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特点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2018-09-10王茂祥吴伟伟李群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业企业提升路径创新能力

王茂祥 吴伟伟 李群

【摘要】创新是推动农业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含量,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技术创新的综合管理,注重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强化产学研的合作创新,并注重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支撑农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关键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特点;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农业企业是指基于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含义是:通过应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生产出新产品,或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对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提供新的服务,促进农业企业实现新的市场增值。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竞争能力,更好地支撑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支撑我国农业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农业企业走上现代化、标准化、科技化的生产路线,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1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特点

第一,农业技术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公益性特点。因此,与其他非农类企业相比,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所创造的产品社会效益要更高。在我国农业相关的产业中,农业企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为了支持“三农”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我国农业企业有着技术创新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例如,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引进相关的科技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活动,购置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技术研发与测试,同时还需要进行创新成果的商业推广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农业技术发明的成本费用也高,技术发明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及反复的试验,才能产生最终的创新成果。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在首次商业化使用时,也需花费较高的成本,包括后续扩散的成本也较高。此外,目前以高科技为依托的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第三,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所承受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农业具有生产长效性的特点,因而投资农业是长期行为,具有较大的风险。近年来,根据美国工业协会的统计,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中,有一定的失败率(达22%)。考虑到农业产业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并且这些因素的影响也更大,农业企业的创新失败概率可能更高。大部分农业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往往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去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自主创新,他们或选择模仿技术,或直接花费资金买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更多地依赖外部技术,奉行“拿来主义”。

第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还受到自然界的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农业企业涉及的技术创新因素与其他企业不同,与自然条件、农产品生产周期等因素有一定关联,其创新的过程也相对复杂。例如,生物类的农业技术产品对温、光、气、水等条件有严格的要求,这些农产品只能在一定地域推广应用,地理环境、生态条件的改变,会导致其适用范围的变化。由此也制约了农业企业相关技术与产品的创新。

2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2.1注重技术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结合对技术创新现状的分析,我国农业企业应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这是有效开展创新工作的基本要求。从发达国家知名农业企业的经验来看,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包括着力开展好企业经营管理队伍的建设。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等环节,是有效开展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当务之急。

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企业应构建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例如,在分配制度上,要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傾斜。要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使其能安心从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培训交流、进修深造、岗位提升等多类个人发展机会,鼓励研发人员在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双向流动等。

2.2提高技术创新资金的多元化投入

多年来,我国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较低。农业企业在农产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资金投入不足,抑制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同时要强化社会各界的多元化投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由政府、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包括个人)参加的投资机构,多形式、多渠道地为企业技术创新筹集资金。农业企业自身也要加大对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创新资金在企业销售收入中的占比。

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大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要引导农业企业努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重视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制定积极的金融财税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对农业企业创新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为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鼓励引导农业企业积极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

2.3强化产学研的合作创新

企业要强化多渠道的研发合作,利用各种外部研发资源,有效提高研发水平。目前,我国农业企业自身基础一般较差,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要推进农业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实现跨区域、跨学科的协同合作,注重协同创新,并强化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合作创新中,要以法律契约为保障,以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及发展需求为基础,明确创新目标,实现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作为实际生产组织的农业企业,位居产业发展一线,要围绕市场需求,有效把握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农业企业有着较强的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及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善于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市场化。而与农业企业相比,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较强,有较强的技术人才优势,应注重高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强化与农业企业的合作研发,帮助农业企业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有助于各方优势互补,实现创新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

2.4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管理

第一,提高技术创新意识。要注重培养农业企业管理层及职工的创新意识,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技术创新工作应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否则,难以持续推动农业企业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思想观念的创新是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的首要前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突出技术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要提倡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怕失败,并强化创新风险的管控。企业员工应自觉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共同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氛围。

第二,构建技术创新管理体系。要强化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成本的管理。要建立完善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制度,对创新项目的实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根据创新成果的特点,有选择地推广创新成果的应用。建立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形成系统化、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激励方法。打造技术创新人才队伍,调动研发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此外,农业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的基础平台建设,包括科研实验室、试验基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的建设。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相关的农业企业普遍缺乏农业技术人才,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都较为薄弱,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由此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为此,农业企业要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一系列创新管理相关的制度,从制度层面更好地支撑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全面增强企业创新管理能力。

第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强化对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保护,提高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已经制定发布了《专利法》《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对于农业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有待进一步完善。要从法律制度层面强化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化、技术推广、技术转移的保障。

3结论

强化技术创新是农业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高新技术和优质农产品的竞争。我国农业企业应不断提高农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科技含量,以发展国际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作为目标,形成农业企业发展的新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技术创新的综合管理,注重科技团队建设,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进行技術创新。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农业企业在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下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农业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农业企业提升路径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河北省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深化云南农垦企业改革的思考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浅析农业企业财务造假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