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9-10王素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王素芹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产科于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产后护理、护理干预,观察产妇的泌乳率。结果:观察组产后ld内、产后l-2d泌乳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d泌乳率、泌乳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产妇产后护理,可提高产妇的泌乳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乳汁分泌;泌乳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105-02

前言:与人工喂养相比,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及抗体,可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1】。这一原因提高了产妇对母乳喂養的接受度。但部分产妇因分娩时消耗大量体力导致泌乳困难,阻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2】。本研究将护理干预用于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中,现将90例产妇的产后护理流程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产科于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2个组别。

纳入标准:(1)所有产妇均有母乳喂养倾向;(2)产妇年龄在24-32岁之间。

排除标准:(1)排除不配合的产妇;(2)排除伴有肺结核、心脏病、乙肝等疾病的产妇。

对照组年龄24-31岁,平均年龄(27.2±1.8)岁;初产妇36例,经产妇9例;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15例。观察组年龄25-32岁,平均年龄(28.1±1.6)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1例;自然分娩29例,剖宫产产妇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为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势,告知产妇催乳知识及乳房护理方法。

1.2.2护理干预

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1)乳房护理。产前评估产妇的乳房状态,如存在乳头内陷等问题,应采取手法牵拉或吸疗等适宜方法进行纠正。产后第ld,给予产妇乳房按摩护理:采用螺旋式手法进行按摩(每侧乳房5-15min,按摩力度以产妇耐受为宜),并沿由乳晕向乳头方向适度挤压患者乳窦,挤压频率为10次,d为宜,以提高产妇的泌乳率;给按照每日2次的频率,给予产妇乳房热敷护理:将清洁毛巾浸润于40-50℃热水中,拧至不滴水后分别敷于产妇两侧乳房表面,热敷时间以15min左右为宜。期间如毛巾温度下降,应为产妇更换新的热毛巾,以促进乳汁分泌,预防乳房胀痛的发生。(2)新生儿护理。产妇分娩后,尽早促进母婴接触,以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速度,当产妇产生母乳喂养意愿后,给予新生儿接触乳头,实现早开奶、早吸吮。(3)饮食干预。产后l-3d,指导产妇将易消化食物作为主食;评估产妇乳腺管状态,确认乳腺管通畅后,指导产妇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的摄入量,如将鲫鱼、豆腐等作为主食,并适当增加汤类食物的食用频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的泌乳率,评分项包含产后ld内、产后l-2d、≥产后3d、泌乳困难4种。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具采用SPSS18.0软件。评估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 0.05。

2结果

对照组产后ld内泌乳率44.44%、产后l-2d泌乳率17.77%,均低于观察组产后ld内泌乳率28.89%、产后l-2d泌乳率28.89%,对照组≥产后3d泌乳率22.22%、泌乳困难发生率15.55%,高于观察组≥产后3d泌乳率ll.ll%、泌乳困难发生率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3.1母乳喂养的优势

母乳喂养的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预防、缓解乳房胀痛。部分产妇产后容易因心理压力过大、失血等原因而产生乳房胀痛。母乳喂养方式的选用则可有效缓解或预防乳房胀痛,间接提高母乳喂养率【3】。(2)增进母婴情感。母乳喂养可对母婴之间情感的培养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3)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母乳中富含新生儿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因此母乳喂养可促进新生儿正常发育【4-5】。

3.2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以健康教育为主,将其用于产妇的产后护理,效果尚可。护理干预则通过乳房按摩、乳房挤压等方法,改善产妇的乳房条件;借助饮食干预,提高产妇乳汁分泌速度;通过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等新生儿护理方法,提高产妇的泌乳率。因此,将其用于产妇产后护理,效果显著。

本研究将90例产妇均匀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后ld内泌乳率55.56%,产后l-2d泌乳率28.89%,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ld内泌乳率44.44%、产后l-2d泌乳率1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这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结论:医院产科可于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中,推行护理干预,以提高产妇产后早期泌乳率,预防泌乳困难及乳房胀痛的发生,为新生儿的正常发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露菁产后护理干预在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8):86-95.

[2]朱晓萍产后护理干预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09):102-104.

[3]唐龙珍产后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1):1835-1836.

[4]陆燕,姜志清.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8):71-72

[5]昊红利产后护理干预在促进乳汁分泌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0):176-178.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