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学习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

2018-09-05张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激励动机兴趣

张钰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这些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提高离不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参与。本文主要探讨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 动机 兴趣 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035-02

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探究、自我钻研、自主训练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多年的灌输式教育已使学生养成了被动依赖的心理,作为主体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这也就难怪当我们尝试着把质疑、探询、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的时候,却发现学生的反应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积极了。所以,要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变为切实可行的教育行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做的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从实现人生理想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学生学习的自觉

崇高的理想、宏伟的志向,是人的能力高度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有崇高理想和信念的人,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会持有严谨的态度、高度的注意力、坚定的意志力、炽热的情感和追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从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受用的角度,从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角度传授知识、技能,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仅可以丰富认知、陶冶性情、增加智慧,而且它的工具性、教育性、知识性、综合性对于自身的培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帮助学生把学习与崇高的理想、宏伟的志向联系起来。罗彻斯特大学的教授爱德华·德塞说过:“只有当人们认为某一任务本身是值得去从事的,他们才能真正把它视为己任。”当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值得去学习的,是他们实现理想过程中所需要的,為了实现理想就要努力地掌握它,他们怎么会不奋发图强,主动求索呢?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人很聪明,数理化学得也不错,可就是一见语文就头痛,上课无精打采。为此,我曾多次找他谈心,但收效甚微。一天,无意间我看见他的书桌上放着一个精美的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全是署名为特约评论员的足球评论。我饶有兴味地读了几篇,发现这些文章虽然文句不很通顺,但也颇有见地,并且知道了原来他是一位足球迷,将来想成为一名足球评论员,所谓的“特约评论员”其实就是他自己。这时我眼前一亮,何不藉此给他以鼓励和鞭策呢?于是,我再次单独找他谈心。我首先对他的爱好和理想给予了肯定,然后送给他一个剪贴本,里面是我从近期的《足球报》和《体坛周报》剪下来的我认为比较好的足球评论文章,其中包括和他所写的评论相关的一篇文章——《问欧陆大势,谁主沉浮?》。第二周,我在他的周记本上欣喜地看到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足球评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文化修养,我会努力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变化,不再对语文有抵触情绪,学习比以前积极主动多了,有时还会把自己写的“足球评论”拿来让我修改润色。

二、遵循愉悦原则,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我国明代王守仁也曾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残之则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某人的意志行动目标符合他的兴趣时,意志行动也比较容易进行,而且能够更主动更自觉地克服意志行动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困难,当遇到挫折时也能正确对待,不会轻易半途而废。可见,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中,情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要让教学给学生带来欢乐,觉得有趣,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所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还意味着要让学生在从事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愉悦,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收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加以运用。在实践中,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动之以情,授之以趣。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用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抓住其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精练的语言、清晰的思路,环环相扣,带领学生神游知识的大观园;或者运用幽默诙谐、妙语迭出的话语,让学生在敬佩的叹服中对语文产生兴趣。

2.目标引导,问题推动。课前或课始向学生具体而明确地阐述学习目标,并围绕目标设置一两道提纲挈领的问题,唤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期待心理,使学生在课前就能对教材进行初步的研读,圈,划,点,评,从而带着思考、疑问和探求的心态进入课堂,保证在课堂中思维活跃,参与积极,争取每节课都兴味昂然,学有所得。

3.揭示规律,授之以渔。就语文学科而言,很多学生认为它内容浩繁,无从下手,不像其他学科有章可循。这种思想甚至成为学生畏惧语文的理由。而实际上,语文学习也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语文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向学生揭示这种规律,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语文学习清晰化、明朗化,排除学生自主学习的障碍,使语文学习轻松起来,快乐起来。

4.自主实践,自我培养。坚持要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坚持要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坚持指导学生写作随笔杂感,并带领学生创办自己的刊物,举办朗诵会、 辩论会,排演课本剧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我学习、自我展示、自我发现的空间,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巨大魅力。

三、以表扬激励为主,给予学生正确评价,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学习的革命》中这段话曾得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都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情绪消极,思路闭塞,反应迟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缺乏成功的体验,自认为没有语文学习的天赋,对语文学习缺乏信心。所以及时地肯定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分类施教、步步递进的做法,设计具有差异性、层次性的作业,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达到要求就及时予以表扬。另外,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长,哪怕是仅有的一点进步或可取之处,也要不失时机地予以热诚肯定、表扬或鼓励,使其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例如,在作文讲评中,教师不仅要表扬整篇作文较好的学生,而且对开头写得好的同学、结尾写得好的同学可以分别给予表扬,尽可能扩大表扬面,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不仅课上表扬,而且还可以把作文中精彩的段落或语句整理后印发给学生。当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和认可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怎能不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呢?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教程》(宁夏人民出版社)

[2]《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世界教育艺术大观——透视教育的第三只眼》(远方出版社)

猜你喜欢

激励动机兴趣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