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8-09-10徐伟安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6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徐伟安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使语文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综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一种以一个或多个主题为中心在特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开展探究性阅读的阅读方式,与传统的单篇阅读方式相比,它更利于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体系,为其今后的语文及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学情等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围绕“作者”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这主要与其成长环境、生活环境等相关,并且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围绕“作者”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和对文章的感悟,进而提升阅读水平。例如,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少年闰土》和《好的故事》,均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教师可以“鲁迅”为中心,将这两篇课文结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还可适当拓展一些教材中未选的鲁迅先生作品,如《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等,丰富群文体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具体教学如下设计:将学生分为2至4人小组,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的两篇文章,学生可自己决定阅读顺序。阅读前教师可提出几个问题,如“文中闰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和闰土之间发生了那些事情?”“我看见的好故事是什么?”等,让学生有指向性地阅读,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文章篇幅、写作手法、描写方式等。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可采用提问方式检验阅读结果,可询问学生:“你们觉得鲁迅先生的作品怎么样?还想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吗?”此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说“好”,并表示想继续阅读其他作品。这时教师就可将事先挑选、处理过的作品分发给学生,简单介绍文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作品进行拓展阅读,以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围绕“写作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阅读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文章的“写作主题”,这样才能确保对整篇文章内容进行理解,领悟文章的魅力。但是,同样主题的文章并不代表写作内容、写作形式以及文中表达的情感等都相同,主要是因为文章作者、描写的具体对象不同,如果围绕文章“写作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让学生感受同一主题的不同写作手法,掌握更多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进而提升语文素养。例如,可以“景色”这一主题将部编版教材中的所有文章组成一个群文体系,让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比如,可将二年级上册的《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组成写景主题的群文体系,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入分析,比较描写景色的不同手法。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群文阅读,可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这三个景色的相关视频,使文章中的文字描述生动形象起来,让学生更全面地阅读赏析,激发阅读兴趣,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在教学总结阶段,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探讨三篇文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享自己的想法,激活阅读思维,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水平。

三、围绕“写作手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写作手法包含写作方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它们在一篇文章中可独立存在,也可多种写作手法同时存在。通过围绕“写作手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可让学生明白写作手法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熟悉及掌握各种写作手法,提升其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例如,可围绕“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手法展开群文阅读教学,但教材中文章有限,教师可拓展教材外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如《石榴》《落花生》《生命草》《桃花心木》等。具体教学方式如下:课前将4篇文章打印成册分发给学生,然后运用提问引入群文阅读主题,如“借物喻人是什么?”;切入主题后引导学生开始阅读,同样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如“文章是如何应用借物喻人手法进行写作的?”“通过借物喻人手法在文章中表现那些人格?”等。接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这4篇文章,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可让学生课外阅读,在下一次上课时再进行文章解读。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加深对文章的解读,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围绕“中心思想”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中心思想是贯穿文章的核心,是提纲挈领的道理,是全面应用细节描写进行阐明的中心议题,简单而言,中心思想就是作者透过文章告诉读者的内涵和道理。围绕“中心思想”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不仅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感知和总结,深入领悟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和道理。

围绕“中心思想”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际学习情况、学习需求以及对课内外文章的了解情况选取文章,选择的文章中心思想必须明确,保障学生的阅读效果。小学生好奇心较重,喜欢有趣的事物,也是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可选择一些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文章进行群文教学,可以寓言故事为主,因为寓言故事是大部分小学生习惯的文章类型,他们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远远高于其他文章类型,而且寓言故事的中心思想十分明确,大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寓言故事有很多,部编版教材中的寓言故事就有《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拔苗助长》等,教师可将这些寓言故事提出来开展群文阅读,还可适当拓展教材之外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画蛇添足》等。挑选好文章后,可让学生自由阅读和讨论,最后再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阅读,学生明白了《坐井观天》的中心思想是看事物不能片面,而应全面观察;《亡羊补牢》的中心思想是发现自己的错误后要及时改正;《拔苗助长》的中心思想是欲速则不达,做事情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操之过急;《掩耳盗铃》的中心思想是做人不要自欺欺人,弄虚作假只会害了自己;《画蛇添足》的中心思想是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要节外生枝。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升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可告诉学生人生哲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克服了传统阅读的弊端,优化了阅读教学,使得阅读教学的效果最大化。此外,群文阅读具有拓展性、有序性及启发性等优势,应用这一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积极投入阅读研究实践中,进而提升其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丹.关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培训,2017(2).

[2]马运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16(10).

[3]黃俊.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