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策略

2018-09-10张菁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6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劳动教育小学生

张菁

摘要:培育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不仅有利于劳动技能的提高和劳动观念的改变,也有利于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训练,更是学校德育及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让习惯于被照料的小学生热爱劳动并主动劳动,则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指导。本文以班级卫生管理为例,谈谈提升小学生卫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 劳动教育 班级卫生 自主管理

小学生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龄前几乎没有做家务的体验,劳动技能几乎为零。要让习惯于丢纸屑、忘文具的他们学会整理桌面和书包,进而扫净地面和抽屉,无异于登山,而合作打扫班级或者帮助别人打扫,更无异于登天了。这是班级新组建时卫生方面所遇到的学情。对此,我的做法如下:

一、专题宣传,营造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时,墙面装饰劳动标语,卫生角布置整洁有序,卫生工具结实耐用方便易取,张贴班级卫生员值日表;进行卫生手抄报评比,利用每月更新的黑板报和每周四块宣传白板,倡导卫生洁净、热爱劳动;利用班会课开“讲卫生,爱劳动”主题班队会;课间和午间大屏幕滚动播放大队部统一制作的卫生教育视频;课上联系课文实时渗透;配合全校主题教育月集中教育等。

二、习诵经典,榜样引领

每天早读,孩子们都会诵读国学经典,譬如统一诵读《弟子规》,其中便有“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一边读古文,一边教故事,每日坚持,润物无声。

三、创意命名,划片包干

班级是大家的,大家来爱护;座位是你的地盘,由你来维护。每个学生可以给自己待的位置取个名字,还可以制作一个标签,座位流动,地盘也流动,人到哪,哪里就是你的“责任田”。学生脑洞大开,创意无穷,“百花园”“努力田”“勤思堂”……我给教师的负责区域——讲台取名“且停亭”,在这里驻足,在这里回眸,在这里思考,在这里守望。

四、打造团队,监督互助

班级实行轮流值日生、轮流值日班长制,每天一位值日班长带领一组值日生,每位同学平均两周轮到一次。每天午餐后是集中打扫时间,每位同学进行自己地盘的细节清理,同桌互查后,由值日班长带领值日生进行公共区域大清扫,并护理班级绿植和动物,教师负责讲台区域打扫。如果有同学请假未到,则由同桌打扫;同桌也未到,由其所在学习小组的组长打扫。该同学要表示感谢并回报劳动一次,若有其他同学自愿帮助,也予以鼓励。

五、自主管理,人人负责

班里的每样事物都有人负责,班里每样事都有人出力,班里每个人都为班级服务,也在班级获取他人的帮助,这才是一个良性运转的和谐集体。每一位同学都是管理员,从黑板、窗户到宣传栏、垃圾桶,都有人承包,培养责任感,拥有荣誉感,增强凝聚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实行“首遇负责制”,即第一个发现问题的人有优先处理的权利;“就近负责制”,即离得最近的人有优先处理的权利。比如,宣传栏张贴的手抄报被风刮起,第一个看到的同学可以拿起胶带将它贴平整,不用专门告诉老师或宣传栏管理员,其他同学可以借胶带,但不要争抢;再如,科学课老师需要播放多媒体,而窗户透进的灯光不利于投影呈现,坐在窗户旁边的同学就会率先拉起窗帘,而不是等窗帘管理员匆匆跑去。

六、授人以渔,双向培养

公共层面的事不能只号召下去,而要研制可操作的流程,如果整天只是说“要讲文明讲卫生”,最后可能只是“自说自话”,若要变成行动,就要实实在在地落实。比如,流感时期需要通风消毒,恰逢寒冬,什么时候开窗、谁来开窗、什么时候关窗、一天开关几次、雾霾雨雪怎么办、谁来监督填表、如何坚持、要不要八四消毒、谁来消毒、多长时间消毒一次、消毒后开窗通风是否会影响财产安全,对这些细目都进行了细化,当时我已经培养起班干事体系,能够分担,但在初期可不怎么顺利。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分两个层面:

一是技术层面,面面俱到层层递进地告知打扫的技巧,如何洗抹布叠抹布,如何从后到前反向拖地,如何抠捻揉拉擦黑板槽等死角,这些技术讲解远没有示范来得快而到位,必须一步步做给学生看,他们的模仿能力惊人,很快便学会了。

二是思考层面,如何互相配合轻松打水,如何分工协作清扫,如何解决黑板高于身高的问题,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教师要做一个善于表达者,纵使学生当时不一定能帮到你,但让他们跟着你的表达一步步明白你的思考过程时,他们也将学习到清晰的逻辑思维,打开自己的大脑宝库,说不定还会碰撞出思维火花。最重要的是要让学会自主思考、善于发掘身边资源、积极创造条件,这才是爱劳动、讲卫生以外更为重要的劳动素养培育目标。

七、明确要求,量化管理

对“怎么做”有了明确指导后,还要对“做成什么样”有明确的标准。比如,达标的个人“责任田”应该是:桌子对齐瓷砖线横竖笔直,桌面干净无笔痕墨渍橡皮屑,书本放置左上角,文具放置正前方,抽屉除午睡枕、雨伞等必需品外无垃圾杂物,书包放在椅子上、包带套在椅子背上、拉好书包拉链,地下无纸屑果皮。检查也分为几个层面:同桌督查,小组内查,小组互查,班干事检查,老师抽查。

八、落实常规,丰富细节

每天放学时,有几件必须做的事:一是桌椅是否排整齐,垃圾是否丢干净;二是早上带来的一保温杯水是否喝完;三是今天有没有在课上至少发言一次。这三点是从三个维度出发:勤劳、健康、自信,每天坚持。

讲台上有一些教具粉笔小奖章等杂物,我用鱼缸装着,方便整齐又易取,一物可多用。为什么不用坚硬的盒子呢?这有个缘故:曾有学生摔碎了鱼缸,后来从家里带来了几个,比用硬盒子时小心多了。

鉴于学生喜欢打闹,出于安全考虑,尖头的雨伞一律不给带进学校,折疊伞也需整理整齐放进自己的抽屉,不能乱七八糟放在教室外面。如果上面雨水未干,就要用自带的塑料袋包住伞,避免水滴弄湿书本鞋袜地面。

班里有天气预报员,不仅报天气,还和卫生管理员搭配工作:雨天何时拖地,晴天怎样打扫,瓷砖怎么拖最方便,商量着去办。

九、劝莫若导,堵不如疏

个别学生破坏卫生的现象在所难免,所以班级卫生工作也需要反复抓、抓反复。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先要搞清楚原因,若是因为不满班级纪律而故意发泄,老师就要耐心地进行沟通;若是因为在家的卫生习惯不好而无意间又带入班级,便需要提醒纠正。例如,有一段时间Z同学实在克制不住自己爱丢纸屑的坏习惯,对老师的劝导也不屑一顾,我就寻了个理由把他聘为贴身秘书,跟我一起办公半天,我去哪他去哪。在这过程中我扮演一个爱丢垃圾的老师角色,午餐喝完的酸奶盒随便扔在窗台,批作业时本子丢到地上,擦鼻子的卫生纸丢在垃圾桶外围,故意让他看到。后来他实在忍不住了,跟我说:“老师,您这样是不对的,跟平时在教室里一点儿也不一样,您一直说酸奶水果不可以带出教室,不能乱扔东西。”我故意激他:“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在我的办公室我自然要自在一点。”他不服气:“说到就要做到的。”“好,你说得对。”这时我拿出趁他们上室外课时拍摄的他座位旁一团糟的照片,说:“你说这个同学他有没有说到做到呢?”他不再跟我争辩了,后来还成了班级最积极的卫生监督员。

十、及时表扬,专项评比

事情做得好,表扬不可少。表扬分为几个层次:态度认真;麻利高效;保持持久;创造思考;团结互助;家校一致。对平时讲卫生爱劳动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对公众场合自发的讲卫生行为,要抓住教育契机;对表现突出者进行“每月劳动之星”褒奖,对持之以恒者进行“卫生达人”期末颁发奖状。学生到了二年级以后,我很少打扫讲台以外的班级区域,全部由学生自主管理,虽然不过问,但班级还是“文明红旗”常常挂。有一次校卫生检察员进来检查,撇着两只脚用鞋子的侧边缘走路,我很担心他崴脚,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你们班太干净了,我不敢踩脏了”,引得学生哈哈大笑,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当天的值日班长,感谢他检查时的铁面无私。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劳动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