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8-09-10林锦秀

体育风尚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林锦秀

摘要:当前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非常重要,需要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本文分析了創新体育课堂教学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差异、课程形式化、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弱、学生体质差等问题,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解。当前体育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概念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探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积累实践经验。从教学功能上来说。这一培养是将教育学课程标准作为根据,将具体学科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教学的规律,科学的对教育过程进行规划,注重解决教育方法,还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能够符合社会上的要求。从教育目的来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涉及内容较多,我国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已出炉,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让学生可以实现快乐学习及终身学习。

二、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当前体育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将体育动作技能教授给学生后,就让学生自己练习,学生练习成果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也逐渐失去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限制体育教学成果。

(二)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教育仍然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及成绩,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无法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体育教学缺乏重视,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体育教师也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改革和创新缺乏积极性,认为会增加工作量;体育并不是学生考试的科目之一,这也让家长、学生、教师都不注重体育教育,使得体育教学方法没有发挥的地方。

(三)教师教学中缺乏创新

体育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很多教师授课中,只教授学生必修课程上规定的内容和项目,但是却忽略了选修课以及校本课程,教师演示动作、技巧等,之后就让学生自己练习或者锻炼,忽略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还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安于现状,教学内容、模式都缺乏创新,不够关心学生,限制了体育教学发展,也影响到学生[1]。

三、小学体育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一)通过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素养

小学生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年龄较小,具有多动、爱玩的特点,这些会对教师的授课造成影响,教师需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促进教学发展,比如利用学生爱玩、多动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因此先让他们按照教材内容学习显然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充分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且可以充分参与到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科学的选择游戏进行有效的教学。因为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开展一些游戏教学环节,甚至是采用游戏教学为主,游戏需要有目的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合群性格,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健康行为素养

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和他人相处,这也是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一个主要目标。然而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并没有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自己玩自己的,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这是因为学生有的性格孤僻,使得他们不太合群;还有的是因为成绩差,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们一起。学生间缺少凝聚力,常规分组练习效果不佳,比赛也无精打采。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正确的处理和他人的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出分组原则,之后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要保证组内成员是相互互补的,实力在同一水平上;组长要有组织能力以及责任心;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组长,组长可以选择是否加入。在完成分组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如接力跑、跳跃类游戏竞赛等,在比赛活动氛围中,学生都会受到感染,不合群的孩子也一样,学生之间就可以和谐相处,打成一片。在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多参与进去,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进行小组活动,在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可以融入到集体中。这也是体育素养中健康行为的一个方面。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从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整个体育教学的各项内容或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史兆林.如何通过学校体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J].吉林教育,2011(13).

[2]赵彦莉.二十一世纪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新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11).

[3]黄祥林.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形成[J].南北桥,2017(1).

[4]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M].《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年09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体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