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分组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2018-09-10朱玉峰

炎黄地理 2018年5期

朱玉峰

摘 要:课堂中利用分组讨论可以提高有限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分组讨论教学;问题精选;形式丰富;环节设计

分组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课堂中利用分组讨论可以提高有限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应用,我也尝试运用分组讨论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优化学生分组

编学习小组,是分组教学质量的保证,小组的优化组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性别、品德等差异。我们的班额是50人左右,最好建立8-9人的学习小组,使组内各成员间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助互促。同时选出一个品学兼优,组织、协调、表达能力都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把他培养成小组的“小先生”,老师的“小助手”。

2 精选讨论问题

设计讨论的问题的前提是一定要紧紧扣住地理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入手。在此基础上设计围绕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问题。设计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问题的设计要步步深入,要有启发性、层次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

1)要作一定的引导。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

2)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讨的时间。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或出现思考障碍,或出现答案不一,此时是开展分组讨论的最好时机。如果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3 丰富讨论形式

灵活运用分组讨论的不同方式是吸引学生参与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

3.1、协商法

讨论时,小组成员可以先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或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这既发挥了每一个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又汇集了同学们的共同智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2、互补法

在小组中每个成员独立思考后,随机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以他的意见为参照,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最终形成集体意见。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全班组与组之间的探讨,在这种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的碰撞。

3.3、提问法

可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可学生之间点名提问,也可男女生相互提问等等。这样的方法增强了趣味性,如加入一些竞争机制,则使学生产生较高的积极性,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本来一堂比较枯糙的课就这样变得容易理解,且锻炼了同学的思维能力。

3.4、主持人和“小先生”法

班长或课代表担任主持人,进行问题提问,主持学习过程。小组长担任小先生,全面阐释本组的学习观点,展现本组的研究学习成果。这样,更有利于学习知识的落实和掌握。

4 设计教学环节

4.1.精心准备

教师的准备: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彻底摒弃“填鸭式”教学。备课时要以备知识为主变为备学生为主,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准备分组学习的内容(包括討论题、学习主题、绘、填图表、自测练习等)和方法时,一定要把握一重要原则,即不仅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还要能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有适当的坡度和跨度。

学生的准备:回来分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4.2.耐心指导

分完组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方法指导非常必要。先培训小组长如何带领小组预习、提问、讨论、记录、总结,如何协调组内成员间的关系和传递师生间的信息等。然后指导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可花上一节课时间引导学生讨论“面对问题如何查找资料”、“到什么地方去查询资料”“如何积极参与讨论并尊重他人的观点”、“组内成员如何分工”、“怎样参与竞争和正视成败”、“不善表达的同学作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和行为法则。

4.3、适度评价

分组教学活动中,大量的时间和教学内容都留给了学生,因此更需要及时评价,其中教师更多的应给予激励性评价,如在讨论过程中随时指出哪组速度快、哪组思路好、那个同学点子高、那个同学资料新等等,结束课堂时评出当天方法最优组、效率最高组、协作最好组、进步最大组、效果最佳组……等,让70%以上学生得到表扬和肯定,即使对不足之处或问题,亦给予善意的批评矫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老师的关爱和认同,对自己充满希望和自信,培育出全班蓬勃上进的朝气和活力。同时也应鼓励小组成员间通过自我评价来自我调节,通过互相评价来取长补短。

总之,分组讨论法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对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效率的提高有较显著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胡云富.高中数学“分组教学”的理论和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11期

[2] 陈艳.论中小学体育教学单元构建与分组教学[J].体育教学;2008年01期

[3] 陈金霖.分组教学应注意“七要”[J].体育师友,1992年04期

[4] 杨文娣.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