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小玉传》、《紫箫记》、《紫钗记》中男女主人公人物形象比较

2018-09-10谌洁

炎黄地理 2018年5期

谌洁

摘 要:《紫钗记》是汤显祖依据自己十年前的创作的《紫箫记》的思想重新改造而成的,而《紫箫记》又是在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从《紫箫记》到《紫钗记》,我们可以看出汤显祖戏曲创作中现实主义的成分逐渐增加,创作思想日渐成熟与进步。

关键词:《霍小玉传》;《紫箫记》;《紫钗记》;形象比较

1 霍小玉

霍小玉本是霍王之女,在《霍小玉传》中因为母亲净持身份卑微,在霍王死后被其他兄弟赶出家门,最后因生活所迫沦为曲坊娼女。这里的霍小玉虽然身份卑微,但仍旧聪慧、专一、痴情,甚至刚烈。在与李益约定终生后,霍小玉并没有被眼前的幸福冲昏头脑,反而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李益身份地位的悬殊差距,不可能跟李益一生相守,只希望李益八年之内不要移情别恋,八年之后李益可以另选高门淑女以结秦晋之好。但是李益离开之后背信弃义,还遥托亲故不要把有关于自己的只言片语透露给小玉。得不到李益消息的小玉只好四处奔波打听,甚至不惜典卖自己珍贵的紫玉钗来换取李益一星半点的消息,只可惜小玉的痴情并没有换来李益的回心转意,最后抑郁成疾。故事高潮就在黄衫客将负心的李益绑来见霍小玉这一情节,在这一情节里,小玉决绝、刚烈的个性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小玉将自己对李益满腔的爱意转化成了满腔的恨意,她不再是那个温柔痴情的女子,而是在自己死之前拼尽全力对李益做出最恶毒的诅咒,让李益一辈子都活在痛苦里。

《紫箫记》是汤显祖撷取《霍小玉传》中的李益、霍小玉等人物以及《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中一段故事重新改编创造的作品,所以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动。《紫箫记》与《紫钗记》中的霍小玉不再是流落风尘的娼女而是身份高贵的郡主,真正的名门淑女,这两个文本中的霍小玉都没有像《霍小玉传》中的小玉那样有不顾一切的抗争精神,名门淑女的身份让这两個文本中的小玉有了更多的顾忌和束缚。汤显祖在创作《紫箫记》时只写到三十四回就因为某些缘故终止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完整的《紫箫记》是作者后来匆忙间完成的,三十四回后的故事并没有按作者的原意完全展开,所以剧中人物的描写也不够丰满。《紫箫记》中的霍小玉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美丽、聪慧、富有才情的大家闺秀,就像所有等着远方的丈夫能早日归来的思妇一样等着李益的归来,并没有那样鲜明突出的个性。

《紫钗记》在《霍小玉传》与《紫箫记》的基础上对剧中人物做了一些调整与加工,使剧中原有地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并根据戏剧的主旨增添了新的人物,使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紫钗记》中的霍小玉结合了《霍小玉传》与《紫箫记》这两个文本中不同的小玉的性格,既有唐传奇中的痴情、刚烈,又有《紫箫记》中大家闺秀的矜持,还增加了一些主见性。在《霍小玉传》和《紫箫记》中霍小玉与李益的结合都是得益于媒人的牵线搭桥,《紫钗记》中小玉与李益的相识固然是得益于鲍四娘的介绍,但更重要的还是元宵灯会上小玉观灯堕钗,李益拾钗还钗,这一事件增加了小玉对李益这位风流才子的欣赏,才给了李益上门求亲的机会。与李益的结合完全是小玉遵从自己的本心做出的选择而不是完全服从他人的意愿和安排。在李益高中被派往关西府做参军之后,霍小玉虽然也有对自己和李益的未来的疑虑,但仍然下定决心等李益回来,她出钱资助韦、崔二人,积极主动打听李益的消息。在卢太尉设计离间两人关系时,她并没有相信而是典卖紫玉钗求崔生去卢府打听真切的消息,当她听到紫玉钗被卢府买去时才不禁满心绝望把百万钱财全部扔在地上。

2 李益

与霍小玉的痴情专一相比,李益的形象就有比较大的变化了。《霍小玉传》中的李益“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佳句,时谓无双”,但是他对霍小玉有几分真心就不知道了,至少不像霍小玉对他那样全心全意。李益与霍小玉的相识是出于才子的一贯风流,进士及第的李益独自一人在长安等候考试,“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经鲍十一娘从中穿针引线与小玉结合。就像李益自己说的,小玉欣赏才子,李益看重美色,他们俩在一起郎才女貌,确实很般配。这样的爱情虽然很美好,但是一旦遇到挫折,马上就会分崩离析。李益的性格中的懦弱也是造成李、霍二人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在他回家觐亲的时候母亲提出让他娶表妹卢氏,因“太夫人素严毅,生逡巡不敢辞让,遂就礼谢,便有近期”,而且与卢氏结亲也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利益,不仅能满足他的虚荣心,还可以给他带来功名利禄,就是这些让李益背叛了他许给霍小玉的誓言。后面如果没有黄衫客这个人物的出现,李益应该会永远逃避小玉的寻找,直到小玉一病不起带着遗憾离开。虽然李益负情薄幸但也不算完全丧失良知,小玉死后他极尽哀思,“生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这一举动表现证明了他对小玉的感情,只是这份感情在面对现实时如此不堪一击。

李益在《霍小玉传》中是个彻底的反面人物,从前期的负心薄幸,到后来被心魔缠绕终生,他间接造成了小玉的死亡,也一生陷在恐惧中难以自拔,但是到了《紫箫记》与《紫钗记》中,李益成了一个十足的正面人物。《紫箫记》由于故事情节没有完全展开,我们看到的李益与霍小玉之间最大的障碍也就是两人两地相隔不能相见,李益对小玉一直是专一痴情的,并没有因为两地相隔而移情别恋,但在《紫钗记》中李益与霍小玉遇到了更大的困难,而李益的形象也更加高大、完美。全剧开场,鲍四娘要给李益做媒,李益对鲍四娘说:“你成就俺一世前程休当耍”,“一世前程”这四个字就足以看出李益对这桩婚姻的重视程度,这与《霍小玉传》中看重美色的李益大相径庭。与小玉成婚后,李益被卢太尉派遣到玉门关外驻守,即使与小玉相隔千里,李益也满心都是对小玉的思念。当卢太尉要强招李益为女婿时,他断然拒绝,当卢太尉用紫玉钗骗他小玉另嫁他人时,他仍然没有接受,并大喊“小玉姐,痛杀我也!气咽喉嘎,恨不得把玉钗吞下!”。面对卢太尉的种种威逼利诱,李益心里始终记挂着小玉,最后在忽然出现的侠士的仗义相助下与小玉剑合钗圆。这里的李益有文才有将才,面对卢太尉这个恶势力时,意志坚定,矢志不渝,为了自己的爱情努力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