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

2018-09-10刘恒庆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刘恒庆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急诊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痛者被我院于2015年1月-2 016年12月收治,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循诊治药物的不同。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方案。留意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疗效并记录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 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JD<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重症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045-02

心脏结构异常变化会引起心功能变化,从而导致射血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出现心排血量不足、新陈代谢异常,长时间的影响下会导致淤血形成【1】。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为水肿、活动受限以及呼吸困难,对于正常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该病的出现可导致心肌损伤、心脏负荷过重,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老年患者。尽早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单纯西药治疗在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可能引发许多不良反应,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2】。随着中医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中医药的安全性受到了许多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痛者被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并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为60—75岁,平均为(65.4±12.6)岁;心功能分级:Ⅲ级34例,Ⅳ级16例。男30例与女20例在对照组50例的患者当中,年纪跨度在61-77岁之间,平均(65.2±11.2)岁;心功能分级:Ⅲ级35例,Ⅳ级15例。入选标准:①与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②随机拜访调查得到病痛者家属配合,家属也知情此次研究。排除标准: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心包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参与其他临床研究的患者。在一般资料基础上,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强心剂、利尿剂以及B -受体阻滞剂。

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的是自拟参附强心汤,主要配方为:人参lOg、黄芪30g、附子lOg、生大黄Sg、桂枝lOg、毛冬青lOg.水蛭粉3g、泽兰lOg.冬葵子Sg、滑石lOg、牵牛子Sg、葶苈子lOg、桑白皮lOg、大腹皮15g、白术lOg、甘草6g、防己lOg、茯苓15g。水煎服,1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留意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治疗效并记录其不良反应情况。该次的临床疗效研究依循相关文献制定:显效:病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痊愈,心电图所检查的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数值;有效:病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痊愈;心电图所检查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好转过半;无效:上述两种情况都未得到改善乃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l。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以及头晕例数分别是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而对照组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以及头晕例数分别是2例、4例以及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脏排出量下降,导致静脉血淤积、动脉血液灌注量不足,并最终形成心脏循环障碍的疾病【4】。

随着近些年来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已有较大的进步,从传统的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物转变为长期的功能修复治疗原则,主要是通过改变心脏衰竭的生物学特性[5]。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6】。但是常规西药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因此本次研究中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入了自拟参附强心汤治疗,并且通过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中西医结合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松,张雪梅,高培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34(2):128-132.

[2]胡永学.参附芪苈汤治疗老年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0(1):20-22.

[3]钟丽华.自拟通痹宁心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96-97

[4]张永平.急诊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30-32

[5]梁红军急诊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206-207.

[6]陳博急诊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6,35(19):167-168.

猜你喜欢

重症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探讨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