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输赢”喧宾夺主

2018-09-10文国珍

家长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读音公交车小男孩

文国珍

男孩认字的故事

公交车上,一个小男孩和妈妈的一段对话吸引了我。小男孩指着公交车门上的“请勿扶门,以防夹手”的“手”字,对妈妈说:“妈妈,那个字念‘毛。”

妈妈听了后,说:“怎么是‘毛呢?不是念‘手吗?”小男孩犹豫了一下,小声说:“就是念‘毛。”妈妈肯定地说:“应该念‘手,你在幼儿园里学过的。”小男孩理直气壮地说:“没学过。”妈妈坚定地说:“学过,是你忘了。”小男孩似乎很委屈,说:“就是没学过,不是我忘了,真的没学过。”妈妈更是大声地说:“绝对学过,那天咱们在家还念过呢。”接着就是娘儿俩你来我往地“学过、没学过、学过、没学过”地争来争去,直到小男孩不说话了为止。

男孩本来是和妈妈探讨文字的读音问题,结果却成了争执学过没学过的问题,而且导致母子俩都不高兴。本来,孩子是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的,在公交车上看到文字就想验证一下自己读得对不对,这本来是孩子随时学习和探索事物的好事,没想到却被不懂孩子心理的妈妈把孩子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扼杀了。

为什么说家长要学习一些教育心理学?为什么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出在家长身上?孩子身上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法不正确,或者是家长处理事情的办法不恰当,给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就是所谓“亲因型”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可以在孩子的身上反思一下,孩子出问题的方面,肯定是家长没尽到责任造成的。

方法正确才会事半功倍

当家长听到孩子把“手”念成“毛”时,妈妈可以这样说:“宝贝,你仔细看看,虽然这个字和‘毛字长得有点儿像,但是又不完全一样,这个字念‘手。你看,那几个字是‘请勿扶门,以防夹手。你想想,‘毛字的尾巴长,是往右边甩,‘手字的尾巴短,是往左边勾的……”家长可以一边说,一边用手表示右边甩和左边勾,这样,既让孩子明白了,又让孩子在脑子里想像两个字的模样。

懂得教育心理学的家长都明白,此时孩子看到文字就想“认”和“念”,这是文字的敏感期,也就是孩子对文字感兴趣的阶段。家长应特别珍惜和利用这个阶段,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识字。可以在家里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比如物品的名称、家庭成员的称呼、孩子喜欢的动物名字等,教孩子認读和识记。总的原则是,关注孩子的兴趣,观察孩子接受的情况,让孩子觉得认识汉字是好玩儿的、有趣的。虽然只是一个字的读音,家长的做法不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伤害了孩子学习的热情,后者保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猜你喜欢

读音公交车小男孩
扶起小男孩
“聪明”的小男孩
你们认识吗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小男孩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拒绝公交车上的打扰
我是小字典
公交车上的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