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初探

2018-09-10瞿德凤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方法

瞿德凤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因而语文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课外阅读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课外阅读在初中生的课外时间里占什么地位?据调查,初中生在课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一般是:玩游戏、看电视、听音乐……阅读排在第九位。学生除了教科书、辅导资料外,很少看课外书。部分初中生对于初中阶段要求必读的一些名著篇目,也是能省就省:要么看内容梗概,要么看简装版,或是通过电影、电视去了解内容……真正能静下心来去读原著的少之又少。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除了老师对课外阅读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家长视课外阅读为不务正业外,学生自身认识和做法上的问题是主要原因。有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耽误时间,影响成绩;有的学生把读课外书当成消遣,只看一些漫画、言情小说,寻求视觉或与情节的刺激,很少涉及中外名著、名家名篇等;有的学生在阅读方法上有问题,多数只是浏览故事或“蜻蜓点水式”地涉猎某些篇目,很少精读,更不愿做读书笔记或写读书心得;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阅读,但只是做一些有关的练习题,采用死记硬背法,无法深入阅读。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和语文素养,加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及做法。

一、精选阅读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初中生因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名著阅读常会有一些抵触心理,需要老师正确引导。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介绍名著中的经典故事,展示精彩片段,请学生朗诵,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教学《孤独之旅》一文时,我先讲述油麻地孩子们的一两件趣事,讲杜小康放鸭子之前的生活片段,看到学生被有趣的内容吸引了,我趁机说:《草房子》一书,语言通俗易懂,富含人生的哲理,是最适合同学们这个年龄阅读的一本书。同学们课外时间可以去读一读。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回家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课后,学生兴趣盎然地阅读了这本书,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学中的难点——课文中杜小康的“孤独”,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速读能力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除了激趣,还要教一些阅读方法。首先,教会他们默读。要求: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并要逐步提高,力争做到“一目十行”。指导学生默读时,要求他们做到不动唇、不指读、不出声,同时提醒学生:默读不只是不出声地读,而是要贴近、融入、揣摩、体悟文本,要一边读一边思考。默读时必须全神贯注,一边读一边体会文章内容、遣词造句、描写手法等,这样由慢到快地读若干遍,并且一边读一边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如快速扫视法,让学生养成读“词句”的整体性阅读习惯,不要按“字”阅读,读时眼动要有规律等;再如提要式读书法,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重点,学会有重点地阅读,发现新的观点和材料。

三、传授阅读技巧,增强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积累知识。通过什么方式积累呢?首先我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可以记好词好句、好的开头、好的结尾、好的人物描写等,可以记在摘抄本上,也可以记在自己喜欢的小卡片上。还可以摘抄精彩的句子和片段,可以利用早读课,指导学生大声吟诵、反复咀嚼、揣摩,也可以对摘抄的精彩片段进行批注、仿写。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认识。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做读书标注,我主要教给学生两类方法,即文字标注法和符号标注法。学生阅读的时候,我让学生把一些表意符号标注在字里行间,给每一种表意符号赋予特殊用处,如用单横线标注,表示文章的论点、中心思想;用双横线标注,表示概念;用波浪线标注表示名言警句、优美语句、要摘抄的内容等,这样摘抄起来更加方便。

四、划分阅读小组,实现整体推进

在班级中,按照学生语文水平的不同划分读书小组,以捆绑式评优来整体推进课外阅读的开展。要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要想取得预期效果,还须加强与同伴的探讨。定期开展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交流会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摘抄的笔记或读书心得在全班交流,同时指导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和见解。这样,学生可以从别人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并作更为深入的思考,既可以沟通学生之间的阅读联系,活跃读书气氛,也可以督促那些懒惰的学生多读多记。例如在阅读《西游记》时,考虑到篇幅较长,内容庞杂,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每组六人,把整本书100回分成十个部分,每组成员负责阅读属于自己小组部分的内容,为期两周。之后进行读书交流会,先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谈自己阅读这部分内容的心得体会,然后由组长组织协调,将相关内容制作成PPT,全班展示交流,交流内容包括“本章内容简介”“我最喜欢的人物”“用一句话概括本章”“我最喜爱的段落”“我的阅读感受”等。交流会上,邀请语文组老师现场点评打分,并给优胜小组颁奖。这一活动不但激起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而且通过分工合作,全班学生在最短时间里快速全面地了解了此类长篇小说的内容。

五、借助影视作品,加深阅读理解

随着中外名著被陆续搬上银幕,学生阅读名著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相比,其直观性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原文内容。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借助电影、电视和网络等传媒工具,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原著的基本内容,更好地理解原著,进而吸收原著的精华。例如,在九年级“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阅读然后复述情节,但学生对“如何放蒙汗药”这一情节总是弄不明白。我想:如果把这一集电视剧中的相关内容放映给他们看一下,会不会容易理解一些?尝试了以后,学生立刻恍然大悟,效果比我口干舌燥地讲解强多了,事半而功倍。对于外国名著,学生在阅读时也有一些内容半懂不懂,如名著《简爱》,我采用“先自主阅读,再观看电影”这一方式教学,启发学生:请大家想一想,原著和电影在事件叙述与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有何异同?经过热烈讨论,学生既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全书的基本内容,又拓展了影评和书评方面的知识,受到更多的启迪。

总之,教師致力于课外阅读方法的研究与指导,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落到实处,进而让他们从“要我读”到“我要读”转变,既有助于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又能使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目标得以实现,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初中方法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