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平面设计在旅游广告中的应用

2018-09-10蔡金荣

度假旅游 2018年5期
关键词:包装广告可持续发展

蔡金荣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消遣方式。旅游广告成为各个旅游景区推广自身的重要手段,其中旅游产品不但可以为旅游景区创造经济收益,还能起到宣传景区的作用。旅游产品的包装是旅游广告的直接载体,其设计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设计旅游产品的包装,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设计者这些年一直讨论的重点。文章分析了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旅游;广告;包装;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5-0056-02

旅游成为新时期人们十分热衷的休闲放松模式,旅游景区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其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告宣传。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广告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旅游产品的包装作为承载信息的媒介,其将整个旅游地的精髓进行了浓缩,保证了旅游产品价值的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旅游产品虽然可以给景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但是其对于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样存在,尤其是其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提升旅游产品包装的绿色生态设计,实现旅游产品包装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旅游景区和广大设计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1 平面设计在旅游宣传中的现状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各个地区自然风光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我国旅游行业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行业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其中旅游产品的收入成为旅游景区的重要收益之一。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还比较落后。

1)旅游产品包装受重视程度不足

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只重视旅游产品的选择和开发,对于旅游产品包装所能带来的影响淡薄,不能根据需求对旅游产品包装进行定位,旅游产品千篇一律,缺乏特点,使游客形成一种旅游区产品欺骗的印象。其次,旅游包装更新慢,存在严重的跟风现象,且不能够从人文、个性化等角度进行设计。这在当下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和高文化需求下是无法生存的。旅游产品实际上肩负着宣传文化,体现设计品位的任务。但是当前形态下,旅游产品的受重视程度不足,本土特点体现不明显,无文化传承作用,而只是一种单纯的商品,且在价格上无优势,这样就造成了其发展上缓慢,受欢迎程度不高。基于此的绿色生态包装理念开始提出。这一理念的正确应用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也达到生态旅游的宣传目的,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绿色生态设计相关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绿色生态包装设计是指在设计上减少一次包装的使用,增加可循环的、污染低的设计材料。本着低碳经济和可循环发展的理念。绿色生态包装的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也是产品宣传的重要手段,以绿色技术作为基本方法,在设计上可以体现出长久发展的意识。绿色生态理念包含多项内容,在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上和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上,均对人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民众的共同愿望,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平面设计手段实现无污染、无伤害并且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在产品广告设计上体现这一理念,以获得游客的认可。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要坚持一下原则:1)广告设计要降低不可循环资源利用,降低污染资源的利用,从整体上保证绿色资源的应用;2)在包装上应减少包装材料的是使用,并且设计新的可降解的包装资源。绿色生态资源的应用不进可以满足商品包装这一基本目的,在功能上也实现了环境的保护作用,通过正确的宣传可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也是我国的旅游产品包装和广告设计走向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平面设计旅游广告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平面设计是旅游广告的基本技术,应满足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也就是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以旅游产品包装这一重要内容为例,笔者对其在绿色生态发展下的具体过程进行如下分析。

1)降低包装,尤其是一次性包装的使用

国家提出减量化策略,在包装设计上应切实遵循这一理念,在包装设计上实现人性化设计,降低环境污染,并且可以降低成本。目前,包装的减量化设计是实现绿色生态设计的基本途径,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应以简约为主,一方面满足环境需求,一方面也满足游客需求,小而轻便的包裝适合旅途携带,且显得有层次感。对并且小的包装更方便回收,我国商品包装法对饮料酒品、化妆品等包装有明确的设计要求,如化妆品的包装空隙不超出商品体积50%,减少包装空隙使包装更实用,降低包装数量的使用,也使包装层次感更强,降低污染和浪费。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包装的形状来实现降低其空间,如采用再生纸浆的包装盒,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浪费,还可以降低成本,这样在设计上也就能够保证其可行性。在设计上和研究上,均对旅游广告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探究,以包装设计为例,通过一组调查发现,同一产品圆柱形要比长方体减少约20%的用料。对于我国产品设计而言,减少资源浪费是整体发展的策略之一。当然,减量不代表要减质,而是要保证基本的质量需求,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2)自然与人性回归的生态化设计

自然与人性回归的生态化设计也就是绿色化设计的一个基本理念,在设计上,应主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且可以通过对自然元素的合理使用来增加其生态性。如在自然界中,麦秆、芦苇、竹子等均是合理的有效的设计意象,可以加以利用。天然的设计就是旅游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效果往往要远超于刻意的广告,并且很多像湖南的松花蛋包装、湖南的米酒包装,不仅达到宣传的目的,还能够体现地方特色,且成本低廉,易于回收。再比如像济南的“荷叶包”,就是直接利用自然界中现存的荷叶将包子包裹其中,环保、干净,提高了包子的口感。包装与平面设计是分不开的,通过平面设计理念,使选择的意象成为设计产品,并在旅游广告中应用,达到更好的一个宣传目的。设计理念使用以环保和资源节约为目的,有时可以在旅游当地为游客设计方便、快捷的饮水装置,或者水杯,保证其环保性,通过宣传使游客接受,这样融入环境中的产品具有实用性、美观性与便捷性等优势。能够得到游客的欢迎。

3)地域特色与文化元素有机结合

旅游广告的设计不仅要体现丰富的产品文化特征,还应展示地域特色,这样才能实现产品的有效宣传,而在当下环境破坏严重下,对于地域特色明显的地区,通过广告宣传可以保证当地的文化传承,以及环境保护,并推动其他地区的环境保护。地域特色与文化元素的结合使得当地的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旅游广告体现旅游文化,体现设计理念。我国在彝族的咂酒设计中,采用了多用漆器做包装,并且在选择了虎纹和火纹作为基本图案,充分体现了其威严性,虎作为彝族的图腾,寓意着驱邪避灾,这样的设计使得文化得到传承,体现旅游价值。而杂设计中,设计理念是最初源泉,设计方法则是难点,如何将其与产品广告之间结合是设计师的主要任务。在这一点上,我国还应着力于培养相关人才,才能在设计上体现其应用的特点。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广告之间应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广告设计中,提下降旅游产品价值,而通过产品销售来实现经济价值和文化的宣传等价值。平面设计是广告设计的基础课程,能够设计好的广告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在设计上也应从环保等理念入手,打破以往的设计概念,进行切实有效的宣传,满足当下经济和环境发展需求。

4)从生存到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性设计

可持续发展理念旨在结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在旅游广告设计上也应以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设计实质就是“解决机与环境的关系”,以实现全面发展为目的。从生存到生活,是平面设计发展的理念,也是现代民众的一种理念上的转变。是“面向生活方式,谋求全面协调”的转变使得绿色设计理念得以推行。在设计上,可持续的意思就是可循环利用,在材料上,尽量使用可以回收的,或者通过一定的处理来使得回收得当。旅游广告LED设计是近年来的一种设计方式之一,在控制好电能利用的前提下,这种设计方式较以往的广告牌设计更加合理,采用平面设计基本手法,将产品的特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LED展示,降低空间利用,也可以实现长期的展示,不受环境的影响,达到宣传的目的。在一些特殊的旅游产品包装上,还应具有针对性,如儿童产品,需要设计得生动有趣,如拆装后可以用作玩具的设计,虽然复杂,但是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且可以减少其玩具使用,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实现了可持续利用。

4 总结

平面设计是旅游广告的基础,为了实现绿色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项目,平面设计应实现生态化。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都成为最重要的問题。笔者才能够旅游产品包装这一具有代表价值的内容入手,对其设计理念、设计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从降低污染、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等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清晰,从而得到民众的重视。通过包装设计来实现这一目的具有可行性,在旅游区,产品购买量大,通过小巧轻便的包装设计和大型的设计模型来对比两者的不同,在设计上充分体现轻便、再利用、无污染等理念,保证旅游广告、包装的合理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维持我国的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艳萍.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设计[J].美术与设计,2011(4).

[2] 邱春婷.传统元素在陕西特色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20).

[3] 李运媛.包装中的绿色生态设计[J].文艺研究,2011(10).

[4] 周斌.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11(2).

猜你喜欢

包装广告可持续发展
探析趣味性包装创意元素的表现形式
似球形多功能礼品水果包装机的发展现状与研究
信息时代包装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与设计
省级党报广告品位提升与影响力拓展
媒介自建:湖南媒介型广告公司发展新路径探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广告语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初探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