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增强

2018-09-05刘伟李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亲和力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

刘伟 李哲

【摘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高校关注和探索的时代命题。亲和力和针对性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条件。改善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搭建信息化网络平台、完善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亲和力 针对性 实效性

【基金项目】该文是2017年中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普通教育类)——《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探索》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jy5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046-02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因此,探讨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高校关注和探索的时代命题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针对现状提出了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重点;又着眼未来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奠定了根基,提供了基本遵循。

但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今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借助互联网传媒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意识形态西化”、“民族认同弱化”、“行为取向自由化”、“道德评判随意化”、“价值选择模糊化”等问题时有发生[2];有的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由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也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出了强烈的诉求。他们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视、不在乎甚至反感排斥。因此,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使其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这正是当下高校迫切需要关注和探索的时代命题。

二、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应有之义

是否能够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主渠道作用,关键看学生能否热爱课堂、沉浸课堂,对教材观点能否入脑入心并做到知行统一。要使学生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观点心领神会,就必须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因为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条件。

(一)亲和力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体现为教育对象的认同感、接受感、和谐感和悦纳感。要提高思政理论课亲和力,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认识和理解亲和力和实效性之间的关系。

1.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的亲和力为实效性的实现明确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是一切课程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决定和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实现程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的亲和力具体体现在它的兼顾性、时代性和差异性上。兼顾性是指其能在众多目标的实现中,使教育对象以核心目标为导向,多样发展,多元实现,同时避免过分扩大社会目标,弱化个人目标的实现,课程目标的设计上应关照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和生命灵魂诉求;时代性是指根据时代不断变化发展的主题,在设置培养目标时,要结合信息技术等手段,紧跟时代步伐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前沿信息,与教育对象获取的信息相吻合;差异性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实现过程中,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真正做到关注一切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一切。

2.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亲和力为实效性的实现提供科学素材。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真理性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为教育对象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学生接受社会主流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其特有的价值魅力和亲和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切实的追求政治理想,现实活动中有效的参与政治活动,产生心理层面的认同感和悦纳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亲和力,正是这种亲和力不断推动和促进思想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实现和发展。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的亲和力为实效性的实现营造和谐氛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指课堂教学,心理访谈活动,师生互动交流活动等一系列教育引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践活动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等。师生之间自然亲切交流,和谐顺畅互动,教师的“走心”施教、民主态度、艺术性语言、尊重个体差异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实现营造了民主、和谐氛围,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交流,充分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的亲和力。

(二)针对性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主要包括,主体的针对性和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建构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的体系,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作用和功能,彰显实效性的生命力和无限魅力。

猜你喜欢

亲和力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情态动词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