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在五年一贯制大学生教育培养中的应用实践

2018-09-10任丽梅王立庭房坤尚云霞

高教学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

任丽梅 王立庭 房坤 尚云霞

摘 要:共情能力,是在人际沟通、交往中的一种基本能力。共情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使用能有效促进辅导员与学生间的信任关系,有助于辅导员管理工作的进行。本研究围绕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共情能力在五年一贯制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中的实践应用这个主题,试图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指出共情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提出针对五年一贯制大学生的教育危机实践方法。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共情能力;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8-0167-03

Abstract: Empathy is a basic ability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 use of empathy in th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r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selors and students, and help the counselors to carry out the management work. This study centers on the theme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mpathy ability of counselors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five-year college students, and tries to point out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empathy in the work of counselo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and put forward the practice methods for education crisis in five-year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five-year system; empathy abil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一、走進了解五年一贯制大学生内心

五年一贯制也称为初中起点大专教育,是一种近些年出现的高等教育模式。进行五年一贯制教育的学生,是在初中毕业且中考取得注册入学投档录取资格的基础上填报志愿后录取,再用两年的时间学习高中课程,然后用三年时间学习大专理论及实践课程,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学历。其是为了实现部分初中毕业生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升入高中或想跨过高中直接上大学的愿望,是针对初中毕业生直接上大学的专项政策。学生毕业后由所在院校颁发国家承认毕业证书,进而获得与统招专科相同的专升本、考研、考博、考公务员、评职称、提干等机会。

相较高考后入校大学生,五年一贯制大学生文化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有所欠缺,学习主动性略显不足,学习目标方向不明确,学习心理较脆弱、易敏感,在大学学习年限长,易表现出现厌学、违纪、行为过激、挂科等情况。对于这些五年一贯制的学生来说,如果辅导员不采取有效积极的引导措施,不给予有利的心理疏导,那么学生的前途问题就难以解决,社会的负担就会增加,各种矛盾,甚至家庭、社会的稳定都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怎样走入五年一贯制大学生内心,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共情技术的有效运用就尤为重要。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也称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在师生关系中,强调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是取得思想共鸣的基本条件,包括对学生的接纳、理解、信任、尊重、共情,最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其中,共情是最核心的要素。共情是师生最美好的情感能力,共情是学生进行链接的通道。起初,辅导员只关注共情能力在心理咨询中的功能,现今则发现共情能力在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服务、乃至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价值。辅导员具有较高共情能力,可以使沟通更加畅通有效,使管理更具有弹性,以及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建立等。而民办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作为高校德育、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前线,共情能力在其工作过程中更是体现出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共情运用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有利于辅导员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能够在学生教育危机处理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五年一贯制大学生学习危机中的共情实践

(一)案例回放

高强是某高校五年一贯制专科段大二学生,该校教务处规定挂科超过六门,不符合首次毕业条件。该生大一学年学习过程中累计挂科四门,九月份升入大二阶段学习后,多次表现出郁闷、暴躁、唱反调、吹毛求疵等不理性行为,并伴随有间歇性旷课兼职情况。辅导员多次与高强进行沟通,学生保证好好上课,但改变不明显。同时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家长电话畅通,但一直拒接。编辑短信告知学生在校表现,家长也未回复。辅导员让高强通知家长来校一趟,高强在辅导员办公室情绪崩溃,表示不信任老师,故意让家长不回复老师,大喊大叫表示任课教师考核不公平,对自己的毕业状态极度没把握。辅导员设身处地包容悦纳,选择倾听理解,针对性制定学业保障措施,消除他的防备心,结伴精准帮扶其至最终毕业。

(二)应对与处理——学生学习困难的共情分析

1. 思想上想不开,心情比较郁闷,故意制造家校沟通困难,对待老师好意的大喊大叫,情绪上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对于此种情况,辅导员应第一时间对学生采取心理疏导等措施体谅理解、安抚倾听学生,使其情绪稳定下来,做出工作诚信许诺,帮助学生与任课教师沟通,针对学生学习困扰制定合适的帮困措施,要求学生做到后保障学生平时成绩达标。同时取得学生本人同意,及时通知其家长,告知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师缺乏信任的源头,与家长一同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2. 辅导员与学生的谈心谈话过程,是对学生内心的心理状况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控制和调解学生的情绪,在谈心谈话过程中应当进行记录,这样便于在后期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后续的跟踪辅导,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谈心谈话过程有可能涉及同学的隐私,不应该有第三人在场,并且辅导员应当对学生的隐私予以保密,给他们以充分的安全感及情感包容,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这样便能鼓励学生放下戒备心,大胆地把学习困难与辅导员进行沟通交流。

3. 五年一贯制大学生中学困比例较高,运用共情分析学困原因,帮助学生走出学困心理困扰,针对性协调制定理论与技能课程分配比例,鼓励学生多选择实践课程学习,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考试通过率,对有效解决五年一贯制学习危机有直接作用。

三、五年一贯制大学生宿舍管理中的共情实践

(一)案例回放

姜睿与伊源为同一宿舍舍友,分别担任班级班长和卫生委员职务,班级常规管理中的教室卫生均能安排同学值日到位,学校量化评比结果均为优秀,工作成绩较为突出。新学期开学后,宿舍内务连续两次被自律会检查出问题,均为地面有瓜子皮、床铺物品杂乱、地面有污渍等情况。辅导员很相信班委能改进,只是简单进行了提醒,并未严肃批评。但宿舍内务脏乱差的情况又发生了第三次。这次辅导员很恼火,直接冲到学生宿舍后,命令学生站好后,亲自给学生收拾了宿舍卫生。两个班委站在辅导员旁边,看着辅导员由一开始气呼呼的拖地,到心平气和的打包垃圾、收拾床铺,满脸愧疚。卫生清理完毕后,辅导员与两班委语重心长的进行了沟通,学生意识到班委的榜样示范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的向导作用,自此内务再无差错,每天均拍宿舍内务照片至班群公开示范。

(二)应对与处理——学生生活危机的共情分析

1. 宿舍是大学生的第二家庭,是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的起点。其中,宿舍内务卫生是影响宿舍文化健康向上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在宿舍内卸下自我要求的盔甲,适当放飞自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宿舍内务脏乱差,认为宿舍内务只与自己相关,与他人和集体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辅导员要在包容学生生活个性的同时,对学生传输严格要求自己的生活理念,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和成长的生活闭环。

2. 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或干扰。对于生活危机中的非正式群体,辅导员应善于分析“领头羊”,准确确定小团体中影响力最关键的个人,发挥关键个人的局部榜样作用,多沟通、多了解、多安排、多肯定,树立群体示范作用。同时,辅导员可以选择合适的场合,针对学生生活问题进行一对一帮扶,不定周期的身躬力行,让学生感受到触动和感染,从而督促学生形成常态化的自我约束力。

四、五年一贯制大学生打架事件中的共情实践

(一)案例回放

2017年11月14日上午大课间,在某高校工科教学楼一男生卫生间,五年一贯制学生李某与普通专科生陈某发生口角后产生肢体冲突。陈某在卫生间镜子前与其他同学闲聊,抱怨有些合堂课学生上课不听讲,走路晃悠,恰巧面向刚进卫生间的李某瞥了一眼。李某觉得陈某在评论自己,就对刘某表示不满,伸胳膊上前质问陈某,陈某见有不认识的男生张牙舞爪向着自己走过来,随即运用擒拿术将李某控制脖子,摁在墙上。李某大喝一声,将陈某推倒在地,两人发生冲突,大打出手,李某对刘某的眼眶打了一拳,导致刘某眼眶下方破裂出血。经过多名学劝架,两名学生才停止打架。辅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进行了处理。刘某当时感觉到眼睛模糊,辅导员当即送其医院进行了检查,并为其垫付了900元检查费用。因为是互不相识的两人口角误会造成的冲突,且经医院鉴定陈某受皮外伤,处理后后双方情绪均稳定,辅导员要求李某一小时后到院陪诊,方便双方误会消除,避免二次报复危机。经协调商议,双方同意接受校内处分,双方道歉,并由李某全额给付陈某医药费,危机得到有效控制。

(二)应对与处理——学生打架事件的共情分析

1. 第一时间处理现场。对于打架危机事件发生后,作为辅导员只要不出差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因为自己的学生只有自己最了解,为了防止发生二次危机事件,也为了避免领导到了而辅导员缺位的尴尬与不负责态度,即使打架事件平息后辅导员也要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辅导员要找到双方当事学生,了解事实情况,分别倾听学生讲述事情经过,体会学生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其立场和感受,将体谅和尊重放在首位,体现出关怀与爱护,站在学生双方立场分析事件经过缘由。并要求双方当事人平心静气写下事情经过材料并签字确认,同时让多名证人写下事情经过材料并签字,也要安排好学生干部做好后期跟踪汇报信息传递工作。

2. 事态轻微直接处理,后果严重医院检查。对于学生打架事件,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校规校级对学生进行直接成本、附加成本、风险成本的分析教育。如果事态轻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学生双方认错主动,则辅导员根据学生表现情况以及学生本人手写的事实经过材料,按照学校相关制度规定可以直接予以处理。如果出现学生受到伤害或者学生自认为因打架导致身体不适应的状况,辅导员应同意学生去医院检查诊断。本人或者安排学生干部予以陪同检查,对于出现重伤情况或者引发严重后果者则必须立即送往医院并马上通知其家长,根据时间节点要求父母来校协同处理,同时将事件发生过程以及检查结果向主管领导进行汇报,并找到以前的主题安全教育记录,证明辅导员以及学校进行了安全教育预警。

3. 尊重双方报警选择。辅导员要和家长积极沟通,打架危机事件发生后学校已经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措施,包括领导指示、医院检查,主动垫款等,避免事件发生后学校没采取有效措施。尽量保证双方家长自己协商解决,如果双方协调不成,互不退让还坚持彼此有理有据或者认为学校处理不公平,则尊重双方报警选择,但要提前告知家长如果选择报警,学校只是配合警方调查,学校的角色由主动协调转换为主动配合。家长报警后,若警方予以立案,那么学校的角色由主动协调转换为主动配合,按照警方要求配合警方重新开展调查。辅导员要将之前学生本人手写的事实经过书面材料、同学证言、日常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记录、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记录、学校采取处理措施等相关材料全部递交给警方。根据警方处理结果,学校按照警方治安管理处罚的结果给予相应处分。

五、结束语

运用共情技术对民办高校五年一贯制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修正辅导员对学生的认知差异理解,协助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探索、自我表达,自我要求,自我约束,从而了解自己内在深层的想法和感受,对于迫切需要尊重、理解和关怀的学生,共情本身就是帮助和治疗。共情技术可以有效疏导五年一贯制学生在学习、实践、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思想困扰,从思想政治意识形态达到与普通本专科学生一致的行为标准,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减少五年一贯制大学生因学情差异、心态消极不自信引起的辍退学意向,实现专科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黃会会,林小惠,朱琦.内务卫生对寝室文化的影响及其管理建议[J].教师,2016(15):127.

[2]许敬芝,院张勇.论共情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农家参谋,2017(24):192.

[3]徐晓霞.高校思政课教师共情能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高教学刊,2015(19):134-135+13.

[4]王一青.目标管理模式在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8(05):153-155.

[5]房春燕,孔远征,王文方,等.民办高校辅导员加强自身思想建设途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8(10):140-142+145.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
探究数学建模中的创新意识的建立
浅谈创设幼儿教育环境资源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当地区域经济
浅析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加强阅读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和谐校园的保证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的几点思考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