:规格尺寸、环刚度、环柔度、冲击强度、灰分、热稳定性,抽样检测频率按生产批次进行(同一批次存在不同规格产品时,按产品规格进行抽检)。

2)管材存放场地应平整,远离热源。直径小于2 m的管材,堆放高度应在2 m以下;直径超过2 m的管材,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其外径。

3)塑料排水管道下管前,对应进行管道变形率检测的断面,应首先量出该管道断面的实际直径尺寸,并做好标记。应根据管道管径大小、沟槽和施工机具的情况,确定下管方式。采用人工方式下管时,应使用带状非金属绳索平稳溜管入槽,不得将管材由槽顶滚入槽内;采用机械方式下管时,吊装绳应使用带状非金属绳索,吊装时不应少于2个点(管材上2个吊点应在距离管两端1/4管长处),不得串心吊装,下沟应平稳,不得与沟壁、槽底撞击。

4)稳管:稳管时支垫应采用中粗砂以调整管底设计高程,过程中不得使用灰砂砖等硬质材料进行稳管,防止管道被损坏。

5)管道敷设:敷设管道应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宜由下游向上游依次进行。

6)管道接口连接(承插式电热熔连接)工艺流程:检查管材承、插口并清理→插入深度检查→设定设备焊接参数→加热管材并观察融化程度→承口熔接、抱紧(管径大于DN1 000 mm时,须在承口处设置内支撑环,图1)→冷却至规定时间→取出工具。

① 检查承口端焊丝是否有短路、断裂等情况。

图1 承、插口处内支撑环

② 安装前,应先将承口内外表面清理干净,承口与插口处不得有任何杂物、淤泥、液体等影响承插作业的物体,并在插口端画出插入深度标线。

③ 当管材不圆度影响安装时,应采取整圆工具整圆。

④ 应将插口端插入承口内,至插入深度标线位置,并检查尺寸配合情况。

⑤ 通电前,应校直2个对应的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并应采用专用工具固定接口部位。

⑥ 一般采用220 V电压的专用B型管焊接机进行焊接操作,根据焊机、天气、环境温度等不同,可适度调整焊接工艺和电熔连接时间。设定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并在焊接过程中,通过观察焊口处溢料情况对承插口进行紧固作业,一般紧固3次左右。

⑦ 管道采用电热熔连接(图2),通电时连接电缆不能受力。通电完成后,取走电熔机,让管道接口自然冷却。自然冷却期间,保留夹紧带和支撑环,不得移动管道。接口应平整、严密、垂直、不漏水。

图2 电热熔连接示意

⑧ 冬季施工时,为保证管道接口处热熔质量,应设计3.0 m×3.0 m×2.5 m的活动棚,暖棚骨架采用5 mm×5 mm的方管制成,铺上5 cm的阻燃防火棉被1层,外铺防水篷布1层,暖棚内准备2 000 kW的电暖器2台,确保棚内温度在5 ℃以上,管道热熔均在棚内完成。棚内外各挂温度计1支,随时了解温度变化情况,并认真做好温度记录。

⑨ 管道热熔需采取预热,同时调整焊接时间。管道热熔均在活动棚内操作,保证管道热熔时气温不低于5 ℃,调整焊接工艺,采用低电流预热,同时延长接口预热和焊接时间。

7)管道铺设允许偏差应符合DB 11/1071—2014《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3.6 管道周围回填

管基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因砂基属于管道结构的一部分,不得降低要求,而当回填材料混入碎石或素土,碎石或土中的石子会在回填压实过程中硌坏管道。因此,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将砂基材料改为碎石或素土等。

1)管两侧到管顶以上500 mm,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机械回填,尤其是大管径的肋与肋之间必须采用人工进行捣实。

2)管道两侧回填、夯实应均匀对称,以保证塑料排水管道不产生位移。

3)分层回填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井室周围回填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路面范围内的井室周围回填宽度不宜小于0.4 m。

5)如若现场不能连续回填施工,应留阶梯形接茬。

3.7 检查井施工

检查井应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及YBJ-PS04—2006《混凝土雨水检查井》、YBJ-PS05—2006《混凝土污水检查井》配合施工。

1)遇水膨胀橡胶圈的设置:小管径的遇水膨胀橡胶圈应放置在井室侧壁的中部,使其闭合;大管径的可以不闭合,当肋距较大时(主要为中空螺旋肋),橡胶圈如不能控制在井侧壁厚度范围内,则可超出侧壁厚范围进入接井包封构造范围。

2)管道进检查井施工:根据规范要求,结合现场实际,保证不影响水流,管材插入检查井内壁30~50 mm。

3)检查井流槽要求:污水检查井流槽高度与下游管道内顶齐平,流台宽度不小于200 mm;雨水检查井流槽高度与上游管道中心高度齐平,流台宽度不小于200 mm。

4)对于检查井的质量要求及其允许的偏差应符合DB 11/1071—2014《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3.8 管道闭水试验

管道安装后,周围回填前,应及时进行闭水试验以及管道密闭性检验。试验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试验完毕后,可往下游充水,以节约试验用水。闭水试验阶段应注意下列事项:

1)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段进行,每段检验长度不宜超过5个连续井段,并应带井试验。

2)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验收合格,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

3)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 m计。

4)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 m计。

5)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 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6)将水灌至规定水位,浸泡24 h后,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应不少于30 min,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7)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B型)实测渗水量应符合DB11/1071—2014《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3.9 回填土

1)优先使用基槽挖出的原状土、良质土,去除其中的有机杂质、石块、砖及其他杂物,不得回填淤泥、冻土。

2)回填土应分层夯实,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 m内的回填土须人工夯实,当回填土超过管顶以上0.5 m时,方可使用小型机械。

3)回填时须注意控制管道竖向变形,覆土深度≥6 m且内径≥1 200 mm的管道,宜通过内支撑和侧向还土预变形法施工。

4)每层回填的虚铺厚度应根据所采用的压实机具选取,并符合现行标准CJJ 143—201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中的要求。如若进行冬季施工,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在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

4 管道变形率检测

当塑料排水管道沟槽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应在12~24 h内测量管道竖向直径变形量,并应计算管道变形率。管道变形检测在相同条件下,每100 m测3处,分别是起点、中间点、终点附近,每处平行测2个断面。当管道内径≥800 mm时,可采用人工进入管内检测,当管内径<800 mm时,规范要求采用光学、电测等方法或心轴法进行检测,测量偏差不得大于1 mm,塑料排水管变形率不应超过3%。

对于内径小于800 mm的管道竖向变形率检测,宜采用光学、电测测量仪器,但目前国内市场上很少能购置到上述仪器,变形检测尺只能检测管道两侧靠近端头处的变形情况,管道中间部位的管道变形情况无法测定,而技术规范要求雨污水管道全长均须检测,规定在100 m范围内必须检测3个点,故而,为了保证变形率的检测要求,制定一种简易工具“轴心球”测定管道变形。

4.1 检测工具

测量尺及轴心球等测量工具,需通过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共同验收,并提供加工制作标尺的检验合格证,结合现场实际,管道变形率检测可使用检测尺、轴心球、红外测距仪3种检测工具。

4.2 检测方法

4.2.1 检测尺

1)检测尺制作:管道变形检测尺由找垂点器、主测尺、三角尺3个部分组成。找垂点,是根据管道直径制作的等边三角形钢筋架外加线锤;主尺长2 m,为了防止自身变形带来的测量误差,测尺采用铝合金方管制作,并在尺上标定准确刻度;垂直测量采用三角尺(图3)。

图3 检测尺制作

2)检测尺使用:检测时首先在管道口外利用圆心器将雨污水管道的垂直直径找出来(由于管道端口处的变形量较小),然后将主尺沿管道垂直直径深入,进入0.6、1.2 m处,在管口截面处用三角尺测量主尺打开的垂直距离,根据三角对应成比例原理计算得出管道实际变形量(图4),假如三角尺测量垂直距离h为260 mm,技术规程规定管道允许变形量δ=3%D(D为管道公称直径)。由H/h=b/a,代入已知数据得H=780 mm,ΔH=D-H= 800-780=20 mm<δ=3%D=24 mm。故此位置处管道变形在技术规程规定允许变形量范围内,检测合格。

图4 检测尺使用

4.2.2 轴心球

1)轴心球制作:变形轴心球采用φ8 mm镀锌钢筋(D≥600 mm时采用φ10 mm钢筋)参照地球经纬线焊制而成,并用角磨机将焊渣打磨干净;在外圈一侧经线处系上尼龙绳,检测时用来拉动轴心球,以达到检测的目的。轴心球直径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各直径管道制作,即轴心球直径D′=D-δ=D-3%D。以D=500 mm为例,代入公式得D′=485 mm,但考虑到D为公称直径,按照GB/T 19472.3—2004《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中7.3.2节,D=500 mm的最小平均内径dim,min=490 mm,则D′=dim,minδ=dim,min-3%dim,min=475.3 mm≈476 mm,轴心球只要顺利通过相应管径的污水管道中,即为合格。同样的,其他管径的轴心球按照表1进行制作。

表1 轴心球直径参考

2)轴心球使用:根据要检测的排水管道选择好轴心球,在检测段两端的检查井里分别安排1名工人,从一井里穿上钢丝至要检测的排水管道里,直到钢丝从另一个检测井拉出为止。再把轴心球牢牢系在钢丝上,同时还系上尼龙绳,以防轴心球在管道中卡住而无法退出。轴心球顺利通过排水管道,表明管道变形量符合规范要求(图5)。

图5 轴心球检测管道示意

4.2.3 红外测距仪

作业人员进入管内大约1.5 m处,首先将红外测距仪放在面前,调好水平距离,用右手按住机器上的红色三角键,锁定要测定的目标,再按一下即可对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观察,机器上的显示屏也会显示出距离的数值,保存数值。作业人员退出管外。根据保存的数值计算管道内径,了解变形率是否符合设计和技术规程要求。

5 结语

为推广和应用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B型)管材,在施工中总结出了整个施工工艺的关键工序控制点以及检查标准,可用以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为今后同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轴心检查井管材
新型给排水管材的应用及施工注意要点分析
市政给水管道施工中管材的选择研究
大型检查井分节预制安装施工方法研究与应用
邯郸新兴特种管材有限公司
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分析
以教材为轴心,做好期末总复习
人类文明的大河基因(四)轴心时代背景下的诸子争鸣
城市道路检查井区段路面养护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大口径TC4钛合金管材的挤压组织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