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定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2018-09-10刘曼曼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误区对策

刘曼曼

摘要: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存在着目标设定随意,数量过多,教学重点偏离语文本体性知识等诸多问题,是导致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要精炼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 误区 对策

当前的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现状为人们所共识,其原因千头万绪,难以一一言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老师们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和努力。而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作为一节课的开端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设计是依据教学目标设定的,它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是一堂课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多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规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定存在的误区,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从而改善当今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现状。

何谓教学目标?很多一线教师对其缺乏精准的认知。教学目标指预期的学习结果,期望学生在学习之后,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存在着诸多误区,为此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误区一:教学目标设定随意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定随意,备课时,教学目标往往只是随意写写,教学中到底实现了没有,实现了多少,老师们往往追究较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课与课之间的目标雷同。如果拿到一篇写人课文,老师们往往会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感悟课文中人物的形象。2.受到熏陶感染,学习文中人物的品质。如果拿到一篇写景的课文,老师们往往又会设定如下目标:1.了解景物特点,感悟景物的美。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如果拿到一篇古诗词,设定的目标往往是:1.了解诗意,感悟诗境。2.掌握阅读古诗词的方法。

教学目标千篇一律,深究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导致在设定目标时随意性强,人云亦云。许多教师认为教师用书已经写得明明白白,拿到一篇课文,不深入解读文本,不考虑学情,就不假思索地套用教学目标。殊不知,无论是教师用书还是“课程标准”,都没有列出明确具体的目标。譬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小学各个阶段都有涉及,但是教师多数没有深入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在这种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课堂必然是在重复学习,止步不前,师生会耗费大量的课堂宝贵时间学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会随着课堂的推进而成阶梯性的提升。久而久之,将会造成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降低,语文素养提升过慢,教师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等不良后果。

应对策略:老师应深入改变思想,认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设定教学目标之前,要认真研读课文和相关的补充材料以及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慎重确定教学目标,并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予以落实。

误区二:教学目标数量多

与数学等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课文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篇课文,老師们往往能解读出很多的教学内容,而且往往是视若珍宝,觉得样样都要教,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但是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将老师从课文中所挖掘出来的知识点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而且,在这种目标过多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学生表面上学了很多,实际却一样都没学透的现象。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莫泊桑拜师》第二课时有一位老师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运用“组织结构图”梳理、整合有效信息,明确观察的角度。

2.通过不同的方式阅读莫泊桑的《羊脂球》片段,领略《羊脂球》的语言描写艺术,学会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进行人物描写。

3.通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根据人物描写片段,猜出人物是谁,领略人物特点描写的妙处。

4.回到班级日常生活学习,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描写的方法,写班级里的一个同学。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有四个,单个来看,都是非常切合这篇课文,而且都有必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这也直接说明了这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很强。但是,我们的一堂课只有40分钟,平均分在每个教学目标上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十分钟,我们细看这些目标,无论是让学生掌握“组织结构图”,还是让学生“领略描写艺术”,抑或是学习写作方法乃至运用这种方法写作,都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细细揣摩和落实的。如果强行推进课堂,必然导致每一个目标都无法落实到位。

教学目标的数量过多,追本溯源,除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对于自己挖掘出来的知识点不愿意舍弃,认为每个都有必要讲。还在于老师对学情把握不到位,有些已经教授过的知识点,再次遇到时,总是多次重复教学。

应对策略:建议语文老师多跟其他学科的老师学习,根据一篇课文,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好比就跟体育老师一样,一节课教立定跳远,就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展开,让学生一遍遍实践,直到会跳了为止。语文老师一定要提醒自己: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只能将一两个知识点学扎实,会运用。切莫贪多,蜻蜓点水。

误区三:教学重点偏离语文本体性知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不是仅仅教课文内容,更多的是要借用课文教学生学习语文本体性知识,即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语文课该教什么是广大语文老师孜孜探求的问题,一直以来也是许多语文老师的困惑。因为对这一问题存在着困惑,我们的教学目标一直以来也是疑惑不定的。有的老师将目标指向于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面对一篇课文,深挖它的情感内涵,花大量时间极力渲染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课堂的层层推进下,为课文中的人物情怀所折服,个个深受鼓舞或痛哭流涕。课堂上的感动是真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了,可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到底有没有提升,提升了多少,这些都是存在着很大的疑问的。有的老师,将目标定位于学习课文中包含的表面知识,他的课从课文中开始,到课文中结束。课文讲完了,他的课也就结束了。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陀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在文中有疑问、启示、感悟等地方做批注。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玩具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2.获得启示,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上述这个案例,设计者把教学重难点放在了“认识玩具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和“获得启示,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把正确的审美观和读课文的感悟体验作为教学重点,很容易造成语文课程性质的偏移。应该将目标中的“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在文中有疑问、启示、感悟等地方做批注”作为重点,“学习批注”,不仅是这篇课文的语文重点知识,更是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课该“教什么”,认识模糊甚至错误。语文老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语文教学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

应对策略:语文老师应该走出“分析课文内容”“教课文”的泥沼,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观,用课文来教语文,把目光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面。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和相关教育专著,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观,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避免误区,精炼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吴忠豪与小学语文名师磨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吴忠豪.从教课文到教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误区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