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海军利用无人机引导导弹打击海上目标

2018-09-10赵嘉

无人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前哨链路战术

赵嘉

日前俄罗斯海军在波罗的海首次使用“前哨”无人机实时指示海上待打击目标,成功引导军舰发射“口径”巡航导弹和“宝石”反舰导弹实施攻击,积极创新进攻战术运用。

据知情人士透露,前不久,俄罗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在波罗的海进行了一次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俄罗斯海军利用“前哨”无人机进行了先期目标指示侦察,在成功获取目标位置信息之后,向舰队回传了目标指示信息,引导舰艇发射“口径”巡航导弹和“宝石”反舰导弹,对海上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而在此之前,改型无人机通常被用于实施侦察和炮兵校射。运用无人机来为舰队做目标指示,引导导弹打击海上目标,这是无人机作战运用的一种全新尝试,是海军进攻战术的一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舰艇的作战能力。

全新进攻战术运用的出发点

传统战术的弊端

为舰载导弹指示目标一直是海军作战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这一环节主要是依赖大型水面舰艇、有人侦察机、预警机或侦察卫星等有人平台或卫星平台。俄海军运用无人机为导弹指示目标,为进行舰载导弹目标指示提出了另一种思路。仔细研究后可以发现,俄罗斯海军新战术的运用,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一方面,舰载雷达设备在性能上存在短板、无法满足需求。近年来,俄罗斯面临军事转型 ,经费的短板和任务的转变使得俄罗斯海军不断地向小型化、多用途的方向发展,陆续列装了多艘小型导弹护卫舰,以補充其舰队序列。在这些小型舰艇上所搭载的雷达设备在性能上相较于大型舰艇来说有明显的劣势,无法完全满足目标指示的需要,特别是在超视距打击时,对目标的探测定位困难很大。另一方面,依托有人平台和卫星平台获取信息存在盲区、效费比低。通过有人侦察机、远程预警机或者卫星为舰载导弹提供目标指示,这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受限于滞空时间、任务区域等因素,有人侦察机、远程预警机和卫星很难做到全天候,全时段地进行信息保障。另外,依托有人平台和卫星平台进行目标引导,对技术设备的要求高,系统构建更加复杂,作战成本较高。

运用无人机指示目标的优势

一是高度的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相对于有人平台来说,无人机在更加恶劣的战场条件下,更加抵近目标区域,对目标进行近距离的侦察,搜索和识别,最大化其侦察效能。另外,由于不受人的生理极限的限制,无人机就具备了先天的优势,可以完成超出人承受极限的机动,充分发挥空中平台的高灵活性特点,以最佳的飞行姿态、沿最有利的航线飞行,实施海上目标的近距离侦察,弥补雷达探测盲区、弱区,为导弹精确打击提供目标情报保障。

二是良好的技术简便性和时效性。无人机相对于有人平台来说,由于侦察距离的缩短,对侦察设备的性能要求更低,技术上更容易实现,且探测定位的精度更高,时效性更强。“前哨”无人机搭载的光电侦察设备,相较于有人侦察机、卫星平台上的真侦察设备,在技术层面相对较为成熟,研发难度相对较小,研发成本相对较低,从技术简便性上来看,具有较大的优势。据俄方知情人士透露,在后期改进型“前哨”无人机上将搭载其他类型的侦察探测设备及目标识别设备。以完成更多元的作战任务。

三是较强的战场掩护性和迷惑性。使用无人机进行目标引导,可大幅度减少己方舰载雷达的开机时间,有效降低己方舰艇被敌发现的概率,掩护己方行动,隐蔽作战企图。同时,无人机的使广泛用,可以降低有人飞机的出动频率,特别是在较为激烈的战场态势下,可有效降低己方飞行员面对的安全风险,保障其生命安全不受威胁。另外,在某些情况下,无人机可制造虚假空情,诱使敌方雷达开机,迷惑敌方判断,隐蔽我真实作战行动。

全新进攻战术运用的弱点

全新的进攻战术,为无人机的作战运用打开了新的视野,确实在很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种新的战术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短板,会限制战术运用的效果,甚至导致整个战术失效。

较低的战场生存能力

在无人机作战运用过程中,无人机本身的战场生存能力是限制其效能发挥的第一大“症结”。此次,俄海军运用的“前哨”无人机,作战半径为250km,最大升限7000m,最大速度在200km/h左右,属于低空低速无人机,且采取常规外形设计,不具备隐身性能。多数的舰载和陆基防空导弹对无人机都具备打击能力。因此,无人机本身的战场生存能力是制约该战术运用效能的主要保障。

改进方向:就当前的无人机技术发展情况来看,要提升无人机的战场生存能力,可以在无人机的机动性,飞行高度或隐身性能方面做出改变。通过提升无人机的巡航速度和飞行高度,降低防空导弹对无人机的威胁,采用隐身材料和隐身设计,来降低敌方雷达对无人机的发现概率。

较弱的抗干扰能力

在该战术运用中,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之间的测控链路、无人机与舰艇之间的数据链路必须是敌方干扰的重点。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两条链路的抗干扰能力较弱。特别是无人机的测控链路,由于该链路属于长时连通,且频道固定,极易受到敌方干扰,导致无人机失控,失去作战能力。数据链路相对于测控链路来说,抗干扰能力相对较高,但如果不采用抗干扰措施,依然容易被敌方侦察设备截获,引导干扰。

改进方向:要强化无人机测控链路和数据链路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采用升级通信手段,运用“跳频”“扩频”等抗干扰技术的方法,提高链路的防护能力。同时,针对无人机测控链路,可在提升无人机自身智能化水平,在地面装订任务指挥,无人机半自主或完全自主地完成作战任务,减少甚至取消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的通联,减少被侦察和干扰的概率。

较差的续航能力

此次俄海军使用的前哨无人机,在技术参数方面没有太大的优势。理想状态下的续航时间约为12-14h,在执行侦察引导任务时,续航时间约为10h左右,如果计算其往返距离,实际执行侦察引导任务的时间在7h以内,这显然无法满足实际作战的需求。

改进方向:提升续航力,可以从技术和战术两个方向去改进。技术层面,可以通过升级动力系统,改用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或是增大无人机尺寸,加大无人机载油量,提升续航时间。但是无论是采用新能源,还是增大载油量,都是要投入更多的研发成本。战术层面,通过多架次无人机交替巡航,始终保证有无人机处于任务状态,可以有效解决单架无人机续航时间短的问题。通过技术来解决续航时间的问题可以作为长期的发展目标来研究推进,从而短期来看,通过调整运用策略,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无人机技术能力的短板。

全新进攻战术运用的启示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此次俄海军对无人机作战运用的全新尝试,从技术层面实现了无人机对导弹的目标引导,但在较多的方面并未经过细致的考虑。因此,其战术和技术验证意义要大于其实战意义。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目前,无人机作战运用方式按照其与传统武器装备的关系,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替代型运用、支援型运用、拓展型运用。而这三种类型中,又以支援型运用占主导地位,例如运用无人机实施侦察和火力打击,都是属于支援型运用。而由于目前无人机的技术水平和智能化程度还无法达到完全替代有人装备的水平,因此,替代型运用相对较少,而多以人工远程操控的形式出现。

但无论是支援型运用,还是替代型运用,都是在原有的战术体系框架内,通过无人机的使用,减少人员伤亡,维持和提升己方作战效能。而拓展型运用则是在全新的领域开创性地运用无人机,以完成以往有人装备没有办法完成的任务,从全新的维度拓展无人机的战术运用方法。

此次俄海军的行动就是一次对无人机的拓展型运用,而全新的战术则是基于无人机在全新领域的运用,突破原有的战术体系而形成的新成果。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基于无人化装备先天的优势,我们可以突破以往的战术框架,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更加大胆、更加创新地、拓展性地运用无人化武器装备,来牵引战术的创新更迭。

猜你喜欢

前哨链路战术
一种移动感知的混合FSO/RF 下行链路方案*
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分析
战术引导模式在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胡盛海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女运动员主要战术应用特征分析
发挥派驻优势强化“前哨”作用
从“文艺讲座”到“前哨”
一种IS?IS网络中的链路异常检测方法、系统、装置、芯片
基于热备份提升微波站点传输稳定性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