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琶塘村 理想的驻军地

2018-09-10钟伟

度假旅游 2018年5期
关键词:旧居塘村粟裕

钟伟

徽州区西溪南镇琶塘村,三面环山,是一个天然的理想驻军场所。1938年2月,新四军在岩寺集中整编时,二支队就驻扎在这里。

琶塘村是琶村所辖自然村,因村中一座双孔桥半截为石板,半截为木板,行人过木桥时发出有节奏的音乐声,仔细听来如同琵琶,由此得名。

琶塘村村民胡小林家的旧居,曾经是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的驻地。相关史料记载:1938年2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分别由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领导的大部分闽西(南)游击队,粟裕和刘英领导的浙南游击队,钟德胜、胡荣佳、彭胜标领导的闽赣边游击队及闽南(闽粤边)游击队组成。全支队共2400余人,850支枪,奉命从福建龙岩出发,经长途跋涉抵达军部指定地点琶村、琶塘,与新四军第一、三支队共同开展集中训练和整编工作。

胡小林家的旧居建于民国初期,是一栋典型的徽派建筑,门口有“新四军二支队驻地”标牌,屋内以砖木结构为主,偏厅曾经作为粟裕的卧室。据琶村村书记朱冬骅介绍:“政府已经将胡小林旧居租赁下来,下一步将对旧居进行修缮和保护”。“这是宝贵的红色资源,我们需要挖掘和铭记这段历史,好好保留住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让村民和游客永远铭记。”朱冬骅表示。

据胡小林回忆,在他小时候,外婆经常给他讲新四军的故事。当时由于琶塘树多林密,古祠堂多,整个村庄三面环山,交通不便且偏僻,是一个理想的驻军场所。当时二支队2000多名官兵,还有服务宣传团、战地医院,都驻扎在琶塘村内的各个祠堂内。司令部设在其外婆家,每次军事会议,都是在外婆家的前厅召开。为了保证司令部的安全,当时官兵们还在外婆家的一堵墙上开了一个小门,小门约一人高,一次只能容许一个人进出,据说是防止敌人来袭时逃生用的。只要穿过这扇小门,就是山林,敌人很难找到。同时,村内有小路通往潜口村,路程2公里左右,潜口村是新四军一支队的驻地,也便于一支队和二支队联系。相传,陈毅曾在潜口村居住过,而且还曾多次骑着战马来到琶塘与粟裕等人商议军政要务。商议很晚时,就与粟裕等人合铺而眠。

“当时的二支队司令部就在我外婆家,服务宣传团住在胡永如家,战地医院在六房厅,还有两个团住在村内的胡自顺家。”胡小林介绍说,小时候也常听奶奶讲新四军的故事,新四军在琶塘村时,军纪严明,从来不动老百姓的东西,当缺少物资时,就向村民购买。吃的是从江西、福建带来的红米、南瓜粥和杂粮。军训之余,经常帮着老百姓挑水、做杂事、搞生产。白天有人站岗放哨,夜里派人巡逻,百姓睡觉可以夜不闭户。新四军后勤医院设在六房厅,有伤病员、医生、护士等,他們对老百姓很客气,常常跟老百姓有说有笑。老百姓只要有什么病痛,找到他们,他们都很乐意帮忙治疗,而且不收钱。村民为此很高兴,都说新四军是一支人民的好军队。新四军还经常做百姓的宣传工作,传播抗日救国思想。新四军的宣传服务团经常组织演出,还多次在村前关帝庙前聚集千余军民搭台唱戏,并且在村内的墙上写宣传标语,目前村内仍保存有当年的标语,只是字迹已经不太清晰。

琶塘村的村内,“坚持抗战,驱逐日寇出中国”“抗日救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民众赶快起来,组织游击队,保卫家乡,改善人民生活,解除人民痛苦”等标语虽因为年久已经很模糊,但仔细揣摩还能辨认出来。

综合胡小林、村民以及村书记朱冬骅的介绍,当年新四军在这个村内获得了颇高的声誉,百姓对新四军的军纪及军事谋略都很钦佩。“以前琶塘很偏僻的,平时走亲戚,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都不愿意来,而且当时新四军的二支队把司令部设在胡小林家的旧居,也是有战略意图的,胡小林家的旧居坐落在琶塘村中间,地理位置优越,屋后是一座小山,如果敌人来了,能及时发现,并从后山逃走。”胡小林介绍说,新四军二支队在村内驻军时,外婆家门前是开阔地,东面是紫霞峰,西面是金竹山脉,背面是黄山余脉,村口有密林,道路狭小,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新四军把二支队驻地选在这里,在军事上占尽了地利优势。

猜你喜欢

旧居塘村粟裕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新兴悦塘村智慧光伏项目开工
第一次开飞机
粟裕:“图痴”与“枪迷”
伟人旧居
粟裕:“图痴”与枪迷
毛泽东为何坚信粟裕能指挥大军团作战
“故居”与“旧居”是一回事吗
半世纪前的广州下乡知青回“娘家”
四年,一个山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