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感器失效下的迎角信号重构

2018-09-10杨宝钧宋招枘

航空科学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飞行安全插值重构

杨宝钧 宋招枘

摘要:为保障在迎角传感器失效,且飞机处于大机动状态的情况下的飞行安全,提出了一种利用俯仰角速度重构迎角信号的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首先,分析了俯仰角速度重构迎角的原理;然后,在控制系统中建立重构控制律结构;最后,利用插值方法计算重构环节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迎角重构方法能够限制迎角,为飞行员提供调整时间,保障飞行安全。

关键词:迎角传感器;俯仰角速度;重构;插值;飞行安全

中图分类号:V249.1 文献标识码:A

典型的飞机迎角传感器有风标式和固定式[1],在飞行中测量实际迎角值,进行迎角反馈,同时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迎角数据,由飞行员监控;迎角传感器的测量和反馈也是迎角保护功能的重要前提。当迎角传感器发生故障失效,屏显迎角数据置零,若飞行员此时正在进行如满拉杆的大机动动作,在切断实时反馈及迎角保护且数据不明的情况下,飞机有迎角超限和失速的危险。第四代战斗机的重要标志是超机动,实际飞行迎角甚至超过失速迎角,若传感器失效则非常危险[2]。因此,在迎角传感器失效时,应在原有控制律的基础上,重构系统中的迎角信号,使飞机在失效后短时间内重构迎角响应小于失速迎角限制,给飞行员提供调整姿态、挽救飞机的黄金时间,从而保证飞行安全。

当前,国内在工程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短暂锁定舵面的方法,锁定后,飞行员在数秒的时间内暂时无法操纵舵面,同时控制律强令舵面按一定的偏度下偏,飞机抬头后舵面解锁,飞行员重新操纵飞机。此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飞机在满拉杆操纵时迎角超限,但不同速度和高度下的舵面下偏量不易确定,迎角限制效果难以定量和控制。

本文通过飞行器纵向小扰动方程的近似及状态空间分析,研究采用俯仰角速度重构迎角的原理,提出俯仰角速度重构迎角的方法,实现保护迎角不超限的功能,此处的迎角最大限制取αmax≤αstall,即失速迎角[3]。如此大大减轻飞行员负担,实现“无忧虑”操纵[4]。

1 原理分析

在纵向飞行参数中,按照小扰动方程及状态空间方法分析,参数迎角a与俯仰角速度9为短周期状态量。短周期的特性是模态周期短,衰减快,其周期和半衰期的量级为数秒,频率每秒几弧度。适宜在较小时间尺度内观察,对于操纵的响应较为快速。且在飞控系统中,俯仰角速度信号余度高,信号可靠度较好,因此考虑俯仰角速度用于重构。

迎角信号与俯仰角速度为短周期量,在输入前期的响应中占主导地位,且小扰动运动是与基准运动差别甚小的扰动运动,飞行中即使遇到相当强烈的扰动,在有限的时间内飞行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也往往只有很小的变化量[5]。故探讨两者的关系并进行模态简化时,可近似认为长周期模态,即速度ΔV=Δθ=0,这样,可以得到两自由度的短周期模态运动方程。原始A矩阵及简化后的方程如下:

由上式得传递函数矩阵C(sE-A)-1B,由于Zα和Zq相比V数值很小,在传递函数中予以忽略简化,传递函数整理如下:

将两个传递函数整理成标准形式,并略去项,简化后的传递函数如下[6]:其中:

则迎角对俯仰角速度信号简化传递函数为:式中:Zα*为升力对迎角的导数。根据简化传递函数,在设计俯仰角速度重构迎角时,考虑将俯仰角速度反馈量通过惯性环节,与状态点平飞迎角值相加,形成重构迎角,仿真分析其在传感器失效后迎角的响应。

2 重构方法

2.1 重构控制律结构

在欧美坐标系中,升力对迎角的导数,对应于状态空间A(2,2)。根据上述原理分析,迎角重构的表达式为:式中:α0为拉杆前的平飞迎角,对应于俯仰角速度为0;但由于失效时刻随机,此平飞迎角难以获取。本文在仿真时,使用失效时刻的平飞迎角,由该时刻的高度与速度插值得到,原因如下:(1)失效时刻的高度速度易获得;(2)拉杆后迎角增大,失效时刻的平飞迎角比拉杆前的平飞迎角偏大,即重構信号偏大,系统的响应由于负反馈而偏小,更有利于迎角的保护。

使用小扰动近似方法,需注意迎角的使用范围。飞机在接近失速迎角时,由于升力系数和力矩系数的非线性变化,小扰动方程的近似效果会变差。以某一状态点为例,升力与力矩系数和迎角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升力系数和力矩系数的线性变化范围对应的迎角范围分别为[8.2°,16°]和[8.3°,15.3°]。因此,重构方法在[8.3°,15.3°]范围内近似效果较好,超出此范围会体现显著的非线性。

为保证在全包线及全迎角范围内实现迎角重构,在仿真模型中加人迎角保护,模拟真实飞机功能,在传感器失效之前,保护拉杆后的迎角不超限制。此重构方法的迎角范围为全包线迎角,但实现最佳重构效果,在上述的线性范围内。

俯仰角速度重构迎角的控制律结构图如图2所示。在失效时刻前,迎角反馈与保护功能正常,系统无故障;失效后,迎角反馈与保护被切断,引入俯仰角速度信号,通过传递函数与失效时刻的插值平飞迎角相加,形成重构信号。

2.2 参数选定与插值

2.2.1 传递函数参数

在俯仰角速度的简化传递函数中,随状态量及飞机气动构型变化的参数为Zα*,在简化传递函数中,Zα*参数同时影响着时间常数及增益,该取值越小,J赞哇时间常数和增益值越大,俯仰角速度的滤波响应稳态值增大,进一步降低迎角响应;虽然有利于保护迎角,但过低的迎角响应将造成升力损失和高度下降,重构信号相比于正常的迎角,不宜有过大的响应差。

飞机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平飞时,Zα*参数的取值如图3所示,由图可见,速度越大,Zα*取值在亚声速与跨声速时趋于增大;高度越低,Zα*取值趋于增大。在飞机进行满拉杆操纵时,飞机的高度和速度都将发生变化,本文采用失效时刻的高度与速度作为插值变量,对参数Zα*进行插值,在限制迎角的前提下,使重构信号与正常迎角有较好的一致性。

2.2.2 平飞迎角参数

α0参数同样取决于失效时刻的高度和速度,上述已说明,使用失效时刻的状态参数插值产生平飞迎角,飞机在不同的高度和速度下,由定直平飞状态配平产生不同的α0;仿真的初始条件是飞机的任一定直平飞状态,失效时刻的高度速度可即时获取,用于插值;仿真中,选用飞机的标准构型,以飞机所有的标准空战构型状态点的高度、速度和平飞迎角数据,构造插值表。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因逐渐减少燃油、丢弃油箱外挂等原因,质量发生变化,重构迎角效果相应也会有所不同。图4和图5分别为飞机在22000kg和18000kg重量下的迎角重构及响应对比,平飞条件为高度7000m,马赫数Ma0.8。由曲线可知,在重构控制律及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飞机在重量大时,平飞迎角大,Zα*值相对较小,在飞机重量小时,重构信号相对于正常迎角更大,迎角限制更显著,这说明若重构控制律满足飞机大重量,则飞机小重量的限制迎角功能也必然能具备。故设计重构控制律时,以飞机构型最大重量状态作为设计基准。平飞迎角插值表见表1。

3 仿真结果及分析

以采用迎角重构控制律的某型飞机模型为例,基于非线性全量六自由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模型仿真的初始状态为定直平飞,以不同高度和速度作为初始模型载人条件。飞机从定直平飞开始,进行满拉杆操纵,操纵杆行程瞬间拉到最大值-100,在拉杆后的不同失效时刻,切换重构控制律,分析失效时刻之后的迎角响应。模型飞机选用标准空中构型,重量22000kg;所取三个平飞条件包含低空、中空和高空,以及低速、中速和高速,具体参数为:高度1000m,马赫数Ma0.6;高度5000m,马赫数Ma0.8;高度9000m,马赫数Ma1.3。飞机迎角失效重构响应曲线如图6~图8所示。

从响应曲线图可知,失效重构信号(长虚线)在失效时刻开始的5s时间内,相近或略大于正常迎角响应(实线),控制系统感知较大的重构信号后,失效迎角响应(短虚线)与正常响应走势相近或明显小于正常响应,失效迎角在15s内不超出最大迎角限制(点画线),满足迎角保护的功能要求。

图6的平飞速度为Ma0.6,速度较低,在拉杆到9s时,速度损失较大,未失效时的俯仰角速度重构迎角为28°,比正常响应大10°左右,以满足低速度的平飞和迎角保护要求。图7的平飞速度Ma0.8,速度有所提升,在拉杆12s时俯仰角速度重构迎角为28°,时刻相对延后;图8的马赫数达到1.3,重构信号与正常响应、失效迎角响应与正常迎角响应均相差在5°以内,一致性较好。

上述三个状态点的飞机无重构失效與有重构失效响应如图9所示。

飞机响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俯仰角速度重构迎角的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迎角,使其不超出最大迎角限制,重构功能实现,有效保障了飞机安全。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根据纵向小扰动方程的近似,利用俯仰角速度及对应传递函数重构控制律中迎角信号的原理,提出了迎角传感器失效后的信号重构方法,保护飞机迎角在满拉杆过程中不超出最大限制。全量六自由度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此重构方法无论在原理上或是工程上都易于实现,对于飞行控制律的完善和飞行安全的保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飞机装备的研制也具备显著的工程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振平.带自动器飞机飞行动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艾文磊.歼击机深失速特性分析及改出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3]阿廖申B S,巴热诺夫S G,季坚科Y I,等.大飞机飞行控制律的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4]章卫国,李爱军,李广文,等.现代飞行控制系统设计[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方振平,陈万春,张曙光.航空飞行器飞行动力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6]吴森堂,费玉华.飞行控制系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飞行安全插值重构
青少年劳动教育实施的认知与策略重构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无定河流域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比较研究
重构
福州市PM2.5浓度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不同空间特征下插值精度及变化规律研究
浅析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浅谈我国鸟情对民机飞行安全的影响
基于混合并行的Kriging插值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