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2018-09-05贺忠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自信心情感教育

【摘要】体育课程教育一般对学生的技术技能、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容易被忽略。自信心是学生从事体育技术技能学习与体育锻炼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自信心培养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具有很大的动力作用。本文结合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方法,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 情感教育 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219-02

在传统体育课中,教师通常对一项目运动的技、战术要求比较高,许多教学也常常以技战术为中心而进行。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让体育教育目标更加多维化,而不再只单一注重体育的技能与健身作用,事实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还有一个更为本质的目的:教“书”育人。自信心是学生的一种不自觉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体育教育中的“书”当然指课本上的书,也指体育活动本身,而育人呢:则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价值观。

笔者在高职院校职教3年,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与感悟。许多感悟也正是在与学生谈话中获得。每个学校学期期末时,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课,而这种评课也被认为是教师绩效的表现。但事实上,这种评课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没有太大作用,因为这种评课和反馈信息根本没有到达教师那里,教师只能大概知道学生对自己课程的满意度,而许多学生评课只是为了应付,但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很少。一个学期末,笔者总会找几个人学生当面问问他们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有何看法,学生的回答总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让笔者感触最深甚至是在今后整个职教生涯都会受益的是其中一个学生的回答:“老师,其实我们练得很好,很多同学动作也规范,但是当要我们向大家展示的时候,我们就是没有自信,自信心不够”。一句话,如点醒梦中人。平日里,体育教师不都是一味强调学生不断的练习加深动作动力定型,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自信心的教育。而恰恰自信心的提高也是学生最需要的。 于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为笔者的体育课程的一个必备目标。根据这个目标,从第二期开始,笔者就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体育课堂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也总结了以下几个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小方法:

1.倾心交流,尊重学生的需要。

奥斯汀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中提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满意度的最首要的两个因素是学生间的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任何一个课堂都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教师多与学生交谈,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课堂练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師对学生的重视。事实上学生有想与教师交流的情感需要,教师如果能坦率真诚的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的过往学习体验,学生会更有自信心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课堂上尤其是体育课堂,多已活动形式体现,因此教师也要抓住这种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引起学生的交流欲望,这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同伴的接纳与认可,从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个性,强化了学生自信心。

2.课堂上,把更多学习机会还给学生。

体育课中,教师由于职业角色和本身技术技能优势,很容易对学生实施“满堂灌”。教师总是站在技术的“制高点”,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卑感。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体育课中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可以轮流让学生来组织完成,课堂的基本部分多一些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练习展示以及学习过程中进步显著的学生进行成果分享告示各种形式都能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学习主人翁的感觉,从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3.语言激励,鼓励创新。

众所周知,表扬比批评或是沉默不语更能激励一个人。在课堂上教师如果经常鼓励学生,如表扬学生某个技术掌握得很好,或某一个环节练得熟练,这样比评价学生整个动作不合格更能激励学生。另外,当学生获得展示的机会,并努力展示的时候,教师要即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抓住这样的机会鼓励学生的精彩表现,必要时可适当给予奖励,如平时成绩加分或发放一些小礼品表示鼓励。对于动作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持更开放的态度,让学生自己创编一些与他们自己习惯相关并自己认为有效的技术动作,考核的时候考学生自己编的若干动作,学生会有获得感,更容易提升自信心。

4.改变课程单一的考试考核评价形式,建立多种考核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学业情况。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方法,体育课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技能进行考核,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锻炼过程与习惯养成等的评价。如某些院校将中长跑1000米作为期末体能考核的一个项目,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与状况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学生就算再努力也难于达到标准,学生知道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通过考试,很容易过早产生放弃的念想,这也将严重打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与学习的自信心。

最后,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只要用爱心去教“书”,用师魂去铸就学生的信心,学生一定能打开自信心的大门,对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田玉峰.爱点燃希望 师魂铸就信心——浅谈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5).

作者简介:

贺忠(1988.2-),男,汉族,湖南省株洲人,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自信心情感教育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