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分析

2018-09-10廖上桂邱礼强

体育风尚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老年人体育锻炼

廖上桂 邱礼强

摘要:将体育锻炼风险和风险认知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对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进行阐述,其中包括中老年人体育锻炼、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所面临的风险、中老年人在参与体育锻炼存在风险的特征几个方面。其次是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内容,为提升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

无论身处于何阶段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而言,身体健康都是尤为重要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特别是现代人而言饮食和作息时间不规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且多种疾病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针对这种情况,适当地体育锻炼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中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应当运用冷静、客观的态度对风险进行判断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进而能够对风险有所规避,提升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安全性。

一、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阐述

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35~40岁以后人体新陈代谢水平、心输出量、肺活量等机体指标有所下降。肌肉当中能量储存下降,参与代谢的酶的活性降低,各种生理机能均明显下降。而相关研究表明,适当地体育锻炼有助于加强心肺功能,改善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对疾病起到一定预防作用,延缓衰老,从而有效提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此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需要有效予以规避。

(一)中老年人体育锻炼

锻炼的具体含义为人为能够达成某项目的通过一系列的休闲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提升身体素质。而于此阶段具体目的一般是实现外表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压力释放、增进乐趣等,期间需要人为的与日光、空气、水等大自然因素巧妙结合在一起,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自由、全面、和谐发展[1]。

现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加强,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不论是在建筑、金融、医学、教育行业等多个领域均显著提升,而教育行业的显著提升不仅仅表现在科学技术、医学技术等领域有所创新,同样的人们的自身素质修养也逐渐进化,因此为了能够提升其生活品质,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精神满足更被广大群众所重视和关注。人们为了能够延缓衰老,增强自身体质,体育锻炼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不单单是中老年人,其实受到了各个年龄阶段群众的喜爱。实际情况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的关于职工退休年龄为50岁以后,而老年人一旦退休,其生活状态难以得到及时且有效调整,因此拥有许多闲暇时间,因此引导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不但能够使其心情愉悦,同时还能够丰富其晚年生活,在此过程中使其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2]。

(二)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所面临的风险

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老年人所参与的体育锻炼年均时间为300h左右,将近78.00%的中老年人每天参与体育锻炼,且每天尽可能保证时间在3h左右。但是在此过程中因为体育锻炼潜在的风险性,一旦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当情况,那么可能会对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形成威胁[3]。近年来,我国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事件频繁发生,其中具有诸多代表性质的事件便是中老年人在公园、湖边等公共场所在进行晨练途中突然出现昏厥、心肌梗死等情况导致最终出现猝死现象或者是经过抢救无效死亡等。

(三)中老年人在参与体育锻炼存在风险的特征

首先每個人随着年数的增加,身体各方面生理机能会逐渐呈现出成熟或者退化趋势,而从中年开始这种趋势会变得越发明显,但是遗憾的是这种趋势只可能是退化,而不是进化。而在此期间中老年人会因为受到生理功能衰退、老年性疾病、饮食营养缺乏等多种因素的生命体征的健康良好会逐渐面临这些因素所能带来的消极威胁[4];其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走访发现,多数老年人喜欢在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大多是集中在公园等较为广阔,环境优美等区域,而社区、学校等区域也是老年人开展体育锻炼的良好场地选择[5]。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这些环境大多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卫生措施、人员指导等方面有所欠缺,而中老年人因为自身条件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多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性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所产生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和具体锻炼行为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为了能够有效规避和解决风险,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适当采取科学、适宜的方法,使得风险结果最终会呈现出越发严重的趋势。

2.模糊性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之所以会具有模糊性,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发生风险的时间、地点、损失程度等都存在个体化差异[6]。

3.普遍性

因为随着年龄的逐渐加大,其身体机能会逐渐趋向于衰老、退化,无法及时且有效对身体进行控制。当事故发生时难以及时做出反应,进而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手段予以解决,正是因为这一情况,才导致近年来中老年体育锻炼所发生的事故越发频繁。

4.突发性

因为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缺乏应有的“弹性”,因此风险一般是不发生或者是风险结果严重的方式呈现在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当中,而且因为风险所具有的突发性,使得无法有效且及时对风险进行规避,一旦风险发生,中老年人往往是“被动的”。

5.严重性

中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的逐渐退化,对身体的控制能够有所降低,因此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极易受到伤害,例如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猝死情况,时刻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分析和解决人们体育锻炼的伤害问题,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与借鉴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过程中将使得损伤因素作为风险因素进行研究成为近些年的关注热点。

二、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

(一)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界定

风险认知主要表现在人们面临风险时,做出的最为直观的反应和态度。而风险是未知的损失结果,从某种角度来看,它代表着未知的一切。包括风险以及即将面临的威胁,个体无法及时对其进行感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难以做出判断,个体在此过程中借助自身经验对未知的事物予以想象和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或者是判断,但是需要尽可能保证其准确性。有专家认为,当人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有时会通过直觉对风险进行判断,而这一行为也就是风险认知。从广义上讲,其包括人们对风险的一般评估和反应。

风险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个体性,主观意识较强。因此,不同领域对其会产生不同的研究。其中Slovic经过对因素进行分析,逐渐总结出两个维度的风险认知,即恐惧风险维度和未知风险维度;Williamson对于公众风险认知主要是分为三个维度,即对风险的熟悉程度、风险结果的严重性以及风险发生所导致的死亡人数[7]。

(二)风险认知的具体作用

对于体育锻炼风险而言,在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消除上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禁止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显然是不合理的且不可行,正因如此,有关学者提供了较为专业、详细的理论依据。具体内容为:性格特点表现在当个体在身处险境时,无疑会产生两种反应,即积极和消极状态,而态度决定了行动。而勇于接受挑战的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出现冒险行为的可能性;风险偏好理论为部分人群渴望刺激或者是挑战,而这种心态会直接反映在行为上,有时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趋向于危险的操作,具体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多数是因为自身兴趣爱好所致;价值期望模型为对不同行为的付出和收益进行评估,主要是依据评价风险的严重性,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优化手段;安全文化为分析社会、组织、文化等多种因素,而在此过程中安全态度、行为守则、动机、时间压力、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度、管理者的控制、安全目标等因素也会对风险认知产生影响。

(三)风险认知和客观风险之间的区别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等级评定不同的行为以及技术风险时,专家在进行判断时主要是与致死率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与之相反的是,群众最终展示的结果普遍会存在偏差性,例如高估低风险或者低估高风险现象。其中Jona-than的研究证实司机最终的测评结果同样与之前存在不符合现象。而这些差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风险认知与客观风险在特征呈现上有所不同,具有人类心理活动的主观性[8]。

1.可控性

有关专家认为,风险认知主要是由社会、政治等多方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公众舆论,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风险认知产生影响。与此同时,风险与心理、社会、制度、文化程度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公众对于风险、风险事件的反应有所弱化或者是强化[9]。当社会选择对特殊风险予以关注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者缩小行为风险,而具体作用在决定上需要将社会、文化、道德等几个方面的可接受程度作为参考依据。

2.稳定性

特征稳定性对于中老年人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发挥着十分突出的作用。而老年人在此过程中来自自身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并且体育锻炼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定性质,而且會坚定不移地认定其对事物的认知,而这一现象甚至可以用“固执”来形容[10]。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运动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在此期间其对待此项事物一般是不以为然或者是拒绝听从的态度,对于自身的生命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三、结束语

对于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普遍性等特点,因为中老年人在体育锻炼的认知风险和客观风险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需要根据中老年人将自身的风险认知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的不同作为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有效结合心理测量学的有关方法,为我国中老年人健康体育锻炼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樑,邓陈亮.中老年人体育锻炼与体育锻炼风险——以风险认知为视角[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676-5678.

[2]田志伟.东北三省农村中老年体育健身认知观念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4.

[3]韩国纲,张守信.中老年体育锻炼风险及风险规避[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2):128-130.

[4]唐杨喜,舒楚农.探讨中老年人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健身风险[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148-148.

[5]蔡冠蓝.河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程度的差异分析[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6,35(4).

[6]李俊萱.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分析[J].教育:文摘版:00174-00174.

[7]蒙鹏君.中老年肥胖女性体育活动项目风险认知研究[J].考试周刊,2013(66):129-130.

[8]祝大鹏.体育运动对老年人运动能力影响效应的研究进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9-14.

[9]左海燕.老年人参与广场舞健身运动风险意识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6):92-95.

[10]苗胜兰.广场舞锻炼老年人群特征及运动风险研究分析——以扬州市广陵区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3):118-120.

(作者单位:豫章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网购,中老年人忠诚度更高
有钱的老人更容易受骗
中老年人的网络世界
有关中小学教师体育锻炼的几点思考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