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芪扶正液对降低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作用的效果

2018-09-10段仕刚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降低

段仕刚

【摘要】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对降低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 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采用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联合参芪扶正液治疗的31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仅用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治疗的另31例为对照组,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以及cTNT水平。结果:研究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cTNT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对比P值低于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93.54%)明显优于对照组(64.52%),研究组(6.4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26%)不良反应发生率。P<0. 05。结论:参芪扶正液的使用能有效降低葸环类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现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参芪扶正液;降低;葸环类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童编号】2096-5249( 2018) 03-118-02

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具有广谱性以及高效性,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在肿瘤化疗方面的效果比较显著,但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使用之后的心脏毒性会非常的明显,给治疗的疗效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患者生存的质量【1】。本文主要研究参芪扶正液对降低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作用,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选择31例惡性肿瘤患者(采用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联合参芪扶正液治疗),选取同期的31例恶性肿瘤患者(仅用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分析之后发现,采用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联合参芪扶正液治疗效果更佳。总结结果如下:

1.样本资料以及治疗方案

1.1 样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采用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联合参芪扶正液治疗的3 1例恶性肿瘤为研究组,本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在31岁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大小为(48±1.62)年。选择同期接收并采用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治疗的另3 1例恶性肿瘤为对照组,本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在32-63岁之间,平均年龄大小为(49±1.08)年。两组样本资料的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 0.05。

1.2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行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具体方案为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泼尼松;在患者治疗的期间,可静脉注射恩丹西酮,达到止吐的作用。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液静脉点滴治疗,一日一次,一次250mL;治疗14日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效果评定

在治疗期间,密切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包括:ST-T波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与房性期收缩等。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并且还需要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详细分为以下三个指标:第一个是显效、第二个是有效、第三个是无效。并且还需要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2】。

1.4 数据统计学分析

按照实验需要,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并且在SPSS20.0统计软件中实施计数资料的处理,且完成计量资料处理。应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经t进行检验;应用百分率,%来描述计数资料,经卡方X2进行检验,如果所得数据进行对比以后,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使用P< 0.05来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心电图变化情况

研究组治疗后ST-T波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与房性期收缩分别为4例、2例、2例、3例,心电图异常总发生率为35.48%;对照组分别为6例、5例、4例、4例,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61.29%;组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 0.05。

2.2 对比两组cTNT水平

治疗前,研究组cTNT水平(0.24±O.Ol)ng/mL,对照组cTNT水平(0.25±O.ll)ng/mL,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cTNT水平(1.56±0.52)ng/mL,对照组cTNT水平(2.41±0.21)ng/mL,与治疗前对比,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 0.05;但治疗后,研究组cTNT水平较对照组低,P< 0.05。

2.3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显效患者达到11例,所占比例为35.48%、有效患者达到18例,所占比例为58.06%、无效患者达到2例,所占比例为6.4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显效患者达到9例,所占比例为29.03%、有效患者达到11例,所占比例为35.48%、无效患者达到11例,所占比例为35.48%。所以,在完成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 93.54%明显优于对照组(64.52%),P< 0.05。

2.4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如下:该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发生率大小为6.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如下:该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0例,发生率大小为32.26%。

3.讨论

化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式,但此种治疗方式会对患者机体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其中,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会对患者心脏产生毒性反应,使得该类药物的运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如何缓解或者消除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由黄芪、党参组成,其作用机制为:①能够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活性,进而增强钙内流的速度。②能够加速心肌细胞中ATP的合成,进而增强心脏博出量。③能够有效抑制再灌注损伤性心律失常,进而减少患者猝死的几率【3】。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参芪扶正液对降低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作用的效果,所以选择62例患者,50.00%患者接受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联合参芪扶正液治疗,50.000/0患者则接受仅用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在完成针对治疗之后,分析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cTN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分析之后得到:研究组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cTNT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跟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的差异,P低于0.05。这跟顾晓怡,姜藻等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参芪扶正液的使用可以促使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降低,并且还可以改善cTNT水平以及治疗效果,最后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参芪扶正液对降低蒽环类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作用确切,但对于心脏保护的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有待在后期临床实现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恕之,祁小明,钱德元,等.参芪扶正注射液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9):163-164,167

【2】张子志,张永杰.芪参扶正胶囊联合T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肾亏虚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4):39-42,104.

【3】顾晓怡,姜藻,董丽钧.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05):375-377。

猜你喜欢

降低
浅析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降低企业杠杆率
改进运行模式降低供水电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