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宫颈癌术后患者尿管拔除中的应用

2018-09-10杨玉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品管圈

杨玉莹

【摘要】目的:通过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官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首次拔管成功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科室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将“提高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首次拔管成功发生率”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对比实施前后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首次拔管成功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首次拔管成功发生率由活动前的58%提高到活动后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从开展Qcc前的86. 56%提升到97. 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首次拔管成功发生率,提高护士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首次拔管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184-02

品管圈又称质量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之一【1】。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病房管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管理的各层各面【2】。目前官颈癌是比较普遍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治疗方法有多种,对宫颈癌患者常规给予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次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的时间长,大多在7 -14d。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后易发生尿潴留,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不能自主排出,就产生了尿潴留。当尿潴留时,膀胱高度膨胀,可高达到脐部,膀胱容积可增至3000~ 4000毫升,病人感觉下腹胀痛,排尿困难。再次置入尿管,造成患者膀胱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和阻碍患者的正常康复【3】。提高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首次拔管成功率,降低了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损伤、尿路感染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患者费用,加快了床位的周转率,提高了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益。通过开展QCC活动,对影响首次拔管成功率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制定了标准化的流程,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对护士的临床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培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同时降低科室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成本,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患者满意度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妇科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1日进行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50例,作为实施QCC活动前调查对象,为对照组;将妇科2017年5月2日-2017年12月31日进行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50例,作为实施QCC活动前调查对象,为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成立QCC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圈长,负责对总体进度进行把握。经讨论,圈名为“阳光圈”,并设有圈徼。

1.2.2 选定活动主题

选题理由是: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2.3 现状把握及目标设定

回顾我科2014年1月15日--2015年1月15日进行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50例,术后重新置管21例,发生率58%。根据重新置管发生原因,找出需要改善重点,依据二八法则【3】,将居前3位的原因列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

1.2.4要因分析

通过现状调查,统计重新置管的原因,

主要表现盆地功能差、拔管方法不恰当、未进行外固定、宣教不到位、排尿环境改变、身体机能差,不愿意下床自解小便,依据柏拉图二八法则,其中“盆地功能差、拔管方法不恰当、未进行外固定”累计百分比为71.42%,为主要要因,是此次品管圈改善重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制定相关措。(见图1)通过绘制鱼骨图,分析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拔管不成功的主要因素,(见图2),其中框上的部分为要因。

1.2.5 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

QCC小组成员按照PDCA方法,并根据“二八法则”抓住主要问题,对宫颈癌首次拔管不成功主要因素分析的前三位“盆地功能差、拔管方法不恰当、未进行外固定”进行重点整改。

(1)术后固定尿管在大腿内侧,防止活动时尿管摩擦尿道口,患者下床时活动时,把尿袋提在耻骨联合以下,防止尿液反流。

(2)拔尿管前夹闭尿管,带膀胱充盈时再拔出尿管。

(3)留置尿管的患者做好盆底肌肉锻炼,指导患者做提肛运动,定时开放尿管,以恢复膀胱功能。

(4)置入尿管后叮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500ML以上,以便产生尿液,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以减少拔管后膀胱刺激症的产生。

(5)置人尿管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置人尿管后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会阴两次,每天更换尿袋一次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把尿管时抽尽气囊里面的空气动作轻柔的拔出尿管

(6)拔出尿管后,如果患者不能顺利的解出小便,可以按摩下腹部,热敷会阴,听流水声,给患者一个安全隐蔽舒适的环境排尿环境。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使t檢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有形成果比较

妇科2015年3月21日-2016年3月23日进行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50例,其中尿管重新置入7,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首次拔管成功发生率为86%。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品管圈是由同一个科室的工作人员或者工作性质相同的成员相互自动自发地组织在一起,相互讨论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4】。品管圈是以患者为中心,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对质量进行自我管理分析。品管圈的活动是连贯的,它强调持续性的质量改进活动。开展QCC活动有利于提高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首次拔管成功率率。通过开展QCC活动,对影响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首次拔管成功的三大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实行问题管理,运用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问题采取对策,制定了标准化的流程。通过培训,护士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规范了操作行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活动开展后,由于全员参与留置尿管护理技术培训,护士能认真细致地评估患者,耐心与患者沟通,沟通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经过反复的摸索研究总结反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对我们的信任感,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刘化侠,辛霞,刘沫等.护理管理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6,177

【2】郭瑞霞,妇产科必备科普知识[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07,208

【3】谢镒辉,梅海波,王可为等主编;梅海波,王可为,赵小平等编,卧床病人的家庭护理[M].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01,第179页

【4】张诗军,朱成全主编,肿瘤中医生物养生治疗学[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 07,314

【5】张幸国 医院品管圈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0: 2-76

【6】蒋冬梅主编,医院护理管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第93页

猜你喜欢

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临床药学学科发展的“CDOR”模式设计
品管手法对提高初次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的影响
“品管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能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