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筒式地下车库施工工艺选型

2018-09-10饶志红

建筑施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沉井车库井筒

饶志红

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444

1 工艺简介

井筒式地下停车库是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较好的方案,其平面范围不大,但基础埋深较深,一般可采用如下2种施工工艺:采用基坑支护方式开挖施工;采用沉井方式施工。

1.1 基坑支护

采用基坑支护方式开挖地下立体车库一般需设置围护结构和支撑,围护结构一般可采用咬合桩、灌注桩+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等。支撑体系一般采用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如果土质条件为岩石等硬土层,则可以采用喷锚支护。各种围护形式简介及优缺点如下。

1.1.1 地下连续墙

对于开挖较深和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体形式,是一种传统和成熟的形式,地下连续墙常用厚度有0.6、0.8、1.0和1.2 m几种,可根据基坑深度和土质条件等情况综合确定[1]。

1)优点:地下连续墙止水效果良好,可以大大减少基坑施工中地下水渗漏问题;施工工艺成熟,成墙质量可靠,施工风险较小,占用空间也较小;墙体结构刚度大,对周边环境影响也较小,有利于保护周边环境。

2)缺点: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相比于其他板式围护结构体造价较高,如采用两墙合一形式,围护造价有一定下降;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对周边环境影响稍大。

1.1.2 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

一般采用内侧布置钻孔灌注桩,外侧布置搅拌桩或旋喷桩等止水帷幕的形式,灌注桩桩径种类较多,可根据基坑深度和土质条件综合确定桩径和桩间距。

1)优点:造价较地下连续墙经济;施工工艺成熟;平面位置布置灵活,具有一定的刚度,随着桩径及桩长的增加,可有效地提高围护结构的刚度及基坑侧壁的稳定性,增加基坑工程的安全度。

2)缺点:当灌注桩刚度与相应的地下连续墙刚度相当时,整体安全性却不如地下连续墙,实际施工中,围护结构及周围地层变形也要比地下连续墙大;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止水帷幕施工工艺要求会比较严格,止水效果会受到施工工艺、施工水平、结构刚度等限制而逐渐变差,所以目前在深基坑工程中应用较少。

1.1.3 咬合桩

咬合桩通常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和素混凝土桩间隔布置的排列方式,钻孔咬合桩在咬合后形成的无缝连续桩墙,兼作基坑挡土结构和止水帷幕。

1)优点: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对沉降及变形容易控制,由于有钢套管的保护,故能靠近临时建筑物、地下管线施工;全套管的跟管钻进,能顺利穿越饱和含水地层,有效地防止了孔内流砂、涌泥,并可进行嵌岩,施工较为安全、快捷,对桩身质量能较好地控制,保证了桩承载力;不需要再施工止水帷幕,同其他地下连续墙相比,采用咬合桩围护在造价上有一定优势。

2)缺点:围护刚度相对地下连续墙小;钻孔咬合桩所选用的机械设备体积较大,狭窄场地施展不开,此外,工地边界到边桩中心的距离也要求较大;对特殊超缓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要求极高,缓凝时间波动易造成咬合失败或偏孔较大;施工中桩钢筋笼顶、底标高定位问题较难控制,易出现较大偏差,灌注混凝土后,有时会发生钢筋笼上浮事故;一般施工单位缺乏经济实力购置多种直径的套管,因此咬合桩的桩径受限制。

1.1.4 喷锚支护

较深基坑的喷锚支护仅使用于硬土地区,喷锚支护的作用机理是: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支护围岩。锚杆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节理面和岩层间的摩擦力,增强岩块或岩层的稳定性。喷射混凝土的作用是加固围岩,防止岩块抬动、剥离或坠落。二者结合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喷锚支护也可以结合其他工艺共同使用,如上部软弱土质采用灌注桩+支撑,桩底嵌入稳定岩石,下部岩石层采用喷锚支护。

1.2 沉井

沉井的施工方法是将位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基础,先在地表制作成一个沉井,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按制作方式不同,有现浇混凝土沉井、预制混凝土拼装分段沉井2种[2]。

沉井的挖土方式一般有2种,即传统工艺和VSM工艺。

传统工艺一般采用排水挖土工艺,挖土机辅助人工在坑底干作业条件下挖土,也可以采用不排水作业,并配备潜水员。

VSM工艺采用德国海瑞克公司开发的新型垂直竖井掘进设备(图1),井内无人施工,不排水下沉,该工艺在国外用于地下立体车库、污水井、隧道通风井等工程,已有50多个成功案例,最大深度可达165 m,但国内尚无先例,直径超过16 m的井筒国外也无案例,且国内目前也没有该设备。

图1 海瑞克VSM施工设备

2种工艺的优缺点对比如下。

1.2.1 传统工艺

1)优点:经济性较高;井体平面形状可采用圆形、矩形等,尺寸大小灵活可变;埋置深度可以很大,整体性强;沉井既是基础,又是施工时的挡土和挡水结构物,简化了施工。

2)缺点:施工时会引起周边土体和建筑下沉;施工中易发生流砂造成沉井倾斜或下沉困难等;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工期较长。

1.2.2 VSM工艺

1)优点:采用不排水下沉,无需降低地下水位,对周边环境影响小;遥控操作,井内无人施工;施工速度快,结构沉放过程可控,建设的竖井精度高;可应对多种地层条件。

2)缺点:设备较贵,造价较传统工艺高;只能采用圆形沉井;目前设备能施工的最大直径为16 m,如需采用更大直径,还需对设备进行改进。

2 施工工艺选型分析

2.1 基坑支护与沉井对比

2.1.1 基坑支护

1)安全性:安全性较好,可根据不同土质条件选取相应的围护形式。

2)经济性:造价要远高于沉井,尤其是在土质软弱区域。

3)工期:前期存在围护桩施工、养护等工序,工期相对沉井要长。

4)施工方便性:工序相对沉井复杂,但施工工艺更加成熟。

2.1.2 沉井

1)安全性:传统工艺施工时周边地表沉降较大;VSM工艺地表沉降和基坑支护相当。

2)经济性:传统工艺造价要远低于基坑支护;VSM工艺造价较高,VSM在国内还无工程应用。

3)工期:工期相对较快。

4)施工方便性:工艺简单,但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中易发生流砂造成沉井倾斜或下沉困难等。

2.1.3 对比结果

由此可见,基坑支护和传统沉井工艺主要差别在于经济性和安全性上,前者安全性好,造价高;后者经济性好,但安全性不如前者。而VSM工艺受到井筒大小限制,适用范围有限。

2.2 不同深度基坑支护造价对比

基坑支护适用性较广,任何环境情况及平面尺寸规模均可采用。下面以直径18 m、深度30 m和40 m的车库造价进行分析。

不同地质条件下围护做法会有很大的差别,本次分析以上海地区典型土层为例。

2.2.1挖深30 m

1)基坑支护选型:采用深62 m、厚1.2 m地下连续墙,竖向设置7道圆环支撑,经计算可满足上海市规范安全要求[3]。地下连续墙较深,建议采用铣槽机设备施工。基坑形状为圆形,水土压力很大部分通过地下连续墙自身的环向拱作用来承担,因此地下连续墙接头建议采用受力效果更好的铣接头。地下连续墙采用两墙合一形式,兼作车库永久使用阶段受力构件,车库地下室外墙建议采用叠合墙,可在地下连续墙内侧再行浇筑混凝土内衬墙。

2)造价:基坑支护及车库底板、内衬墙造价如表1所示。

表1 深30 m基坑支护造价

3)停车数量:停车库直径18 m,每层可停6辆车。每层停车高度按1.6 m考虑,扣除底板厚度后,可停车17层。因此,停车总数量为102辆。平均每个车位造价为12.9万元。

2.2.2 挖深40 m

1)基坑支护选型:采用深70 m、厚1.2 m地下连续墙,竖向设置11道圆环支撑,经计算可满足上海市规范安全要求。

2)造价:基坑支护及车库底板、内衬墙造价如表2所示。

表2 深40 m基坑支护造价

3)停车数量:停车库设置同挖深30 m基坑,扣除底板厚度后,可停车23层。因此,停车总数量为138辆。平均每个车位造价为12.7万元。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经济性上,深30~40 m停车库,每个车位造价相当;但基坑深度增加后,风险、施工难度大大增加,工期也有一定增加。

2.3 车库平面形式对比

矩形井筒和圆形井筒停车库(图2),两者在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上各有优缺点。

图2 车库平面布置形式

2.3.1 经济性

对比21 m×7 m的矩形井筒和直径18 m圆形井筒,两者周围地下连续墙及内衬墙周长相同,但矩形井筒需在中部设置2道分隔混凝土墙作为支撑,混凝土用量要稍高,从结构受力角度上分析,圆形井筒外围土压力很大部分转换为地下连续墙环向轴力,地下连续墙受力以承压为主,地下连续墙含钢量也可优化,因此矩形井筒造价要高于圆形井筒,且外圈周长相同时,圆形井筒内部空间更大。

2.3.2 使用便利性

矩形井筒停、取车口比圆形井筒多,矩形井筒停、取车速度快,在早晚高峰时期使用更加方便。

3 选型建议

1)对于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为宽松的区域,如周边没有重要保护建(构)筑物、管线时,首选方案为传统沉井工艺。

2)环境复杂区域,根据地下车库的平面轮廓和尺寸确定。若为圆形且外径小于16 m,可选择海瑞克VSM工艺,或是采用基坑支护形式;如果平面尺寸为其他规格,则目前只能采用基坑支护形式。

3)当采用基坑支护施工工艺时,以上海地区土质条件为例,对比深度30 m和40 m圆形井筒式地下车库,两者每个车位造价相当,但基坑深度增加后,工期、风险、施工难度大大增加。因此,软土地区车库深度建议取小值;反之,硬土地区车库深度取大值,经济性更好。

4)矩形井筒停车库相对圆形造价稍高,但停、取车速度快,使用更加方便。

猜你喜欢

沉井车库井筒
再谈满井放矿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井筒压力波动条件下钻井液侵入煤岩实验研究
顶管工程中沉井下沉处理分析
软黏土中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水平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妙趣车库门
超大型沉井定位着床及施工过程中的数值模拟
复杂地段副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选择
从车库中来,到车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