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瑙鲁或成最先消失的岛国

2018-09-06

新传奇 2018年38期
关键词:瑙鲁磷酸盐岛国

因为无节制的资源开采,瑙鲁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但比穷更可怕的是,小岛可能在若干年后从海面上消失。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瑙鲁陆地面积由24平方公里下降到21平方公里。因此有学者称,瑙鲁很有可能是本世纪最先灭亡的国家。

日前,太平洋岛国瑙鲁上演了拙劣闹剧。瑙鲁先在第30届太平洋岛国论坛期间干扰中方代表团与会,阻挠中方代表发言,稍后该国总统巴伦·瓦卡又扬言要把中国告到联合国。据报道,瓦卡指责中国官员“他可能认为来自一个大国,就想要欺负我们”。

“这纯粹是无理取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说,这两天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盛况已再次充分表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最讲究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有关人士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唯有自重,才能赢得尊重。人是如此,国家同样如此。自重自尊与国家大小没有关系。

这场闹剧也让人对瑙鲁产生了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其实这个国家的命运极具戏剧性。

一直是列强争夺的对象

瑙鲁共和国是一个火山岛,国土面积只有21.1平方公里,仅有国民1万人,在世界上最小国家排名中位列第三。瑙鲁全长近6公里,宽近4公里,环岛一周仅19公里,即使步行,也只需半天时间就能绕岛一周。全岛的主体部分是一片高12到60米的平坦台地,最高海拔仅70米。

自近代以来,瑙鲁一直是列强争夺的对象,这个岛国背后有很多“西方因素”。

1798年,英国捕鲸船“猎手号”发现瑙鲁岛。欧洲人带来的枪械和酒打破了岛上12个部族的平静生活,1878年,一场长达十年的内战爆发了。内战给瑙鲁造成巨大破坏,人口也锐减超过1/3。

1888年10月1日,德国海军“希伯号”炮艇利用瑙鲁内战之机抵达,将12名部族酋长软禁。2日,德军举行兼并瑙鲁仪式,德国国旗在岛上升起。酋长们被迫交出了枪和弹药,自此瑙鲁历史上最血腥的内战结束。然而,接下来80年时间里,瑙鲁人丧失了对国家以及自己命运的掌控。德国殖民者对瑙鲁的统治持续了26年。

1900年,岛上发现磷酸盐,这个岛国成了世界列强争夺的要地。1914年一战爆发后,澳大利亚军队夺占瑙鲁。战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达成《瑙鲁岛协定》,创建英国磷酸盐委员会,开采磷酸盐。

二战爆发后,瑙鲁又成为同盟国和轴心国两大阵营争夺的焦点。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后在太平洋发动全面攻势,瑙鲁也成为日军的目标之一。对日本人来说,瑙鲁具有双重意义:首先,他们对获取岛上的磷酸盐很感兴趣;其次,瑙鲁可能是对吉尔伯特群岛发起空袭以及威胁澳大利亚和北美之间海上航线的良好基地。

1941年12月9日,日军首次对瑙鲁发起空袭,之后,日军战机几乎每天都会轰炸这个小岛。1942年8月底,日军占领瑙鲁,新的日本统治者宣布在岛上实施“新秩序”,那些不遵守占领军规定的人会受到严厉惩罚,所有成年男性都必须为日军工作建造军用机场跑道、沿岸炮兵阵地和高射炮阵地。日军占领瑙鲁后的另一个主要行动是设法开采磷酸盐。

1943年11月起,美军对瑙鲁展开为期六周的大轰炸,瘫痪了日军军用机场。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1月,美军对瑙鲁小规模的空袭几乎每天都在持续。

1947年,瑙鲁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交由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共同托管,澳代表三国行使管理权。1968年1月31日,瑙鲁宣布独立。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瑙鲁还是无法摆脱澳大利亚的影响,这个小岛国甚至在本国境内建立难民营处理那些非法来到澳大利亚的难民。而英国《卫报》披露说,如今瑙鲁2/3的财政收入是澳大利亚直接提供的。

“我们花钱就像用卫生纸一样”

1968年瑙鲁从澳大利亚获得独立后,才真正拥有自己的巨大财富。于是瑙鲁因为大规模出口磷酸盐而暴富。到1981年,瑙鲁人均国民生產总值竟然高达19375美元。

发财致富后,瑙鲁政府开始建立起优越的社会福利体系。政府推行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分配住房,免费用电,每个瑙鲁人定期可以向政府领取高额津贴。于是,高档家用电器家家都有,豪华别墅随处可见,高级轿车每3人中就有1辆。在瑙鲁岛上的两间医院里,病人全都要求得到来自澳大利亚的医疗专家的照顾,而费用则由国家一力承担。在瑙鲁,上学也不需要交学费。即使是去国外念书,也全部由国家提供学费。更要命的是,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22000美元,但其中只有13%的学生能够最终有资格获得大学文凭。

当地居民称:“有人去商店仅买一些糖果,支付一张50澳元(约合人民币250元)的钞票却不要找零。我们花钱就像用卫生纸一样。”

有了钱,瑙鲁人也很会花。岛上有三个电视台,瑙鲁1套,瑙鲁2套,瑙鲁3套。瑙鲁人修建了环岛高速公路(约20公里长),以每小时100公里的时速,12分钟就能环岛飙车一周。岛上只有一块绿地,瑙鲁人就建立了一个高尔夫球场。当然最厉害的建筑还是飞机场,瑙鲁买了5架飞机来炫富。

瑙鲁人自己不做繁重的开采工作,他们从周边太平洋岛国雇来劳力,为其工作。由于预测不到将来有任何挣钱谋生的必要,所有人都开始享受。孩子们也不明白受教育的意义,从而拒绝上学念书。生活无聊、闷闷不乐的情绪极为盛行。少年犯罪、酗酒也成为流弊。除此之外,最首要的一点是,所有的瑙鲁人都纵情于全国性的消遣——吃。

富有的瑙鲁人最喜欢的饭食是大堆的煮糯米,上边覆盖一大瓶澳大利亚咸牛肉。这样的饭食人们每天得吃上六顿,然后,再喝下一纸箱共24瓶汽水或啤酒。久而久之,80%的瑙鲁人变得非常肥胖,50%以上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全国平均寿命不到55岁。他们乘飞机旅行时,通常一人要坐两个座位。

小岛若干年后或从海面上消失

对于可怕的未来,没有几个瑙鲁人有所准备。瑙鲁在极其富裕的时候并不注重平衡国内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因为在这个小岛4/5领土上的无序开采,到上世纪90年代,瑙鲁磷酸盐矿资源大幅减少,此前一年最高产量为150万吨,90年代下降到20万吨上下,现在1万吨都不到,绝大多数外来劳工都已归国。

1989年瑙鲁政府开始出现财政赤字。1995年瑙鲁银行崩溃,瑙鲁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随后经济更糟糕,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瑙鲁财政赤字累计达5849万澳元。为解决财政问题,瑙鲁政府采取了出售5架飞机、3艘轮船以及瑙鲁投资者护照、限制货币外流等措施,但收效甚微。瑙鲁债台高筑,欠美国通用电气金融公司2.4亿澳元的高息贷款,瑙鲁在澳资产被债权人委托的资产监管人拍卖。

然而,比穷更可怕的是,小岛可能在若干年后从海面上消失。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像欧洲的荷兰等国,都有部分领土被海水淹没的趋势。瑙鲁也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但比这更严峻的,是由于过度开采,小岛平均海拔由40多米下降到30米左右。岛上土地也更加松散,在海水的冲击下面积逐渐缩小,几十年来小岛陆地面积已由24平方公里下降到21平方公里。因此有学者称,瑙鲁很有可能是本世纪最先灭亡的国家。

面对瑙鲁惨淡的未来,有人建议澳大利亚“收编”瑙鲁,也有人提出,瑙鲁举国迁往太平洋上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另起炉灶。事实上瑙鲁政府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购置了一块比本国国土还要大的地皮,并且在其上建起了一座52层高的大楼,取名“瑙鲁之家”,以备必要时举国迁往。

(《环球时报》2018.9.5等)

猜你喜欢

瑙鲁磷酸盐岛国
最小岛国:走遍全国只要两小时
“鸟粪”能让国家暴富,也能让国家毁灭
南太岛国“说不”背后的智慧(观察家)
瑙鲁曾被列强争夺上百年
汤加首相发起减肥挑战赛
指责澳媒“干政”,瑙鲁拒其入境报道
每天六勺南瓜籽护心脏
ZnO—ZnAl水滑石ZZA吸附水中磷酸盐性能研究
HFO复合树脂对磷酸盐的吸附等温线与动力学研究
那些国旗上的植物,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