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孢囊线虫治理专项“虫口夺粮”

2018-09-10滕继濮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线虫病线虫项目组

滕继濮

今年5月,“小麦孢囊线虫综合治理技术示范现场会”在河南许昌召开。会上,一项旨在“虫口夺粮”“智勇抗虫”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赞赏。这支科研队伍,凭借10余年踏实积累,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解决小麦生产迫切需求,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专项叫“作物孢囊线虫综合治理技术方案”,项目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彭德良研究员。植物线虫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重要病原之一,会造成农作物产量的巨大损失,降低农产品的品质。据彭德良介绍,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等粮食作物生产上的重大问题,随着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革和跨区联合作业,该病迅速扩散蔓延至我国小麦主产区的河南、河北、山东等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受害后一般引起产量损失10%~30%,严重时达50%以上,目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逐年加剧,严重制约和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安全,己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康振生教授讲到,该项目组与各级研究推广部门密切结合,通过近10余年的工作积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小麦孢囊线虫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各项措施有机的结合成效顯著。同时在河南、河北、山东及全国各地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小麦孢囊线虫研究的团队,带动了学科的发展,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展现了科研单位的实干风气。

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吕国强书记指出,小麦孢囊线虫病在河南爆发成灾已成为河南小麦产区的第二大病害,感谢彭德良研究员团队对该病害的防控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杨普云处长对本次现场会的组织和示范效果等表示高度赞扬,并表示将和项目团队一起,将小麦孢囊线虫病的控制技术在全国进行示范推广。中国农科院科技局文学副局长指出,项目组研究工作扎实系统,取得了显著性的研究成果,示范现场效果明显,并称赞是彭德良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团队是我院潜心科学研究的典范。

同时,康院士建议项目组进一步优化单项技术,从品种、农技、化防等反面中筛选组合出最佳方案,提高防控效果,进一步与育种专家结合促进抗线虫品种的选育,加大成果的宣传力度,促进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来源:中国科技网)

猜你喜欢

线虫病线虫项目组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小虫子带来的长寿启示
The Sound of Tennis 网球之声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修复大神”维生素C
宁波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继续“双下降”
山药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道路探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项目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