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客参与对蒙古族文化传播的影响

2018-09-10赵罗

度假旅游 2018年5期

赵罗

摘要:蒙古族文化时草原文化的主体,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伴随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旅游发展集中区域。内蒙古草原地区以其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吸引着游客,其中以蒙古族为核心文化在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游客旅游具有异地性和短暂性的特点。游客和目的地居民经过深入的沟通、互动,会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新的认识。本文通过分析游客参与民族地区的活动,得出不仅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有影响,同时民族文化也会对游客产生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

关键词:游客参与;蒙古族文化;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5-0016-02

1 引言

游客是旅游参与者的三大主体之一,在旅游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断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和旅游服务的提供者进行互动,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传播着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少数民族,在历史上,蒙古族曾创造出辉煌的蒙古族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文化是北方草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凝聚北方少数民族智慧的文化,既包括蒙古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制度、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等部分,又包括节日风俗、文学艺术和诗歌音乐等形式。

2 相关文献概述

目前,国内关于民族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族影视、民族音乐和民族节庆等方面,主要探讨的是通过某几部少数民族的影视、音乐或节庆,对该少数民族地区起到的宣传作用进而引发的其他相关效应分析。闫伟娜通过列举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分析得出由于观赏者在地域文化、语言、审美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会出现“文化折扣”的现象;张燕从传媒的角度分析了在大众传媒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播,由于大众传媒是以寻找符合大众口味的节目为主,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过于单一、浅薄,并不能真正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面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有消解作用;李琼的硕士论文从游客参与的角度论述了游客参与对价值共创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游客参与对价值共创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关于蒙古族文化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多,从不同的视角对蒙古族文化进行分析研究。谷彦彬、刘新和从草原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出发,结合蒙古族原生文化元素进行了探讨,得出要在深入了解蒙古族原生文化的基础上,将蒙古族文化与旅游纪念市场的需求相结合,设计出符合既有蒙古族文化特色又有纪念意义的旅游纪念品;曹妍雪从蒙古族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针对内蒙古草原旅游中饮食文化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将游客参与和蒙古族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将从游客参与和蒙古族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相关论述。

3 游客参与过程中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文化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主体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每个时期,北方草原游牧文化都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对中原文化产生影响。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进步,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精髓由蒙古族继承和发展,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蒙古族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部分组成,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蒙古族文化的特征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特征;崇尚自然的生态特征;开放进取、充满活力的文化特征以及讲究诚信、崇拜英雄的伦理特征四个方面。游客从外来区域来到民族地区旅游,其感官器官感受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呈现的先后顺序是:物质层面的有民族地区的建筑、交通工具、生态环境以及饮食习惯;其次是人文方面的包括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语言、通过简单交流了解到的思想观念以及在之后接触中欣赏到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

游客在前往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之前会收集信息,通过查阅信息游客会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来到草原地区旅游的游客来说,他们会提前通过资料查阅、互联网等手段对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有一个了解的过程,这里面包括对蒙古族文化的初步理解。游客在旅游活动的进行中会带着对蒙古族文化的敬畏感参与相关活动,在此过程中实际上就已经对蒙古族文化进行了初次传播。随着旅游活动的持续进行,导游讲解会让游客对蒙古族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游客通过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互动,在一直蒙古族文化的基础上会获得更多的关于蒙古族文化的内容。

4 蒙古族文化对游客的影响

旅游作為一种社会活动,在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中会产生文化效应,其主要是指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习俗民风和文化特征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游客往往是来自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而民族地区由于其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自然因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来到民族地区,通常是强势文化进入相对较弱文化区域,因此会对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大部分旅游研究者的领域都集中于游客对民族地区的文化影响,少有研究者研究民族地区的文化对游客产生的影响。

游客活动具有异地性、短暂性的旅游活动特征,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停留的时间较短,对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接受的较少,但是,文化的接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时间逐步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因此民族文化的影响并不会在当时当地体现出来,相反的,由于游客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少数民族文化会带有“抵触”情绪,不能即时理解民族文化内涵,而随着旅游活动的进行,游客对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和思考,会对民族文化有新的理解。这种文化理解可能发生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在游客回到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中,自发或由于某事件的刺激而引发思考,这就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民族文化理解的滞后性。由于是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相融的过程相对缓慢,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解。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试着分析游客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

对蒙古族文化的理解。游客从一个文化主区域进入另一个文化主区域,由于地域、文化的原因,对新来到的旅游地是陌生的,刚开始会有防备心理。游客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一系列大众传媒手段获得的,而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存在“文化折扣”现象,并不能向观众完整的展示民族文化的具体内涵,只是一味地迎合大众观赏的口味。这就造成游客对民族文化理解的不具体、不深刻。游客獲得的民族文化只是一部分,甚至可能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修改的,因此当他真正来到民族地区时,会对这里的民族文化充满好奇感。游客来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气息,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对游客来说极其重要。

游客通过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互动沟通,对民族文化会产生新的认识。通过观察和体验蒙古族的生产生活设施,游客会重新构建对蒙古族文化的认知体系,包括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同时,经过与目的地居民的互动,游客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纯正的民族文化,感受到作为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深层次的内涵,而不只是局限于最表层的文化形式。

蒙古族价值体系对游客观念的影响。蒙古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这种价值观表现在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游客进入到民族生活区域旅游,除了观赏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外,还会观察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如蒙古族不在草原上随意乱扔垃圾,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期间也会相应的遵守相关的意识理念,看似普通的环节,就可能对游客在日后的生活习惯中产生影响。每个游客的个人素质、思考学习能力、道德观念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这种影响也会存在相应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对蒙古族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在草原上的生活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游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活动理念。

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蒙古族的文化贯穿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观念。当游客能够深入了解这种文化时,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和谐的离开不文化,而文化又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凡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都应该被尊重和传播。蒙古族文化中诚信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正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通过游客参与,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传播,将这种正能量的文化传播到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中,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这三者的和谐对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积极的意义。

5 结语

与大众传媒相比,旅游参与对文化的传播更加直接。大众传媒在传播的过程对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进行改造和包装,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来的原生性民族文化。而旅游则是游客到少数民族聚居的生活区域,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感受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与少数民族居民互动交流,在很大的程度上保留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真性,能够使游客真正地感受到书奥数民族文化。

旅游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需要很好的融入旅游目的地环境中,尤其是在进入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只有融入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中去,才能真正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内涵,才能够准确地理解文化。通过与少数民族居民之间的互动,游客会获得更多的民族文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导游人员对民族地区的文化介绍。游客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将民族文化与自己所在区域的主题文化对比、融合,会对游客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游客通过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被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凤斌.草原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中兴印刷有限公司,2008:65-66.

[2] 扎格尔.草原物质文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74-75.

[3] 魏世夫.蒙古族民歌的体裁与艺术特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科版),2008(10):77-82.

[4] 冯晓华,汪锦,虞敬峰.天山天池景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旅游参与[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12):227-232.

[5] 赵飞羽,明庆忠,王波.游客对旅游地的跨文化传播之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4):50-54.

[6] 王佳欣.游客参与对旅行社服务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4):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