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篓医生,送医进山200多次

2018-09-10郑后生

中国工人 2018年5期
关键词:怒江州背篓卫生院

郑后生

“广东的专家来为我们看病体检,请村民迅速到村小组活动室。”随着大喇叭声在云南丙中洛的大小山谷中回荡,刚刚爬到山上的管延萍,气喘吁吁地从背篓里取出听诊器和血压仪,摆放在一个小桌上……

2017年3月,作为珠海金湾首批援助怒江的医生,管延萍来到丙中洛镇卫生院。一年多来,她背着背篓跋山涉水,送医进山已达200多次。散落在丙中洛高山峡谷间的46个村小组,她整整走了4轮;对全镇514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今年49岁的管延萍是珠海金湾三灶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医26年,先后经历过外科、妇科、产科等多项工作。2017年3月初,金湾卫计部门欲派几名医护人员到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帮助当地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和家庭医生模式。一看通知,管延萍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但贡山的偏僻还是吓了她一跳。

去年3月12日,管延萍一大早出发,先到昆明,再转机飞往保山,接着搭乘大巴到怒江州。一路上翻山越岭,同行的人个个被颠得晕头转向,一些人还吐得昏天黑地。直到当晚近12点才到怒江州,连身体条件最好的汉子都累瘫了。第二天,他们又坐着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8个小时,当晚入住在贡山县城。第三天,她被分配到丙中洛镇卫生院,再一次摇摇晃晃坐了半天车才抵达。虽然这是卫生院,但只相当于发达地区一个卫生所,不过是房子大点而已。她到这里后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专家。

“第一次送医进山之前,我希望带上心电图机,一了解,这里的心电图机、B超机都在仓库里睡大觉。因为没有人会用,根本沒有拆封。”管延萍说,这让她非常震惊,只好先培训同事怎么用心电图机和B超机等仪器。

以前每次下乡送医,医生们只是帮着测血压量身高体重,所以没有村民愿意来。这次下乡,管延萍用一个纸箱装上医疗设备、药品、方便面,随行的男同事还帮她扛上心电图机。

听说广东的专家到了,一些村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了。见这次医生不仅能看病,还带来仪器体检,先来的村民又回去一家家地劝。

这一天,管延萍忙到天黑,由于提纸箱上山很不方便,回来后便买了背篓。此后上山下乡,她便背着一个大背篓,里面装满各种诊断仪器、干粮和水。有时候年轻同事还得扛B超机、抬车床上山,方便她给病人做检查。在海拔近2000米的怒江大峡谷中,经常要爬几百米甚至千米的高山。短的山路每次要爬半个多小时,长的要爬3个多小时。

去年5月,下了近1个月的雨终于停了,管延萍就急着去秋那桶村下乡,收拾好行囊驱车上路。刚走了半个多小时,突然听到车顶噼噼啪啪地响,一些石子从挡风玻璃前散落,她吓出一身冷汗。幸好司机有经验,一脚油门冲出数十米。再一回头,“轰隆隆”一阵巨响,数十块脸盆大的石头砸落一地。

考虑到当地条件艰苦,珠海派往怒江的医护人员半年便轮换。本来去年9月她就要返回珠海,但在参加贡山县举行的“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评审”时,被当地新生儿和孕产妇极高的死亡率触动了。“这个数据是珠三角地区的三四倍,当时觉得整个人心都是疼的。我决定留在贡山干满3年,和贡山县的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做好妇幼工作”。

猜你喜欢

怒江州背篓卫生院
黄牛背篓
基层卫生院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研究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白嘴角马的背篓
补齐两大短板激发脱贫动力
怒江青年“五四”用朗诵助力脱贫攻坚
怒江林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猪注射免疫实施“三苗同步、两点注射”方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