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探讨

2018-09-10江宇

体育风尚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江宇

摘要: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近些年来不断改革,大学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实施这项改革与实践对高校公共教育课程俱乐部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具有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重要功能。

关键词:公共教育;课程俱乐部;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体育工作的条例,对高等院校的体育动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体育素质关系着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国家重视大学生的体育工作,推动体育俱乐部制的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健康、身心健康以及良好个性的发展。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改革是高校的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一)强化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在进行俱乐部制改革中,首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身体素质等,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制定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兴趣化

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制定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

容[1]。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俱乐部,学习氛围更浓,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有利于发挥俱乐部制改革的作用。

(三)设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每个学生的文化素养、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学生到每个体育俱乐部学习时,需要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内容,顺利完成体育活动。俱乐部要设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预期目标,使教学内容适应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体育目标。

(四)注重教学内容的可持续性

进行体育俱乐部制改革,要与学生的发展现状、俱乐部的现状和特点相结合,依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制定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竞赛训练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俱乐部制的教学内容要有可持续性,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体育俱乐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一)注重因材施教

受地区、家庭环境等的影响,学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比如家庭经济情况、在家里受到的教育情况。有的家里经济条件较好,可能学生平时就会参加一些体育,艺术等的教育。那么这些学生在俱乐部学习的时候理解动作技术和掌握技术就会更快一些,学习也就更容易一些。而家庭较差的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可能就差一点,理解和掌握技术可能就会慢一些,学习就会显得有些吃力。体育教学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身体指标存在差异,身体素质也各有不同,比如协调性、耐力、速度、力量等,普遍存在差异。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大学生可以结合实际选择公共体育俱乐部,达到学分的规定。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的积极性,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俱乐部改革,不仅对教学内容提出新的改革要求,也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俱乐部的教学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当前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使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有示范法、对比法、直观法、语言法等,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改革创新俱乐部的教学方法。

大學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是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目标,打破传统,进行新的组合的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教学强调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各个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体育,提高身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体育俱乐部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实现教和学的互动,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路径,启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2]。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授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向学生传达体育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总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改革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尝试和发展趋势,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俱乐部制改革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使学生在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受益,真正感受到在体育俱乐部中学习锻炼的好处。当然,公共教育体制还没有全方位开始普及,但是在不久的将来,等到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逐渐成熟,学生对公共体育俱乐部逐渐认知和接受,这项改革全面普及开来,公共体育健身一定又会是一场欣欣向荣的大革命。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贵州某高校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6,18(3):82-84.

[2]张玉超,许彩明,刘晓雯.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与实施措施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5):97-101.

(作者单位: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