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审核评估的“六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018-09-10魏金民唐宇王兵于娟

高教学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审核评估六位一体保障体系

魏金民 唐宇 王兵 于娟

摘 要: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院学科特点和学生培养的具体实际,形成了保证教学质量的“六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提高和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审核评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维纳闭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4-0078-04

Abstract: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view assess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chool's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e disciplines and the specific reality of student training, a "Six-in-On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so as to improve and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teaching quality;assurance system;"Wiener Closed Loop"

面对我国人民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高等教育正面临全面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也是高校能否实现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201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正式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1]。为了切实有效地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职能组织起来[3],建立一个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一、审核评估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

审核评估作为一种新的评估模式,包括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监控、质量信息及利用、质量改进等内涵要求。审核评估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四个度”为主线,突出强调高校开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从内部质量提升需要出发,依据自身设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与评估,国家不设统一标准,评估结论不分等级[5],评估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建立学校的内部质量体系和保障机制。审核评估关注质量保障体系本身的建设情况外,还强调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更加关注体系的保障作用与保障效果[4],保证以“学生为中心”[2],教学管理与督导、监控措施与方法、持续的改进等方面都能够落到实处。

二、“六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借鉴审核评估的思想,攀枝花学院依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了“建成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而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作为攀枝花学院的一个院系,依据学校的总目标和行业、企业、社会、学生及家长的需求,确定了建成“高水平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目标,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要求,结合教育部和学校制定的相关教学质量保障规定,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培养的具体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从“四层递阶”人才培养体系、“‘维纳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全育人机制”、“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五个方面进行建设,形成学院“六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

该体系始终坚持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受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风建设及相关制度建设,约束、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一) “四层递阶”人才培养体系

在学校“建成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总目标的指导下,学院本着“培养高水平电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始終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全面协调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建立了分层次、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四层递阶”人才培养体系,“三全”育人机制贯穿整个培养体系全过程,结构如图2所示。该体系分成“四层递阶”理论教学体系和“四层递阶”实践教学体系。

1. “四层递阶”理论教学体系

“四层递阶”理论教学体系分四层:“基本人文素质培养”层、“学科专业基础素质培养”层、“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层、“电类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层。

第一层 “基本人文素质培养”层: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及“育人导师”工作,引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基础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外语知识以及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第二层“学科专业基础素质培养”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数理知识、电工电子基础、机械基础、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

第三层 “专业素质能力培养”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层 “电类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层:主要培育学生的解决电类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思维意识、创新创业能力。

2. “四层递阶”实践教学体系

在建设“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6],凝练出“四层递阶”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分:基础层、综合应用层、提高设计层、研究创新层。四个层次均含有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第一层。基础层:该层主要包括电路、数电、模电等基础实验,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实验仪器、学会实验方法和基本实验数据分析的能力,为综合型实验准备条件、打好基础。

第二层。综合应用层:该层侧重训练学生电路级的综合设计能力和系统级的开发应用能力;《专业基础实训》是一门综合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电类基础课实验教学内容而开设的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项电子电路产品设计、焊接、制作、调试。

第三层。提高设计层:该层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分析、应用、综合能力;主要是将各重要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完成多步、复杂和较大的实验。比如针对4个专业开设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能够使学生在得到实验技能系统训练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

第四层。研究创新层:该层课题主要来源于技术发展前沿和技术运用现场,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结论。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

(二) 推行“育人导师制”,落实“三全”育人工作

“三全”育人导师制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育人导师制”是“辅导员制”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专业教师资源,与辅导员和学生家长一起,开展全面育人。在坚持实行“年级辅导员”的基础上,选聘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作为“育人导师”,以全部学生为对象,根据师生的专业背景进行分配,“育人导师”对所分配的学生的育人工作实行“承包制”,每位教师对应承担30名左右同学的思想引领、专业指导、学术引导、联系家长、成长规划的育人工作,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着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优化政策措施,服务教师发展,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目标,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一系列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长效机制建设,确保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1. 加强教师行业培训

在课程建设、质量工程、教研教改、科研、智能设备开发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新能源技术研发及应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考研辅导等方面凝练教师团队、制定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按计划分期分批开展行业培训,按要求实施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学、科研行动和成果。送培教师参加实践能力培养和行业背景培训,到其他高校读访问学者,参加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参加行业资质培训等。

2. 增强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争做“双师双能型”教师

鼓励教师进一步根据电类专业特点,自研自制实验教学设备,进一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研制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实验装置,充实实验仪器设备,充分体现教学科研结合。鼓励教师争做 “双师双能型”教师,同时积极为年轻教师开展行业背景锻炼创造条件。

3. 建立教授结对培养青年教师制度

教授结对培养青年教师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攀枝花市高层次人才承担导师结对培养工作管理办法》精神,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院根据学校安排建立了教授结对培养青年教师制度,并组织实施。

4. 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

以学校的“精彩一课”比赛为契机,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先由各教研室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相应学科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在各教研室初赛遴选的基础上,再选拔出优秀的选手参加学校“精彩一课”的决赛。通过每届的教学竞赛,既集中展示了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精神风貌,又达到了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5.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听、说、评课活动,定期举办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多方收集教学信息,及时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条件是学校和学院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所提供的所有軟硬件条件,包括教学经费、实验实习设施、图书文献建设、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课程资源等教学设施,以及为保证学生有效学习所建立的学生学习支持系统,包括有效的学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等。切实为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撑,发挥作用。

(五) “维纳”闭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基础上,总结多年教学质量监控经验,建立具有学院特色的“维纳”闭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体系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

首先学校、学院总体“办学定位与目标”作为本系统总的给定与调控目标,与从“培养过程”中“信息收集”获得的信息进比较、“数据分析与综合”,发现其中的偏差,将偏差信息发送给“指导调控”机构,指导调控机构通过对“质量标准的制定、修订”、“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产教融合”、“‘三全育人机制”、“学生发展”等“调控对象”的调整,进而修正“培养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具体教学活动,保障“培养过程”产生的结果数据信息尽量接近学校、学院总体“办学定位与目标”。本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含“办学定位与目标”、“指导调控”、“调控对象”、“培养过程”、“信息收集”、“信息数据分析”六个主要模块,构成具有负反馈调整功能的信息闭环调控系统,形成了质量有标准、过程能监控、评价有依据、反馈促改进的“维纳闭环”质量监控体系机制,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结束语

由于我们构建了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近3年,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都超过91%,在2017届毕业生中,学生考研60人,其中上线45人,最终录取29人,创学院近五年考研新高。2016、2017两届毕业生国家电网录取人数达到112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获奖项目国家级6项、省级5项、校级5项;学科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2人次、三等奖2人次,省级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1人次、三等奖7人次、铜奖1人次、优秀奖6人次;学生独立获得专利授权2项。在“2017届各学院学生对学院满意度”和“2017届各学院学生对学校认可度”两项调查中,我院毕业生对学院的“很满意”64.24%,对学校“很认可”69.30%,两项指标均位列全校第一名。毕业生总体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参考文献:

[1]刘华东,李贞刚,陈强.审核评估视域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与重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63-67.

[2]朱海燕,王琪.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6(3):51-54.

[3]申天恩,Richard Moms.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际比较与建设框架[J].高校教育管理,2015(1):23.

[4]尹念东,冯运仿,李明喜.基于审核评估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3):23.

[5]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审核评估工作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6]刘宏,黄朝志,肖发远.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7):148-151.

猜你喜欢

审核评估六位一体保障体系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审核评估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素质教育刍探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五个度”的分析、评价与操作化研究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讨
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