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孔子的休闲观看高尔夫运动

2018-09-10何风洋

体育风尚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尔夫孔子分析

何风洋

摘要:起源于英格兰的高尔夫运动在中国正发展的如火如荼,“自律、谦让、合作、友谊”的高尔夫精神贯穿于整个高尔夫运动中,这也是称其为绅士运动的最主要原因,这种绅士运动之所以受到国内民众的欢迎,是因为高尔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的休闲观不谋而合。本文基于孔子的休闲观来对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孔子;休闲观;高尔夫;分析

关于高尔夫的起源说法不一,流传最广的是高尔夫运动起源于苏格兰,是一项牧羊人在闲暇时所进行的小游戏,后来经过改进和发展,逐渐成为一项正式运动,并树立了“自律、谦让、合作、友谊”为核心的价值观。孔子认为休闲是必不可少的,休闲观是人生观的表现,认为休闲应“倡益者之乐,戒损者之乐”,孔子也是积极的休闲践行者,休闲活动多种多样,在他看来,休闲在于山水之间,提倡天人合一,归于自然,孔子的休闲观还带有明显的道德意识,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在个人休闲领域的一种体现。

一、孔子的休闲观

(一)天人合一 回归自然

在孔子的一生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孔子曾与他的弟子们在一起讨论各自的志向,有的弟子想要富甲一方,有的弟子想要为官报国,孔子最同意曾点的想法,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刻,既有成人也有儿童,大家穿着刚刚在路上一路歌咏。这样的休闲方式,将人们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各得其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既仁且智,那么山水必常伴左右,在山水之间,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在山水之乐中培养仁智的品格。

(二)具有浓厚的道德意识

在孔子看来,个人的幸福与道德是不可分离的,二者之间是联系统一的,孔子的休闲观念具有明显的道德意识,他的价值倾向是倡益者之乐,戒损者之乐,将道德教育很好的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休闲活动中,在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够体验休闲的乐趣,愉悦身心,又能够感化人的思想,形成崇高的品格。进而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得人们在休闲活动中增加交流与了解,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的休闲方式可以调节生活,让生活更加有情趣,但是休闲方式是有好坏之分的,不同的休闲方式对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应当极力避免不良嗜好。孔子明确提出益之乐有三,一为乐节礼乐,二为乐道人之善,三为乐多贤友,首先是通过“礼”和“乐”来约束自己,以礼待人,然后是要称赞他人的长处和善事,最后是乐于交贤友。

孔子除了十分注重礼节以外,还非常重视休闲资源的保护。孔子喜欢钓鱼这种休闲活动,但是孔子仅仅是用鱼竿钓鱼,而不是以纲截流,这样会把一些小的鱼苗也捕捞上来,不利于自然资源的恢复,孔子在意的不是能够钓到多大的鱼,而是享受钓鱼时的静坐之乐,在进行射猎的时候,绝不射在巢穴中的鸟,以防小鸟没有大鸟的照顾,难以长大。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自然资源有着很强烈的保护之心。

二、高尔夫运动的文化内涵

(一)注重礼节 自我约束

高尔夫运动之所以被称为绅士运動,和这项运动十分重视礼节是分不开的。在高尔夫运动中,无论是对于参与者的服装还是运动过程中的行为,都有着明确的规定,这就是所谓的高尔夫礼仪,如果一个参与者没有做到合乎高尔夫运动的礼仪要求,那么无论他的高尔夫运动水平多么高超,都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反而是得到不屑的目光。所有的高尔夫运动的参与者都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回归自然 修身养性

“高尔夫”这三个字是音译而来,在英文单词中,它包含着四个意思,分别是G绿色,O氧气,L阳光以及F步履,从以上的文字中就能够发现,高尔夫运动场地是在自然环境中,悠然自得。回归自然,在山水之间进行休闲,在充满阳光的草地上自由的呼吸,漫步击球,体验自然之美,愉悦身心,修身养性。

(三)讲究诚信 平等交流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没有裁判的运动,整个过程都只有靠参与者自己来定夺胜负,这也是和其他运动最大的区别所在。在高尔夫运动过程中,有很多容易作弊的地方,但是真正的高尔夫爱好者从来不会利用这样卑劣的手段,所在意的是在运动过程中的休闲的感觉,对于参与者来讲,输赢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在美好的环境中,参与者轻松的进行交流,平等待人,广交贤友。

三、结论

孔子认为休闲最佳的场所就是山水之间,就是最原始的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乃是一大乐,这与高尔夫运动的场地理念是一样,在高尔夫运动中,也是极力的追求自然原貌,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休闲,而且都十分重视休闲资源的保护。同时,无论是孔子的休闲观还是高尔夫所追求的精神,对于礼节,对于诚信,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都是十分重视的,二者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虽然跨越千年,但是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却是不谋而合,这也是高尔夫运动能够收到中国民众喜爱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武才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论衡[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

[2]幻付成.论高尔夫文化在中国的传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2).

[3]吴亚初著.高尔夫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高尔夫孔子分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高尔夫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休闲高尔夫
Units 13—14解题分析
高球之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