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阿坝州旅游景区标示英译规范性问题及对策

2018-09-10唐齐粒

度假旅游 2018年5期
关键词:规范性民族文化一带一路

唐齐粒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阿坝州旅游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为了更好地为外国游客服务,州内旅游景区都设立了英汉双语甚至多语言标示牌。在对阿坝州旅游景区调研后,发现景区旅游标示英译存在不少的问题。文章从阿坝州旅游标示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对规范阿坝州旅游标示英译有所帮助。

关键词:“一带一路”; 旅游标示; 规范性;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5-0040-02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四川第二大藏区和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州内地貌复杂,地理环境独特,形成了九寨、黄龙等世界著名旅游景点。汶川地震后,一批新型的旅游文化景区,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又带来了生机。近来阿坝州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在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指引下,加快阿坝州藏羌民族文化建设步伐,将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中,培育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接待地,传播民族文化载体的景区标示,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 阿坝州旅游景区标示英译现状

旅游标示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藏羌民族文化的传播功能。设立旅游景区标示的目的是帮助游客熟悉和了解旅游景区环境,传达管理信息,帮准游客顺利地完成观光游览,也为促进当地旅游资源和人文精神为国外游客理解接受,使其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在对阿坝州旅游景点标示英译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旅游标示语指示功能不强,缺乏规范性。一些指示性、限制性较强的旅游标示语翻译生硬,违背了国际惯例原则。如“注意安全”按照国际惯例常翻译为“CAUTION”简单、明了。但很多标示译成“Security attention”。旅游标示的主要功能是其指示功能,这类文本应以游客为中心, 命令和要求不能使游客体会宾至如归的感觉。

(2) “汉语化”现象严重,随意乱译。在旅游景区许多标示文本在翻译中缺乏对游客语言习惯的了解,翻译文本中“汉语化”现象严重。九寨沟的箭竹海因其湖岸四周生长箭竹得名,译为the Fargesia lake较为准确而不是刻板的根据汉语来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英文与中文旅游景点介绍在语言和风格上是截然不同的,英文景点介绍注重语言平实,而中文景点则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基于两种语言在习惯上的差异,旅游标示的英译既要准确传达当地文化的信息,又要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3)标示牌中的错误百出,语言性翻译失误。景区内的标示由于译者缺乏源语或目标语能力,常出现拼写、词性、逻辑、语态等方面的错误。如阿坝州自然景区较多,景区内常设有严禁烟火的指示牌,“No Smoking”的逻辑预设有误。景区警示语和提示语的英译应当考虑国外游客看后的感受,心里肯定不愿被看为潜在的不文明游客,所以标示语的设定没有必要做到一一对应翻译。

旅游景区标示语犹如景区的颜面,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阿坝州旅游景区旅游标示系统还没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景区内的标示常出现设置不合理、不健全,标示上的汉语化、不规范翻译等问题。这样一些不合规的标示牌通过游客拍照上传于网络媒体展示在公众面前,大大损害了阿坝州的旅游形象。

2 提升阿坝州旅游标示英译水平的对策

2.1 标示体系的建立

旅游标示对旅游景区乃至整个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作为景区产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示具有提升景区吸引力,提高游客游览兴趣,改善景区经营管理的功能。从国家颁布的法规与标准可以看出,国家对旅游景区景点标示的设置是提出了具体要求的。一个区域汉英两种语言标示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是区域开放程度、国际化程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体现。为促进阿坝州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州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文件,相关监管部门利用网络媒体,设立公众微信平台,有奖纠错,征集规范的英译旅游标示语,建立相应的标示体系。通过整个社会及政府对示语规范性的关注,全面提升阿坝州旅游业国际化规范程度,为阿坝州地区旅游经济二次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2.2 民族文化特色的增添

旅游标示作为旅游景区形象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游客旅游活动顺利开展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也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任。文化交流使旅游者以及阿坝州藏羌民族地区的居民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及融合,也促進了不同种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阿坝州藏羌民族的文化魅力只有通过精良的翻译才能被人们真正领略。旅游景区标示语的译者应以藏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生存者身份充分理解、尊重并接受它,要求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掌握足够的知识,避免曲解民族文化对应的语言概念犯文化错误。很多译者通常先把藏羌语中的名音译过来,然后再译为英语,这样的翻译与实际意义大相径庭。正确规范的标示语翻译能够很好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积极传播民族文化,相反则会对外国游客造成困扰,进而影响到中西文化的顺畅交流。

2.3 语言经济学的运用

现当下英语具有其他外语不可比拟的全球通用性和经济价值。旅游标示的英译不仅是跨文化交流的媒介,更是实现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加拿大经济学教授Vaillancourt曾指出:语言在不同经济领域中产生高低不等的经济效益依据其内外市场的需求状况、消费心理及使用频率多种因素决定的。优化的语言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市场附加值,而且有助于提升产品的人文感染力。阿坝州景区标示作为旅游地最直观的形象名片,它的翻译承载了该地区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利益。语言经济学的语言经济性是通过旅游活动中使用的语言进行旅游产品的包装及宣传,促成和拉动地区的旅游消费,促进社会发展。语言经济学对当前旅游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准确的旅游标示英译将提升藏羌地区的文化品牌价值。

2.4 藏羌民族语料库的建立

旅游英语标示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在国际上的魅力。在阿坝州政府大力打造旅游文化发展的号召下,建立阿坝州藏羌民族文化旅游标示语料库亟待解决。语料库创建的目的在于为旅游文本的写作提供素材,从中查询到相应的旅游产业发展信息。芬兰萨翁林纳翻译研究学院创建的双语旅游语料库,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研究生创建的旅游语料文本,日本大学建立的京都旅游的文本内容等这些语料库的建立,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藏羌民族语料库的建立将对规范四川省内旅游标示语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为阿坝州及四川省旅游景区翻译语料库良性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2.5 “一带一路”的带动

“一带一路”重大决策对四川省阿坝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契机。抓住时机把旅游经济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结合起来,利用阿坝州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借藏羌民族文化来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再次发展。从九寨黄龙为首的精品旅游线路入手,建立规范合理的国际化程度标示语,为全省旅游景区做出典范,带有藏羌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走出去”,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和喜爱。此举有利于增强旅游产业的对外传播功能,提升阿坝州藏羌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杨立工.“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河西地区文化旅游标示英译问题调查及对策——以张掖、武威两市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16(11).

[2] 张静雯.浅论旅游标示设计的地域文化性[J].山西科技,2014(6).

猜你喜欢

规范性民族文化一带一路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布规范性文件目录,同时废止一批规范性文件
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及其制度完善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两年清理废止322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