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现状研究

2018-09-10王琦李樵朱永泉

电子商务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电子商务

王琦 李樵 朱永泉

摘要:为更好地开展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我们进行了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调研,对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开展基础有了一定的认识。基于此调研结果,提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方案,主要从“派驻人员”、“培养人才”、“电商网点建设”、“特色产品推广”几个方面来做。

关键词: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电子商务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4月上旬,四川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4月19日,市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在全市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通知》,对相关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结合我院对口扶贫县开展了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现状的调研,期望通过对四川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山区电子商务开展现状的调研,找到推进农村电商的途径,提出切实可行的电商精准扶贫的方案。

1、调研背景及目的

1.1 凉山州及金阳县基本情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全州辖1市16县,其中木里为藏族自治县。

金阳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北部,总面积1 587平方公里,海拔多在2100米以上,有平坝、台地、低山、低中山、中山、高山、山原、丘状高原8种微型地貌。

金阳县辖5个镇、30个乡。2016年年末总人口205880人,国民生产总值(GDP) 289306万元,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5:52:24.5。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49.8元(同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22.07元(同年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

由此可见,金阳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低于同年度“全国贫困地区”收入水平(2016年度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52元),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在凉山州具有一定代表性。

金阳县交通不便,从西昌出发目前只有公路可以通行,且通行条件较差;主要农作物为青花椒、白魔芋、山核桃、乌洋芋;畜牧业为支柱产业,主要养殖猪、牛、羊。

1.2 调研目的

金阳县作为对口扶贫县,我院将在多个方面开展扶贫工作,包括水源整治与环境治理、特色产品包装设计、汉文化教育、人才培养与输入等,其中,根据金阳当地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结合其地方特色产品,将在电商扶贫方面加大力度。

电商扶贫,旨在利用我院电子商务专业优势,对金阳县开展电商人才培养、农产品电商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本次调研,目的在于通过对当地电商人才素质、电商基础条件、物产等方面的调查,找到电商扶贫的准确切入点,拟定电商扶贫的方案,为扶贫效果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2、调研内容、方法与数据分析

2.1 调研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研,围绕着电商精准扶贫的目的,从三个方面开展了调研。包括:该县开展县域电商的基础、该县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人员素质现状、当地政府和电商从业人员希望获得的对口扶贫支持。

围绕以上内容,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三种调研方法。

2.2 调研数据分析

通过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对上述三方面的内容进行的调研,取得如下一些重要数据:

1)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达到了58%、专科学历的占30%、本科及以上的仅12%。

2)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收入(不是个人年收入)在3万元及以下的达到71%,其中1万元以下的占到了43%。

3)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表示操作电脑熟练的仅占15%。绝大多数存在提升空间。

4)是否了解农村电商:表示“不了解”的占到了59%,“有点了解”的占33%,“了解”的仅占到8%。

5)网购手段:通过移动端(手机)进行网购的达到了81%。

6)网购平台

网购较为普及,且网购平台主要集中在京东、淘宝和天猫,这三个平台所占比重达到68%。

7)农产品滞销情况:88%的家庭认为当地农产品滞销。

8)当地农产品销售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方式中, “农民自己拉到集市上销售”的占到49%, “当地收购”的占到47%,“通过网络途径销售”的仅占到4%。

9)滞销的解决手段:仅有21%的家庭选择与商家联系,处理滞销农产品。79%的家庭没有更好的办法,要么“赠送给亲戚朋友”,要么“降价,自己承受滞销后果”。

10)对于“您是否认为有必要开展农村电商”,调查数据“有必要”的是100%1

11)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因素:

涉及多个方面,其中较为集中的是“物流不发达”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短缺”。

12)电商服务站:有80%的地区,在乡镇一级建有电商服务站.

13)农村电商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100%认为有帮助,且其中81%认为影响很大,可见当地民众对农村电商的期待。

14)认为适合在网上推广的特色产品,普遍认为是:青花椒、白魔芋、乌洋芋。

15)关于电商创业

電商创业方面,考虑销售“生鲜农产品” “手工产品” “农家乐等旅游产品” “粮棉产品”四类与地方特色直接相关的产品占到了71%。

16)地方特色产品推广不足的因素

推广不足的因素很多,对“产品单一” “意识不到位”“物流滞后” “品牌建设不足”的因素占到了主要部分。

17)希望对品扶贫单位给予的电商支持

显然,大家最为期望的还是开展电商培训(占到24%),其次是进行“电子商务运营指导”,并“帮助建立电子商务网站”。

18)关于培训需求程度:100%的受调查对象表示有培训需求,其中“非常迫切”的占到了41%。

19)关于培训频率:有58%的被调查者认为每年需要培训3-5次。

20)关于培训内容

在“电商常识” “如何购物”方面的需求比较低,培训点主要集中在“卖家乡产品” (32%)、 “开店及经营” (25%)与“农村电商趋势” (22%)方面。

其他还有一些细节的调查,包括年龄、性别等基础信息,以及对培训老师的要求等等。但就以上21个选取的重点内容,已经基本可以反映出金阳县电商人员的基础素质、地方电商基础条件、电商支持政策、当地农村电商现状、电商培训的需求及内容等等。

3、调研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与现场访谈,对金阳县电商工作开展的现状形成以下基本认识:

3.1当地电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电商基础知识薄弱

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被调查对象的29%。文化程度低,可能是因为当地教育基础薄弱,也可能是来自于民族地方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被调查对象中,80%以上的家庭或办公场所有电脑,90%以上拥有智能手机,但利用电脑从事电商工作的能力不高,利用智能手机也基本停留在接收信息与购物方面。对于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本土产品的销售上,90%不具备相关能力。

3.2 对金阳本地的农村电商现状有较清醒的认识

对当地农特产品的品类及特点、可以开展电商推广的范围的认识具有一致性。对造成本土产品销售难的因素的认识比较到位,但对相关支持政策的了解不多,也许是缺乏政府的引导,也许是自身与各政府机构的沟通不到位。

3.3 对农村电商的推进的普遍认同

对这部分被调查对象而言,本身具备一定的认知与分析能力,因此对利用电商平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渴求比较高,十分期望借助扶贫单位的力量共同谋求农村电商工作的开展,能够直接实现当地民众的增收效果。

3.4 自我提高意愿强烈

在接受首期培训的过程中,结合问卷反馈、现场交流沟通,被调查对象对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参与到电商创业方面的积极性非常高,只是在这之前没有找到相应的渠道来提升自身电商素养,来开展电商创业。在明确自己需要提升的同时,绝大部分对自己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有清醒的认识。

3.5 当地有开展农村电商的产品条件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金阳当地有非常多的有利条件: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农产品极富地方特色且能形成规模、政府推动意愿强烈;同时,也具有一些明显的不利条件:交通极为不便、民族地区自我保护意识下的保守、人才极其缺乏、地方产品包装与推广乏力。

非常好的是,当地的特色产品:青花椒、白魔芋、乌洋芋、老腊肉、富硒玉米、荞麦、土鸡蛋等,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非常适合网络推广。这些产品不仅质量优、产量也很大,完全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营销策略进行合理化包装与推广,以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4、根据调研结果拟定电商精准扶贫方案

根据我们了解的一线情况,提出在对金阳开展扶贫工作时,有关电商精准扶贫的方案。

4.1 派驻工作人员

派出一线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近距离地接触当地民众,一点一滴地做起,从思想意识、环保观念、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渗透、影响。派驻一线的工作人员不仅身体力行地推动当地建设,也把前线的信息传达回来,搭起扶贫单位与地方的桥梁,以便我们后方整合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各个击破、全面推进。

其中,派驻人员专门进驻当地商务局,从政府工作层面推动农村电商。

4.2 开展电商人才培养

人才紧缺几乎是所有贫困地区所共有的困境。针对金阳摸底情况,拟从两个方面开展电商人才培养。

1)短期培训

按期开展电商培训。培训主要面向两类人群:一是当地各级管理干部,从县级政府部门到乡镇一级主管经济工作、电商工作的相关人员;二是各电商网点具体从事电商工作的专业人员。培训内容也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电商基础、电商趋势、电商政策方面的普及培训,重点在于提升各层管理人员的电商意识,达成共识;二是电商业务操作能力培训,重点在于教会专业人员如何开店、如何发布信息、如何处理订单、如何完成产品的包装与产品的发运、如何开展售后客服,按流程进行,使电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定向培养

结合学院招生工作,对金阳县一类的贫困县投放专门的招生指标,进行“委托定向招生”,将当地的学生培养成当地电商骨干,为家乡服务。这部分学生从金阳来,回到金阳去,扎根基层,成为当地农村电商力量的发源点,进而辐射到全县。

4.3 电商网点建设

1)建立“电商服务站”与“电商示范村镇”

为了尽快地形成当地农村电商的能力,派出专业老师以及部分优秀的学生到金阳当地,依托商务局、扶贫办等政府机构,开展电商中心网点的建设。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预计在五个中心集镇(天地坝镇、派来镇、芦稿镇、对坪镇、南瓦镇)先行设立“电商服务站”,该电商服务站主要从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工业品的下行,帮助当地老百姓实现网上购物,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农产品的上行,帮助当地零散农户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

依托电商服务站,地方政府可以配套资金建“电商示范镇”或“电商示范村”,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示范镇、示范村同时可以作为基层电商培训点。

2)建设农特产品特色网站

根据调研情况,不太可能实现全员参与的农村电商,当地农户只需要生产出符合质量的农产品,由政府各级机构组织统一销售。因此,电商网点建成以后,特色产品的电商网站的建设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派出具有网站建设能力的老师协助商务部门建设本土网站,或者依托成熟平台开设“扶贫特色产品馆”,并现场指导如何进行网络的推广。

4.4 特色产品的推广

可喜的是,当地产品的確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产品的推广从两条线来做:一是线上推广,二是线下推广。

1)线上推广

在当地自身线上运营能力建立起来之前,可以借助学院的电商创业园平台,由电商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在电商主流平台上进行以“代运营”的方式进行线上推广。电商创业园是按项目人驻的学生创业平台,该平台目前对接“电商综合实训”课程,或者对接“电商创业实践”课程。指导老师具有丰富的产品运营经验。

2)线下推广

线下推广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外包装的设计,找到适合各类产品的包装材料,并完成其品牌形象设计;二是产品组合的开发,将具有特色的产品进行组合,形成多个组合套装;三是线下的推广,目前已经小范围试行“以购代捐”方式推广,待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优良反馈后,进行品牌建设,并尽可能在“农超对接”基础上实现产品在实体店的上架。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推广,前提是产品质量的认证与农产品的溯源机制,这需要依托于当地政府开展。

在调研中,对于农村电商在民族贫困地区的推广,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物流与网络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人才严重不足等困境。这些困境,无法在短期内解决,还需要中央与地方在政策层面给予更多的扶持,需要对口扶贫单位共同协作、共同努力,争取取得扶贫攻坚战的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参考文献:

[l]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2月28日发布,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2]吴彦艳,吴红伟,陈德慧,于巧玲.黑龙江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分析.电子商务,2017,210 (06):32-33

猜你喜欢

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