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9-10王志刚

体育风尚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育培养核心素养

王志刚

摘要:笔者从小学一线体育教师的视角,反思现实小学教育教学的某些现状,以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抓手,对“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进行了研读和分析,并从“培养体育情感、健全体育品格”、“养成运动习惯、提高运动能力”、“普及健康知识、践行健康行为”等几方面结合教学实践,简要阐述了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

反思我们近几十年的教育,不难发现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缝隙有逐渐被“知识本位”、“应试教育”所填满的迹象,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双重“夹击”下争分夺秒,为的是获取更多的知识、取得更令人满意的分数。我们的教育教学应为学生准备好迎接人生风浪的“船桨”,授之以渔,而非“鱼”。

放眼当今各国的教育领域,更新知识观念、更新传播知识的方式已成为世界趋势。2014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在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值得我们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去深思。

二、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素养”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到各个学科中就是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到我们体育学科而言,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则可以概括为: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以及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三大方面的内容。

三、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体育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体育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就小学生体育认知和运动技能而言,由于各地区经济和基础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和储备较为薄弱,而知识技能的不足则进一步导致他们远离运动场;从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角度看,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体育锻炼行为都是被动的……小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令人担忧,是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对策。

(一)培养体育情感、健全体育品格

对于我们体育教学而言,学生的体育情感最显性的表现就是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体育课上的学习态度,小学体育教学中尤为如此。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热爱体育运动,上体育课时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很快养成,教学效果就会明显增强。现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情感,他们的体育品格就更注重于体育精神的培养和树立。当然、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情感、健全学生体育品格的过程中,我们的体育老师还应注重以下几点:

1.教学中注重针对性。在开展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体育运动的情感;在团体类、挑战类的教学内容中(如篮球、足球等球类教学内容),则可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教学中注意选择性。学生由于年龄不同,所具有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会截然不同。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就应该注意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品格。

(二)养成运动习惯、提高运动能力

1.营造积极良好的运动氛围。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这些体育硬件是根据各地区、各校的经济基础和投入程度而定的,但是我们所能做的是在体育运动“软件”上花心思、下功夫,如在校园画廊、电子屏等地方张贴宣传体育运动的益处,举行体育专题黑板报评比等等,在学生的心田播种下热爱体育的种子。

2.优化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理念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南针,教师的教学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风向标。

3.构建家校联手的运动机制。家校联系向来是教育通向成功的法宝,要想让学生养成自觉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科学运动锻炼的能力,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三)普及健康知识、践行健康行为

由于在以往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运动能力的培养和运动技能的传授,因此导致了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的不同程度的缺失。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已经充分意识到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培养的重要性。因此,重视学校体育、重视体育课,是确保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保证。

在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当今体育课堂中,转变传统的以分数、竞技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方式,关注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以及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已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煜坤.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2):50+45+52.

[2]蒋溢兵.利用初中体育社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时代教育,2018(02):116.

[3]姜燕華.解析体育素养对于高中体育教学的意义[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0):81-82.

[3]黄婧.体育师资综合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5,5(05):230-231.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培养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我们的“体育梦”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