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球浏览器

2018-09-10

环境与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白化杏仁核活性氧

动物交谈也讨厌插嘴?

动物跟人类一样,也会交谈表示意见。英国约克和谢菲尔德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研究动物交谈行为时发现,对不同物种而言,一方发出信号后等待对方回应的时间差异很大,例如部分鸟类在“对话”时,等待对方回答的时间不会超过50毫秒,属于不耐烦快说快答型动物。抹香鲸则会等2秒之后再给对方响应。而人类在双向沟通中,通常会等200毫秒才会响应对方。不管是人类或动物,掌握交流节奏也是让彼此沟通顺畅的要点之一。

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类并非唯一认为插嘴是不礼貌的物种,许多动物在交流时也讨厌被打断。黑盖山雀与欧洲椋鸟就懂得避免抢话行为出现。如果在交流时有别的同伴插嘴,另外1只动物便会很不悦,会安静下来或直接飞走。这表明在动物中,轮流发言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研究人员提议,应系统性地比较跨物种间“轮流”说话的行为,追踪“轮流”行为的演变历史,才能让人更了解语言的演变,解答有关人类语言起源的疑问。

操控大脑喝苦水也快乐

不同味觉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哥伦比亚大学查尔斯教授的团队先前发现,尝到酸、甜、苦等味道后,舌头上的特定细胞会将味觉信号传递到特定脑区,让大脑“尝”到味道。随后,大脑做出反应,让动物产生相应的行为:吃到甜食,会忍不住多吃几口;而吃苦味的食物则心生厌恶。

研究人员们深入研究了该现象背后的机制。杏仁核是大脑中控制情绪反应的关键,他们用光来激活小鼠大脑不同的杏仁核区域。事关甜味的区域被激活时,就算喝的是普通水,小鼠也喝得很欢;而和苦味有关的区域被激活时,小鼠在喝普通水时则流露出厌恶。研究人员通过调控杏仁核,还能让喝甜水的小鼠表现出苦味的厌恶反应;而摄入苦味液体时,小鼠却表现得好像尝到了甜味一样。

该研究表明,对味觉的感知和相应的行为可以被单独调控。若这一研究结果在人体中也成立,那么喝饮料让人快乐的原因也就清楚了:甜味激活了杏仁核里的关键区域,让人愉悦。同样,若想戒掉饮料,或是管住自己吃零食的嘴,则可抑制这一脑区的活动。

日本发现可防珊瑚白化物质

海水升温,珊瑚白化死亡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例如,过去30年中,由于珊瑚白化和被污染,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的珊瑚覆盖率已下降了50%。日本京都大学等研究机构发现了一种能防止珊瑚白化的化学物质。

环境压力(温度异常、盐度偏高等)是诱导珊瑚产生“活性氧”的主要原因,活性氧是导致珊瑚白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等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全球变暖导致珊瑚白化死亡的机理。他们推测,问题在于海水升温,产生了过多的活性氧(适合珊瑚生长的水温在18至30摄氏度之间)。在其实验中,当海水温度达到33摄氏度时,氧化还原纳米粒子(RNPO)能够清除水中的活性氧,使没有藻类共生体的鹿角珊瑚幼虫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研究人員接下来将实地检验氧化还原纳米粒子清除活性氧的效果,并寻找其他高分子材料来替代该化学物质,以确保不影响海洋生态。

肠道菌群影响心血管健康?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圣托马斯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动脉硬化程度更高的女性,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相比动脉更健康的女性低,而且,后者的血液中某些微生物产生的有益物质的水平更高。

肠道菌群的作用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炎症性肠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炎症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是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糟糕的肠道菌群”可能是被人们所忽略的威胁心血管的重要因素。

该研究首次表明肠道菌群组与女性动脉硬化程度强烈相关,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名单里或许要加上“肠道菌群”这一项了,为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未来或许可将肠道菌群作为靶点,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肠道菌群的丰富程度和组成可通过饮食来调节,如富含“欧米伽3”或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让肠道中的有益细菌长得更好;还可以吃一些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或补充剂。

(萧野/供稿)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yexiaoting@vip.163.com

猜你喜欢

白化杏仁核活性氧
近红外光照射纳米颗粒可直接产生活性氧
简述杏仁核的调控作用
澳大利亚大堡礁珊瑚白化现象持续恶化
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状态下中央杏仁核区突触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对脊髓场电位变化研究
活性氧自由基在试验性乳腺炎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骨关节炎氧化应激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镉胁迫对2个宁夏主栽水稻品种幼苗期抗氧化同工酶亚基及其活性的影响
杏仁核参与加工认知与情绪相互作用的机制
天下乌鸦也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