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68例临床分析

2018-09-10岳鸿宾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溶栓治疗脑出血脑梗死

岳鸿宾

【摘要】目的:探讨68例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一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26例脑梗死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经脑出血一般与对症处理后,对照组行细孔钻颅血肿引流术,观察组采取神经内科保守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合计并发症发生率为7. 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 4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积极采取神经内科保守治疗能够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治疗;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3-065-01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意外疾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为主要病理特征,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均比较高。自尿激酶溶栓药物问世以来,脑梗死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药物溶栓治疗所致出血问题也不断出现,极大影响了溶栓质量与患者预后,严重时还会导致病情加重,造成偏瘫、失语等后遗症【1】。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26例脑梗死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5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26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X线诊断证实为基底节脑出血;②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出现轻度嗜睡、浅昏迷、肌力减退等症状;③发病至就诊< 6h;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4分;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颅内出血、脑动脉瘤等疾病;②腔隙性脑梗死;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④中途因转院、死亡等退出研究。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其中观察组男8例,女5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9.22±6.73)岁,病程l-6h,平均病程( 3.58±0.44)h,梗死部位:大脑半球8例,小脑4例,基础疾病:高血压6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2例,高脂血症1例;对照组男7例,女6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 60.19±5.38)岁,病程l-4h,平均病程(3.45±0.24)h,梗死部位:大脑半球9例,小脑4例,基础疾病:高血压5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2例,高脂血症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梗死部位、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26例脑梗死患者后均接受尿激酶( UK)溶栓治疗,UK100-15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lOOmL,在30min内静脉滴注。24h后复查颅脑CT出现出血现象,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等对症处理。对照组行细孔钻颅血肿引流术:术野常规消毒,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使用2.5cm钻头进行头皮穿刺,穿刺成功后切勿晃动钻头,钻头指向血肿中心位置后钻透颜骨,使用12号胶管引流血肿并固定引流管,连接无菌引流装置,如血肿破入脑室需留置引流管行侧脑室体外引流。观察组采取神经内科保守治疗,尿激酶溶栓治疗后24h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mg/d,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复查颅脑CT观察脑出血倾向,治疗lOd后调整阿司匹林剂量为lOOmg/d,连续治疗20d。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构成比或率表示,以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为7.69%,对照组为38.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由局部脑血流突然中断引起的一种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可导致神经功能受损,若抢救不及时可引起不可逆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尿激酶溶栓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发病6h内需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并严密监护【2-3】。随着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增多,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发生率也有所升高,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各种近远期并发症【4】。近期并发症如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感染等,远期并发症如遗留偏瘫、失语、肢体痉挛畸形等各种后遗症,在脑出血恢复期还有可能出现继发性癫痫【5】 。因此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减少脑出血后各种近远期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次研究收集26例脑梗死后继发脑出血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经神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孔钻颅血肿引流术操作简单,多用于老年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由于手术无法在直视下进行,因此术中损伤几率较高【6】,由于溶栓治疗后极易继发脑出血,因此需要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及早防治控制继发脑出血的发生,避免引起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综上所述,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需积极实施内科对症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千,路颖.1例脑梗死溶栓后脑出血病人双下肢动脉闭塞保守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12):1291-1292.

【2】朱润秀,袁军,李攀,等.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16,38(05):429-432.

【3】陈勇.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6):149-150

【4】邓伟华,杨勇,潘小平,等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1):1781-1783

【5】張海军,郑光明,黄利娜,等.脑梗死溶栓后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2):75-76.

【6】李宇波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梗死溶栓后继发脑出血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7):99-100.

猜你喜欢

溶栓治疗脑出血脑梗死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D—二聚体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研究
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