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羽毛球教学内容方法及其模式的探讨

2018-09-10强羽

体育风尚 2018年6期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改革策略弊端

强羽

摘要:高校羽毛球运动对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其学习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羽毛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制约着高校羽毛球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本文全面分析了高校羽毛球教学内容方法及其模式的弊端,同时提出了高校羽毛球教学内容方法及其模式的有效改革策略,旨在为改善我国高校羽毛球不良教学现状,提升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弊端;改革策略

羽毛球作为一项魅力性极强的运动项目之一,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后,一直广受大学生青睐。但是因为羽毛球本身也是一项技术性体育项目,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羽毛球教学时,必须注重其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目前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内容方法及其模式的弊端

(一)羽毛球教学内容不合理

第一,教学内容安排不科学。现阶段许多高校在羽毛球教学内容安排方面都是先教授给学生相关的羽毛球步法,再教授基本的羽毛球动作手法,最后再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羽毛球战术。这样就使得大学生长时间反复一些基本动作,非常容易感到单调枯燥,逐步渐丧失羽毛球学习兴趣。第二,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设置不科学。有些羽毛球教学知识难以理解,部分技术性动作难度过大,远远超过了大学生现掌握的羽毛球基础,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与自弃心理。第三,缺乏羽毛球竞争技术交流类的实战内容。羽毛球的教学不仅是理论知识与技术性动作的教学,更需要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实战,一方面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羽毛球学习热情,另一方面积极向对方学习,借鉴对方的优秀经验,提升大学生的羽毛球技能。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内部或者各个高校之间都没有就羽毛球运动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友情竞赛,从而使得大学生丧失发挥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1]。

(二)羽毛球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的羽毛球教学基本上都是由同一名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负责多个班级或年级的羽毛球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实际需要。因为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开设体育课程时,采用的都是选课方式,在羽毛球课程的开设方面也不例外。大一、大二、大三甚至大四年级对羽毛球有兴趣,有学习愿望的学生均可选择学校的羽毛球课程。但是因为这些不同年級的学生在心理特点、实际身体状况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如果由同一名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很显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身体素质好的学生难以学到更多的羽毛球知识,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又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三)羽毛球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难以调动大学生的羽毛球学习积极性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羽毛球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很多高校在羽毛球教学方面采取的都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单一动作示范,学生被动随着教师重复练习的方式来完成基本的教学活动的。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没有尊重与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主体地位,也缺少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与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在长时间重复单调动作的过程中,根本难以体验到羽毛球运动的真正乐趣,还容易对羽毛球学习产生抵触与厌恶心理[2]。

二、高校羽毛球教学内容方法及其模式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校羽毛球教学内容

积极调整和优化高校羽毛球教学内容是促进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的基础与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我国相关高校必须重视毛球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工作。首先,因为目前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内容匮乏且难易程度不合理,所以在高校羽毛球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技术性与科学性,既要能使大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羽毛球运动知识,掌握相应的羽毛球动作要领,又要难易适中,符合大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易于大学生理解接受。这样大学生在羽毛球学习过程中才能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保持高度的羽毛球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就羽毛球的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来讲,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先教授基本步法,后教授相关的技术动作,最后传授战术应用的不科学的内容设置,在教学中将基本步法教学与基本的动作技术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然后再将动作技术教学与战术教学有效结合,整体上教学内容丰富而多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产生单调枯燥感,反而在理解基本的羽毛球知识,掌握住基本的动作技巧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的羽毛球战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在羽毛球教学内容上还应该增设一些羽毛球美学理念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大学生真正认识羽毛球作为一种基本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形体美、神态美以及运动美等多种美特征与美学价值,从而最终激发大学生的羽毛球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羽毛球学习中来。第三,强化羽毛球的实战竞赛,通过学校内部与不同高校之间多种形式的羽毛球竞技交流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羽毛球技能,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3]。

(二)将分层次教学方法引入高校羽毛球教学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依据不同受教育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对这些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的分组,然后按照自高至低的自然顺序将这些受教育者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受教育对象。教师依据不同层次受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方法,因材施教地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将这种教学方法引入到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来,就可以很难好地克服高校羽毛球教学因为大一、大二、大三等各个年级学生在认识能力、实际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教学困难。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在进行羽毛球课程教学时,可以依据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实际身体状况与固有的羽毛球知识基础,将这些众多的羽毛球选修学生科学分组,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实际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真正体验到羽毛球教学的运动趣味,这样自然会显著提高教师的羽毛球教学质量。

(三)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科学创设羽毛球教学情境

我国高校传统的羽毛球教学中经常忽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只是教师单纯地示范基本的羽毛球技术动作,学生被动重复机械地练习,缺乏师生互动情节,学生不能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羽毛球教学后,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羽毛球动作视频或者趣味性强的羽毛球竞赛活动,让学生从一些知名羽毛球运动员身上借鉴经验,来改善自己的不足。这样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轻松愉悦的趣味性学习氛围中,既舒缓了精神,又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羽毛球知识,准确掌握一些标准的动作要领,实在是益处颇多[4]。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最终制约了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必须积极调整与优化羽毛球教学内容,将分层次教学方法科学应用到羽毛教学活动中,同时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放松精神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羽毛球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真正通过羽毛球运动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男.新时期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发展研究[J].高考,2015,(5):153.

[2]鲁莺.高校羽毛球教中的喜与忧及教学策略分析[J].运动,2017,(22):94-95.

[3]王楷钧.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2):28-29.

[4]杨宇辰.探究高校羽毛球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其改进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7,7(4):116-117.

(作者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羽毛球教学改革策略弊端
提升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跟踪导练(四)
羽毛球教学中提高大学生观察力的方法研究
武汉市中小学羽毛球课程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探讨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