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抢人”大战外部高薪挖人员工“坐地起价”

2018-09-10米娜

计算机与网络 2018年8期
关键词:技术开发比特区块

米娜

什么是区块链?这个在网上“红得发紫”的词,却鲜少有人能用一句话将它说清楚。

在IFOODCHAIN创始人、董事长卡隆看来,中国真正懂区块链开发的人不超过3 000个。他们都分布在各大公司里,很多干脆自己去发币。数字货币垂直媒体《币世界》合伙人冯军则称,中国能真正看懂比特币原始代码的人不超过200个。

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止区块链一夜爆红的脚步。

区块链技术早已存在多年,原本一直默默无闻,只因中本聪运用该技术成功地开发出了比特币,而比特币在2017年从年初的不到1 000美元,到年底时飙升至2万美元,20倍涨幅的巨大财富效应吸引着无数人趋之若鹜。而用于开发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也在一夜之间让世人为之瞩目。

如今,财富效应正吸引着国内一大批创业者、投资人加入,如腾讯、阿里、小米、苏宁等大公司也纷纷加入到区块链掘金的大本营中来,一场区块链人才的争夺大战已经打响。

想玩区块链,你得是“全才”

AAA Chain创始人、CEO刘松称,即便在美国硅谷,区块链方面的人才,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运营人才都比较稀缺。“能够从事区块链技术开发的不多,而有成熟稳定产品上线运营的,更是屈指可数。”刘松称,在美国硅谷,区块链方面的人才的年薪大概在25万美元或以上。“国内的会低一些,但相比其他行业,也是高的离谱。”

在他看来,区块链人才紧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的区块链项目募集了巨额资金,这些项目在产品落地的时候需要技术人才,而作为一项新的技术,现成的人才非常少。区块链对人才的要求远高于人工智能等行业,它是一项综合要求,既要求你懂Java、C++、GO等,也要求懂密码学。

不过,相比较冯军而言,卡隆或许幸运得多。他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开发团队,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人才有6人。

早在2015年底,曾经在公关行业摸爬滚打的卡隆意外地进入到了区块链这个领域。他认为这个技术很适合应用在食品行业。“从溯源开始入手,因为数据不可篡改,区块链技术能够促进食品安全。”卡隆说。

此后,他想方设法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创建了根源链。这是国内首个采用区块链进行食品安全溯源的农业区块链应用。

从食品安全溯源的社会痛点切入,“根源链”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寻根溯源,建立一个公众信任的商品真伪辨识系统和价值实现平台。但缺乏合适的区块链开发人才成为卡隆不得不面对的最大难题。从2015年底开始,他从北邮等高校招聘,开始着力培养区块链技术开发人才。

与刘松的情况类似,腾讯的区块链团队也主要靠自己培养。早在2015年底腾讯就着手打造了区块链研发团队,并搭建了一个区块链的基础架构平台———区块链即服务(BaaS平台)。在2018年的“两会”上,马化腾发表了自己对于区块链的看法:“区块链是一个好的技术,但还处在发展的早期,需要建立有效的应用模式,腾讯也在积极探索区块链在各个场景中的应用。”

腾讯区块链业务总经理蔡弋戈则认为,现在的区块链和当年的移动网络一样,新的技术革命来临时总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状况。

“当年移动网络到来时也一样,你要招做安卓系统、iOS的很难,只能自己培养,让那些做C++开发的人转去学习安卓和iOS开发。”蔡弋戈说。在接手区块链业务之前,蔡弋戈也主要靠自己学习。据蔡弋戈透露,腾讯区块链研发团队成员大都是从内部转化过来的。

如今,腾讯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应用场景,已经在微黄金、供应链金融、电子存证、公益寻人等项目上进行了落地。

对刘松来说,组建团队的过程更加艰辛。他不得不从互联网行业高薪挖人,然后从0开始培训区块链相关知识,亲自手把手去培养。目前,AAAChain拥有研发团队12人,其中核心技术开发者3人。

区块链的火爆也让那些真正懂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工程师成为了“紧俏货”。他们往往身兼多职,在多个项目和多个团队中担任“顾问”角色。

在IFOODCHAIN的团队成员中,除了创始人卡隆之外所有的成员,即便是CEO,在前面都会被冠以“顾问”这样的头衔。这些“顾问”除了参与该项目,往往都有着另一重身份。

招不到人是所有团队的尴尬

“你家住在房山,你愿意每天跑那么远来这上班?”3月14日,在北京望京中轻大厦B栋冯军的办公室内,HR疑惑地问一位面试者。

“愿意,我自己开车。”面试者坚定地回答说。从房山到望京,相距50多公里,不堵车的情况下,也得一个多小时车程。HR很担心这会成为这位面试者将来入职工作的一大障碍。但高薪的诱惑显然高于每天穿城而过的奔波。

同一时间,另一名HR给冯军塞过来一份简历,他下意识地接了过来,扫了一眼,然后推开门,走进一间会议室,一位年轻的女孩正在那里焦急地等待面试。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几个月来,类似的面试,冯军每天都要进行十几次,这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冯军是2017年9月从腾讯财经辞职之后,便投入到了“币圈”的滚滚创业潮中。半年内,公司从无到有,已擁有50多名员工。但这样的速度仍然远远赶不上行业的发展,而制约公司发展的,恰恰是人才,或者说人。

不过,让冯军十分气馁的是,面试的成功率1%都不到。“有时候一天下来,一个合适的都没有。”冯军说。面试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狮子大开口”。短短两个小时内,面试者络绎不绝,他们中大部分其实对区块链并不了解。

但事实上,自成立以来,冯军和其他几位合伙人一直在为招人而困扰。创业之前,冯军向几乎所有认识的前同行抛出了橄榄枝,都被婉拒。

“我把身边的朋友叫了个遍,没有一个愿意来的。”冯军无奈地说。相比较技术人才招聘,冯军负责的内容板块招人反倒最难。冯军后来总结说,那些资深媒体人要么不愿意冒险,要么自己去做区块链自媒体了。

尽管招人很难,但公司依然希望在2018年能够将人员规模尽快扩大一倍,以跟上数字货币行业的发展速度。

来自招聘网站的数据或许更能说明区块链人才市场的火爆程度。拉勾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投递量Top30的公司中,既有诸如牛链科技、夸克链这样的创业公司,亦有网信、小米、腾讯这样的巨头,还包括36氪这样的科技媒体平台。

BOSS直聘发布的《2018旺季人才趋势报告》则显示,2018年1~2月,发布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公司数量同比增长4.6倍,人才供应量同比增加235%,增速虽高于其他互联网职位,但存量仍远低于实际需求。

坐地起价没脾气

面对区块链的火爆,像刘晓这样的理性者并不多。刘晓供职于一家券商,职位是新三板分析师。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他发现很多从事新三板研究的同行纷纷转向区块链研究。一些曾经专注于新三板的媒体也纷纷转向了区块链。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现在就去做区块链项目了,并且已经ICO了;另一个机构投资者则去香港做了一个区块链项目。”刘晓说。但他认为,区块链大火背后是国人逐利的逻辑。

“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快速招揽这样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储备更多人才。”拉勾网称。

不过,不论是刘松,还是卡隆,甚至是腾讯,在培养区块链人才的同时,都面临着另一个更头疼的现实———人才流失。

像刘松和卡隆这样拥有成熟区块链技术开发人才的公司,很容易被诸如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公司盯上。在高薪的诱惑面前,人性往往经不住金钱的考验。

拉勾网的一则“2018区块链高薪清单”中,腾讯招聘区块链开发工程师的月薪是2万~4万,小米招聘区块链专家的月薪为3万~6万,苏宁为区块链资深开发人才开出了5万~10万的薪资。

让刘松更生气的是,在面对外面的“诱惑”时,有些员工往往会“坐地起价”,如果说国内起价的标准在30万元到50万元,那么开价往往比正常水平高出50%,甚至100%。“我要不是CEO,我就自己动手写代码了,实在是对坐地起价很来气。”刘松气愤地说。

除了高薪,这些区块链技术人才往往还会有额外的要求,那就是拿项目token。在这方面,卡隆就曾吃过亏。由于没有ICO,经苦心培养起来的技术人员经不住诱惑,跳槽去了其他公司,或者干脆去发币。

所谓的ICO就是“首次发行代币”,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相似。不同的是,IPO发行的是股票,ICO发行的是代币,也就是加密的数字货币。投资者用真正的货币去购买股票,而用来购买代币的却是比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货币,还有一些甚至是空气币。尽管央行早已宣布ICO为非法集资,且对各种ICO融资平台进行清查,要求清退已融资项目,但ICO仍然屡禁不止。

2013年6月,万事达币(MSC)发起了众筹,共募集5 000个比特币,这被认为是全球最早的ICO项目。而全球最有名也最成功的ICO项目,是以太坊。2013年末,以太坊創始人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2014年7月份开始发售,共发行7 200万以太币。截至目前,以太坊已经成为区块链2.0的代表,也成为市值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数字加密货币。

如今,区块链的火爆也促使国内的一些高校开始关注区块链研究。2017年8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北京阿尔山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区块链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今年至少会有一两百所高校开设区块链课程。”卡隆称。

猜你喜欢

技术开发比特区块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太阳能电池与储能设备技术的开发
《彭博》比特币有多贵?
比特币分裂
众媒时代数字付费电视的现状与转型策略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