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止中小学教育中的单调刺激

2018-09-05赵小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摘要】大量生理实验表明单调刺激能很快抑制条件反射中信号转化与传递,使人的应激性变得迟钝。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不少的单调刺激信号,这些单调信号是引起校园生活枯燥乏味,学生厌学,情感叛逆的重要原因。本文阐述了人类学习的神经生理学本质,列举了目前中小学校教育中诸多单调刺激形式及学生反应,提出了解决这些单调刺激的设想与办法。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单调刺激 学习本质 条件反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019-01

一、单调刺激及学习的神经生理本质

1.“铲锅、伐锯,驴叫唤”老百姓觉得刺耳难听,“满堂灌”、“口头缠”、学生反感,“催眠曲”能使小孩迅速浑钝入睡。所有这些信号的共同特征是单一性和重复性,都是单调刺激。单调刺激是单一的不断重复的信号,它能使反射弧功能很快出现抑制或异常,使人产生厌烦、疲劳、叛逆等情绪反应,长期接受一种单调刺激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受损[1]。

2.神经生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是不断接受刺激培养和巩固条件反射的过程。条件反射的建立是以反射弧为物质基础的,条件反射的建立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信号开始,感受器接受刺激信号后,把刺激信号的转化成电信号,由传入神经传向中枢神经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得到信息后经过分析、综合产生意识,或将兴奋信号由传出神经纤维传向效应器,效应器产生反应,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条件反射。在条件反射中信号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以电化学信号相互转化进行的。大量动物生理实验表明,条件反射的产生过程中刺激信号愈鲜明生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性则愈高,神经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相互转变愈快,形成的条件反射就愈牢固。相反,不断重复进行的刺激则会使感受器的兴奋阈提高,神经结构的兴奋性降低,使条件反射难以发生,或使动物很快产生疲劳并进入睡眠状态,或产生伤害性不正常反应。人类条件反射的信号可以是具体的光、声、物信号,也有唯有人类可以感受的抽象的语言文字信号。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最好功能的方式是用一种活动替代另一种活动,而长时间的一种活动不利于脑功能的开发与维持[1]。

二、目前中小学校教育中的单调刺激

1.单一的课程实施是单调刺激。目前中小学校的课程,从课表看几乎都能體现国家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及均衡性,高中课程也能反应新课程的选择性及自主管理性。但在实施层面问题却不少,轻智育、轻体美、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较为普遍。在一些学校少开、漏开国家课程,只开升学考试课程,使课程预设出现单调性。不少地方在小学阶段,科学、社会课程多半由非专业教师担任,课堂教学只能照本宣科,不实验、不实践、不体验较为普遍。甚至很多时候科学课、社会课变成了数学、语文的辅导课。一些学校体育课形同虚设,结果小学生几乎没有体育技能,视力、躯体力量等体质指标明显降低。学生在升入高年级后发展普遍乏力,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缺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基本常识及常用的学习方法。小学教育没有起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作用。在整个义务教学阶段,一些学校迫于目前的升学压力,课程安排与实际操作不一致,考试科目过度补习,而实验课、实习课、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只见安排不见实践。课程的多样性,均衡性,选择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课程在实施层面表现出严重的单一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学习效果多半低下,个别天资、家庭条件适合的学生得到发展,整个教育成为有利于个别学生发展的“精英教育”。

2.僵化失灵的日常管理是单调刺激。目前的学校管理多以规范为主,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定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很重要作用,但当学生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后,日复一日的规定就慢慢转变成了单调刺激,抑制了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消退学习兴趣,学生甚至产生了厌烦、叛逆等不良反应。很多学校出现了课间操队伍混乱如麻、动作各异、心不在焉等现象。校服几乎各学校都在做,但不能反映学生各异的审美爱好,不能表现青少年生动活泼,天真烂漫的天性所以学生普遍不喜欢,不爱惜,随便将其丢弃于教室、校园、马路上。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地禁止补习,但补习还是愈演愈烈,从个别到整班整校,从地上转入地下,好像谁也拿它没有办法。如此的学校生活磨损的是青少年的天性与兴趣,损害的是青少年的情感态度。联系多年来我国优秀青少年不喜欢教育事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生源缺乏的实际,我们觉得二者十分相关,不能不引人深思。

3.单一的教法是单调刺激。提到课堂教学教法的单一,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满堂灌”,满堂灌像“催眠曲”,是单调刺激。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又演变出了“满堂转”,后者与前者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单调性。在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当今教育中,“ppt”被广泛应用于教学,“ppt”确实可以增加教学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但一些教师从始到终放映幻灯片,不分重点难点,不分节奏地放映,使“ppt”变成了“骗骗他”。时下一些学校简单照搬名校做法,将校园喷绘得五颜六色,将校园装饰得眼花缭乱,恨不得将所有的教育内容形式化、显性化,结果是教师难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花费了巨大资源演绎出的热闹场面成为不久长的哗众与取宠。许多学校热衷于追求教育标准化和教育模式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按部就班,整齐化一,甚至出现千校一面的克隆形象。许多教师觉得工作被动、专业废弃,学校生活单调枯燥,教学工作失去了生动性与创造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条件反射的活动,目前单调刺激广泛存在于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教学中,对师生的健康成长,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单调刺激充斥校园,学生心理失常,学习兴趣减退,情感背叛现象较为普遍,但单调刺激之效应仍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严格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因材施教多方育人、重建学校管理制度是消除校园单调刺激的重要措施。树立教育是为了学生发展的现代管理理念,建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黄正夫.《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1

作者简介:

赵小平,男,1965年6月出生,甘肃庆阳人,198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甘肃省陇东学院附中教研室主任,负责中学教研管理及教师培训工作,现任中学高级教师中教五级岗位,甘肃省省级骨干教师,甘肃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值得商榷
我国体育游戏在中小学的开展现状
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中小学衔接教育之我见
中学舞蹈教育的文化定位
利用翻转课堂技术与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考与研究
美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策略