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分析

2018-09-08陈玲霞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8年4期
关键词:二甲苯健康检查甲苯

张 宁,陈玲霞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 疾病预防控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1 概述

在岗期间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是为了早期发现职工职业健康损害和其他健康异常改变,同时评价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相关权益[1]。近年来,铁路有关部门对车务、机务及施工等涉及职业病危害的人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2-4]。为了进一步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作用,依据国家《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 5 号)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的规定和要求,对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鲁木齐局”)管内23个站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开展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以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在乌鲁木齐局疾病预防控制所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铁路局管内23个站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1 420名在岗职工为研究对象。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要求,记录职工的职业接触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询问症状并按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相应的内科、外科和耳科常规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血常规、尿常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血糖、肺功能、心电图、高仟伏X胸片摄影及纯音听阈测试等项目检查[5]。

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分析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015至2017年接受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共计1 420名职工,其中男职工1 332人、女职工88人,平均年龄为38.89岁(18~60岁),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岗位可能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经统计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共计1 759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接触噪声的职工人数最多,有608人、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总数的34.56%;接触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职工次之,有518人、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总数的29.45%;接触粉尘的职工有363人、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总数的20.64%;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的职工有229人,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总数的13.02%;接触高温的职工最少,有41人、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总数的2.33%。

表1 2015年—2017年新疆某铁路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基本情况表

2.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015年至2017年该铁路企业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以看出:目前未见异常948人、占统计总数(1 759人)的53.89%;其他疾病或异常660人、占统计总数的37.52%;复查56人、占统计总数的3.18%;职业禁忌证25人、占统计总数的1.42%。

表2 2015—2017年新疆某铁路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表 人/%

根据表2,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条件下,存在其他疾病或异常结果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比例较高,分别为255人(14.50%)和156人(8.87%);符合职业禁忌症结果中,暴露于噪声和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1人(0.63%)和7人(0.40%);被评价为复查的结果中,暴露于噪声的比例较高,为32人(1.82%)。

2.3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中的异常指标进行统计,主要包括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肺功能、听力、肝功能、腹部B超和高仟伏胸片异常9项,2015年至2017年该企业职工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2015—2017年新疆某铁路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异常项目表 人/%

2.3.1 异常指标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 1 420名职工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中出现异常项目的共计1 059人,最高的3个检测项目分别是尿常规异常(335人、31.63%)、血压异常(241人、22.76%)和心电图异常(127人、11.99%)。此外,腹部B超异常和血常规异常也占有一定比例,分别为115人(10.86%)和113人(10.67%)。

2.3.2 危害因素分析

(1)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中,以接触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异常人数最高(369人、34.84%),其次是接触苯、甲苯、二甲苯(276人、26.06%),接触粉尘和噪声分列第三和第四位,人数分别为202人(19.08%)和195人(18.41%)。

(2)尿常规异常者中接触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人数最多(164人、15.48%),其次为接触粉尘(77人、7.27%)及接触苯、甲苯、二甲苯(68人、6.42%)。血压异常者中接触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人数最多(83人、 7.84%);其次是接触噪声(72人、6.80%)。心电图异常者中接触噪声人数最多(39人、3.68%);其次是接触锰及其无机化合物(32人、3.02%)。腹部B超异常中接触苯、甲苯、二甲苯人数最多(112人、10.58%)。血常规异常者中接触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人数最多(64人、6.04%)。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次研究对象中,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为职业禁忌证和需要复查者共有81人,可能存在职业性健康损害,占统计总数的4.60%。其中,体检结果为复查,即检查时发现与目标疾病相关的单项或多项异常,需要复查确定者56人,占检查总数的3.18%;体检结果为职业禁忌证,即检查发现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病危害罹患职业病或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25人,占1.42%。从分析的结果可知,该铁路企业职工职业健康异常的主要相关职业暴露因素为噪声、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和苯、甲苯、二甲苯,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防护。

3.2 建议

对接触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岗位应积极进行生产工艺改进,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对无法替代的产生高噪声设备,可以安装隔声、消声装置,并尽量将噪声源与劳动者隔开[6]。噪声超过85dB(A) 作业场所,注意加强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坚持配备具有足够衰减值、佩戴舒适的护耳器,在不影响作业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同时,可采用轮流作业方式,减少接触噪声时间,以达到保护听力的作用。

对接触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岗位应改进现有通风除尘系统工艺,有效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除尘措施,切实提高通风除尘效率。采用风力运输、负压吸尘等措施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将空气中粉尘浓度降至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以内,湿式作业也是一种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防尘、降尘措施;同时采用效果好的防尘安全帽、防尘面罩等防颗粒物呼吸器进行有效的呼吸防护,确保工人在日常工作中能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对接触空气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工作岗位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选用防护效能高的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毒口罩并进行使用方法培训,对于个人防护用品应进行日常维护,保证发挥最大效用[7]。

苯、甲苯、二甲苯是高毒性毒物,长期接触可损害机体骨髓的造血功能,引发慢性职业中毒及苯所致白血病,故对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的作业应加强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并确保其有效运行,特别是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建议配备活性碳口罩或防毒面罩,并进行使用方法培训和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并更换滤料,保证发挥最大效用。对有机溶剂容器应及时加盖封严、防止挥发,有效降低作业环境中毒物的浓度。

定期安排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时应及时调换岗位,最大限度地预防职业病发生,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8]。

猜你喜欢

二甲苯健康检查甲苯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药甲苯磺丁脲片中甲苯磺丁脲的含量
UOP公开一种生产高纯度甲苯和对二甲苯的方法
芳烃抽提二甲苯白土塔活化流程改进技术分析
1-(对甲苯基)-2-(三对甲苯基-5-亚磷酰基)乙醛的汞(Ⅱ)配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光谱表征和理论计算研究
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探讨
萃取精馏分离甲苯-正庚烷混合物的模拟研究
陕西省旬阳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预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