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粗粮最是荞麦香

2018-09-10孟杨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荞麦面秋粮凉粉

孟杨

在可食的粮食作物中,秋粮可谓种类繁多,极大地丰富着人类的食谱。在我的家乡秦岭腹地,糜子、谷子、玉米、高梁、荞麦、豆类作物都是秋天收成的庄稼,而荞麦在所有的秋粮中,当属最香的粮食了。

农历五月,麦子收割告罄,农家人抓紧时间翻地晒地,要在播种冬小麦之前的一百来天时间内抢种一季秋粮。在生活紧张的年份,荞麦在很多地方可以替代麦子的功用,因此很受农家人的青睐,往往作为秋粮的首选。

荞麦长出新牙,秆秆就有些发红,发红的秆秆上托起雨伞一样的绿叶,娇小美丽。我们这些被称为“无底洞”、老喊着肚子饿的孩童们,常常成群结队地徜徉在荞麦地垄上,看着父亲母亲们开始给养麦地除草间苗,期待荞麦花开,期待顿顿能吃上荞麦面条、凉粉或漏鱼子。一直想象到日落三竿,听大人们互相说着拿回去喂猪的说辞,心甘情愿地帮着大人们抱上多余的荞麦幼苗。实际上,这些荞麦幼苗,最后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喂了猪姥姥,更多的还是和上玉米面、高粱面,做成团团蒸熟后进入了我们那娇小的肚子。

记得荞麦二次间苗后不久,就会开花。这时候的荞麦秆秆愈发红了,支撑着碎小粉白的簇状花朵,一望无际地顺着地间小路延伸而去,引来许多蜜蜂往来穿梭,好不热闹,十分壮观。

到了农历八月底九月初,荞麦就成熟了,红红的杆杆上挂满黑色的棱状颗粒,这颗粒就是农家人的骄傲和希望。

每当新荞麦下来,家家户户晒干磨出荞麦面,或做一顿荞麦面面条,调上盐和油泼辣子,撒上油炝的葱花,直到吃得打个饱嗝才会放下碗,那份心情可是天下最幸福的时刻。有些家庭会做上凉粉或鱼鱼儿,拌上蒜泥和醋,虽然不能抵饱,但也不失为天下最好的美食,老远就会闻见香味和听到乡亲们让饭的热情呼喊。

在我的家乡,关于荞麦还流传着一个极为有趣的故事。说是一个在外上学的学子回乡省亲,看见正在荞麦地里收割的爷爷,就跟爷爷撒娇,问道:“爷爷,这满地的红秆秆绿叶叶是啥东西呀?”爷爷看了长得跟电杆一样的孙子,心中自是欢喜,但转念一想,这小子在城里才一年多,感情是学坏了,连荞麦都不认识了,这还了得。于是爷爷看着孙子一声不吭,卸下镰刀上的韧子,提起镰刀把儿冲上去按住孙子就打,直打得孙子狂喊:“爷爷,爷爷,你把我打死在荞麦地里吗?”爷爷一听,原来这小子是认识稼穑的,说不认识荞麦全是为了在爷爷面前装酷。爷爷想到这里才肯作罢,挽起孙子坐在地垄上拉起了家常。

故事虽然充满了爷孙打闹的情趣,也从侧面反映出农家人对粮食的感情之深。千百年来粮食是农家人的命根子,也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命根子啊。

值得回忆的是,我的母亲不仅会用荞麦做出各种好吃的饭食来,而且会把荞麦面做成凉粉,摊开在案板上,切成条儿晾干,藏在柜子里。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拿出来给我们每人几條,坐年夜的时候,感觉肚子空了,嚼上几口凉粉条,越嚼越香,这时候的荞麦凉粉干实际上扮演了点心的大角色!

这就是荞麦,一个农家孩子永远魂牵梦绕的结。

猜你喜欢

荞麦面秋粮凉粉
农业农村部部署 抓好秋粮生产等重点工作
我国秋粮面积增加、长势好 全年粮食丰收有基础
田园生居
欲望
欲望
楠溪江白凉粉
凉粉杨
全国秋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 种植面积稳中有增
日本年夜饭只吃荞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