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历秋分:不只是一个节气

2018-09-10刘剑飞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秋分农耕农历

刘剑飞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种定位不仅源于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也源于我国有着6亿的农民群体。但是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却并没有一个属于农民的节日。这种局面导致一种结果——有的人对三农缺乏关注、对农民缺少尊重。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农耕文化日渐式微,农耕文化传承遭遇着断流的危机。如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让农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对传承农耕文化、提升社会对三农的关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我国历来有重农固本的传统,农业发展不仅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农耕文化,也为温饱提供着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以来,我国针对三农工作制定和出台了很多支持措施,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工作绘就了崭新蓝图,这种形势下,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不仅可以展现新农村建设成果,顺应新时代的三农工作需要,还可以激发和提振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脱贫主动性,凝聚起全社会关注农民的力量,对推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中国农民节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还应该有着更多的思考。首先,如何过好这个节日就值得思考。这就需要积极打捞传统的农耕文化,组织开展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动。秋分时节,正是丰收的季节,应该借助这个时期,组织开展各种涉农节会。比如举办一些农产品采摘节、观赏节,举行一些农耕文化展览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庆祝丰收,营造节日文化氛围。

其次,应该致力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推进农业现代化。比如,推进生产机械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风险、推行无公害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安全生产、推行农业保险、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加快脱贫攻坚等,这些都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应该具备的内涵。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不只是多了一个节日,更体现出对农民的关爱,对农业工作的重视。对于这个节日,在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提升现代农业水平,提升农民的荣耀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才是设立农民丰收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秋分农耕农历
白露 秋分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农耕感怀
秋分
闰的故事
秋向此时分
过 年
老圃作品
老圃作品
农历新年精选“淘”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