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行使我们谦虚

2018-09-07

学生天地 2018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医生毕淑敏景色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常常旅行。旅行比居家的时候辛苦,这是不消说的。中国有句古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说的就是这份不易。但时间长了,待在家里筋骨锈了,就会生出一份隐隐的焦灼,迫不及待地想到外面走走。

是什么诱惑着我们放弃安宁和舒适,离开温暖的家,在某一个清晨或是深夜,毅然到遥远的他乡去呢?

当然,很多时候是为了谋生,为了无法推卸的责任和理由。但是,随着温饱的解决,我们越来越多地自觉自愿地选择了人在旅途。

一次,我应邀到国外访问。在规定的活动完结之后,主人很热情地让我挑选一个完全自由的项目,以便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我想了想,提笔写下:“乘坐火车或是长途汽车,在大地上旅行。”主人看了看那张纸说:“好,我们很乐意满足您的要求。只是,您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您究竟要到哪里去呢?”

我说:“没有目的地,坐着车在土地上行走就是目的,就是一切了。”

我固执地认为,要真正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块土地、一处山水,你就得独自漫游。

旅行使我们谦虚。飞驰的速度、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这一切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醒,唤起我们好奇。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起绿色的旗帜;在我们被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

久久的蜗居易使我们的视野狭小、胸怀斜仄、肌力减弱、肺廓扁平……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收拾好行囊,向亲人告辞,踏上旅途。

珍惜旅途吧!火车上那些不眠的夜晚,凭窗而立,看铁轨旁一盏盏路灯闪着紫蓝色的光芒瞬忽而逝,许多记忆幽灵般地复活了。

人们常常在旅途中猛地想起湮灭许久的往事,忆起许多故人的音容笑貌。好像旅行是一种溶剂,融化了尘封的盖子,如烟的温情就升腾出来了。

人们常常在旅途中,向相识才几个小时的旅伴倾诉衷肠,彼此那样深刻地走入了对方的精神架构。我知道几位青年竟这样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

有人把这些解释为旅途使人们亲近,是因为没有利害关系。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正是因为同乘一列车,同渡一条船,才使我们如此亲密。旅行使人性中那些温暖的因子弥散开来。

旅途也有困厄和风雨、艰难和险恶,但这不会阻止真正的旅行者的脚步。旅行正是以一种充满未知的魅力,激起人们不倦的向往。

(选自《带上灵魂去旅行》)

悦读微话吧

@阳光夏:我们不得不说,旅行的意义有很多,而毕淑敏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相信很多读者也和我一样,第一次阅读这篇文章时就被题目吸引了:旅行使人谦虚。“飞驰的速度、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这一切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醒,唤起我们好奇。”在旅行中,因为遇见得多、看得多,所以能磨去我们的自以为是。很多时候,旅行教会我们不再用自己小小的局限的生活阅历去评价、指导别人的生活,让我们变得谦虚宽容。

@陌上柳絮: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读毕淑敏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毕淑敏以朴实清新的文笔给我们展现了旅行的意义。徜徉在她如此沁人心脾的文字中,感受着她旅途中的所感所想,在进行了强烈的思想碰撞之后,我获益良多。毕淑敏既是作家,又是心理医生,因此在她的游记散文中,贯注着一个心理医生充满洞察力的目光。

@林小扁:同样的风景以不同的视角去看,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以前我去旅行,喜欢的是新鲜地方的新鲜事物。但是后来旅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景色还是一样的迷人,但看景色的人却看不出景色的美了。读毕淑敏的《旅行使我们谦虚》我明白了,旅行不单单是欣赏风景,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透过风景看当地人、当地事。只有这样,旅行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心理医生毕淑敏景色
咦,春天!
善良是颗种子
所谓失败
所谓失败
更大的负担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
更大的负担
毕淑敏:愿你的“生命借记卡”物超所值
秋天de景色
邻居眼中的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